中经联播讯( 李斌 刘卫 赵庆伟)
西班牙游客在牛首山佛顶宫前驻足惊叹,澳大利亚游客在汤山温泉体验鱼疗,法国游客拿着“乐游卡”轻松扫码消费——外国游客正在用脚步和消费为南京投票。
“真美,太不可思议了!”11月5日,一个由西班牙美食界、旅游界与传媒界知名人士组成的旅游团,来到南京牛首山佛顶宫参观。宏大的建筑规模、精湛的工艺技术让这些走遍世界的西班牙客人震撼不已。
此时正值牛首山一年中最绚烂的时节,金色的银杏、火红的枫叶与静谧的佛顶宫、佛顶塔相映成趣。西班牙客人们漫步于秋色浸染的步道,品尝禅意素食,就东西方饮食文化展开交流。

今年1—10月,南京全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3.2万人次,同比增长19.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8%。更引人注目的是,上半年南京首次跻身境外游客来华Visa卡消费TOP10目的地,标志着南京在国际上的旅游吸引力迈上新台阶。
全球“圈粉”:新兴市场爆发式增长
南京入境游在全球加速“圈粉”,展现出不凡的“吸金”能力。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是南京入境游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1—9月,该景区入境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
在保持传统市场稳定的基础上,新兴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成为增长核心引擎。1—9月,南京市接待越南、印尼入境游客量同比分别增长82.57%、55.08%。
远程市场也屡屡“破局”。1—9月南京市接待澳大利亚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32.93%,南美、俄罗斯等地的定制旅游团也慕名而来。
南京入境游市场正加速提质升级,旅游线路产品从“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今年来宁的境外旅游团中,定制团、研学团、商务会展产品需求显著上升。
7月3日,2025年度WTI青少年国际营在南京野趣国际营地启幕。来自俄罗斯、奥地利、法国等近10个国家的60多名青少年在宁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度体验:从“走马观花”到“沉浸其中”

“在南京,我能看到古代诗人笔下的画面,多么有意义!”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网红博主于中美感叹道,南京“古今重叠”的特点非常吸引人。
境外游客在南京的旅行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景点“走马观花”,而是渴望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趣味的沉浸式体验。
佰斯特旅行社南京入境部总经理李哲的小红书上发布了许多有趣短视频:《带老外感受南京正宗的推拿按摩》《外国游客打卡南京烤鸭》《陪外国客人在南京为孩子采购学习机》等。
“自去年9月以来,我们先后接待了150多个国家的客人。除了常规旅游团外,还有来南京参加展会、商务、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客人。”李哲告诉记者。
南京翻译导游分会的中英法三语导游王卓娴观察到不同客源地的偏好差异:“欧洲游客钟情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东南亚游客则偏爱美食探索和市井‘烟火气’体验。”
消费趋势:中国制造电子产品受青睐
从消费行为看,入境游客在南京的购物偏好鲜明。佰斯特旅行社南京入境部总经理李哲介绍,境外客人在南京爱买的主要是电子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学习机等,尤其青睐华为、小米等“中国制造”品牌。
去南京的金桥市场、玉桥市场采购行李箱、衣服等也是客人们喜欢打卡的项目,他们觉得性价比很高。
南京德基广场的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来,特色“潮牌”等服装成为退税业务量最多的品类。这反映出境外游客消费偏好从传统纪念品向实用型、时尚型商品转变。
入境游客在宁停留时间延长,他们深入城市肌理,感受风土人情,吃鸭血粉丝汤、泡温泉、学中文,跟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做剪纸和绒花。更深入的体验带来了更长的停留时间和更高的消费水平。
便捷服务:一卡在手畅玩金陵
“落地插卡,就能及时联网,给家人报平安。点点手机,就能做旅游攻略、扫码点餐结账、预约重点景区。”今年暑假来宁的法国游客伊丹,一下飞机就收到了南京市文旅局赠送的“乐游卡”,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南京多方合力,推动跨行业、跨领域资源深度融合,让入境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都变得更加便捷。
今年6月,南京移动联合南京文旅推出专为入境游客量身打造的专属同游同权“乐游卡”,该卡支持护照等入境证件开通,集成5G-A网络、便捷支付等5项功能。
更为创新的是,9月底南京市首发了“南京入境旅游PASS卡”。南京市文旅局牵头,联合中国东方航空江苏公司、南京地铁集团等,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核心环节,构建覆盖旅行全流程的服务体系。
持卡游客不仅可享受地铁无限次乘坐,还能在明孝陵、“总统府”景区、牛首山等9个景区享受门票5折优惠,在南京大牌档享受用餐8折优惠。
支付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南京市新增外卡POS机464台,核心场景实现国际信用卡支付全覆盖。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布设了多语种自助售票机,打通39国游客线上预约通道。
未来展望:突出“古今交融”特质

入境旅游消费已成为拉动南京文旅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严伟表示,近年来入境旅游市场格局已悄然变化,客源日趋多元。
“我们应当突出南京‘古今交融’的城市特质,集中资源打造更有辨识度、体验感、竞争力的文旅产品和消费场景。”严伟说。
他建议构建完整、多元的入境旅游产业链,针对不同国家客人的爱好和需求,开发更丰富的旅游线路和产品,细分研学、休闲度假、非遗体验等主题特色线路。
南京大学EMBA导师、城市研究与新媒体专家钱玉钢建议,联合入境头部旅行社开发南京特色深度文化线路,将历史文化、城市观光、休闲产品有机组合。借助新媒体在全球讲好“南京故事”,通过KOL联动传播,精准触达目标受众群体。
业界人士还建议关注个性化消费需求,把南京特色非遗和现代时尚结合,研发更多“小而美”的创意潮品。佰斯特旅行社李哲表示,他们计划在明年春节组织外国客人去溧水体验“骆山大龙”等传统年俗。
南京文旅部门正计划整合幕燕风光带、五马渡、长江游轮等资源,打造集江景观光、文化品读、特色消费于一体的长江文化体验线路。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将让外国游客不仅“到来”更“融入”。
随着南京进一步优化服务,拓展特色旅游产品,这座“古今重叠”的城市正以更加开放、便捷、多元的姿态,迎接全球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