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9月15日北京讯(李闻 刘莎)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国办函〔2025〕95号),直指旅游市场长期存在的“乱象顽疾”——从欺诈宰客、大数据杀熟到无证经营高危体育项目等侵害游客权益行为。该通知以“协同高效、保障有力”为核心,构建“全流程、全链条、全主体”监管体系,明确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统筹、13部门联动施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
监管机制创新:全流程覆盖,责任到部门
通知首创“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机制:
统筹协调层:文化和旅游部负责日常协调,县级以上政府统筹本地监管,形成“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格局。
职责分工明确:公安部门严打倒票、强迫交易等治安违法;交通运输部优化旅游包车管理;市场监管部查处虚假宣传、垄断协议;网信部门清理诱导欺诈旅游信息;林业草原部门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特别针对在线旅游平台,禁止“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及捆绑销售,保障游客知情权与选择权。
执法协作强化:跨部门联合检查、跨区域执法协作成为常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对涉嫌犯罪行为“零容忍”。
科技赋能监管:数字化平台筑牢“智慧防线”
通知提出以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为中枢,强化旅游团队信息填报、电子合同归集,实现大数据监测与风险预警。通过“互联网+监管”模式,部署“互联网+诊室”覆盖偏远地区,2025年计划引入AI儿科医生系统(前期测试准确率超95%),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同时,推进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构建“信用+监管”体系,对失信主体实施分级分类惩戒,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弘扬诚信文化。
游客权益保障:投诉有门,维权有道
通知强调“以游客为本”,完善12345政务热线及投诉平台机制,推进旅游纠纷多元化解。鼓励社会监督,畅通违法违规线索举报渠道,倡导游客理性消费、文明出游。针对旅游经营者,要求践行“服务至诚”理念,压实旅行社、在线平台、包车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导游管理,杜绝商业贿赂,确保质价相符。
政策落地保障:强化实施与监督
为确保政策实效,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细化工作举措,对监管不力、推诿扯皮者严肃追责。配套措施包括优化政策供给、加强技术设备保障、开展履职能力培训,并定期总结评估,推广先进经验。
行业影响与展望
业内专家指出,该通知是继《旅游法》后我国旅游市场监管的又一里程碑,通过跨部门协同、科技赋能、信用约束三重机制,有望根治“低价团陷阱”“景区宰客”等痼疾,推动旅游消费从“量”到“质”的升级。随着新规落地,预计2025年旅游投诉率将显著下降,游客满意度与行业诚信度同步提升,为“十四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国务院重拳出击,不仅为旅游市场戴上“紧箍咒”,更树立了“监管为民、服务至诚”的标杆。在协同治理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下,中国旅游市场正迈向更规范、更透明、更温暖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