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江西定南:200余座客家围屋开启的时空穿越之旅

中经联播讯 四面高耸的围墙、屹立四角的炮楼、敦实厚重的墙体……在定南,保存着各类客家围屋200余座,作为客家民居特色建筑,它护佑着客家先民一代又一代安居乐业。让我们走进围屋,开启一场时空穿越之旅。

00300462414_7fd57d92.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围屋的客家婚俗情景表演

清晨,走进定南县历市镇中圳村方屋排,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正昂首注视前方,这就是虎形围了。放眼望去,围屋大门宛若虎口,两边加开的圆形窗户则为虎眼,正立两侧的炮楼作虎爪,围屋后面的炮楼,像翘起的虎尾,背后的虎形山像是虎躯,整个围屋宛若猛虎出山。

“虎形围始建于1786年,外呈方形,前宽40米,纵深33米,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它是集防守御敌和生活实用功能为一体的方形城堡,围屋四角为三层碉楼。”历市镇中圳村村干部郑福英告诉我们,虎形围四周外屋由河石、麻条石、青砖灰砌至顶,一层外窗用麻条石砌成,二楼以上设有炮楼、枪眼等防御设施。

“卜居信丰鹅叫,转择龙南属境之横江车步(编者注:定南1569年建县之前,属龙南县地,称横江堡),繁衍丁口千余。”车步村《方氏六修族谱》记载:方氏家族于元顺帝廿六年(1366年)自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迁居虔州, 围主把围屋设计建造成虎形,寓意围内居民和子孙后代如出山猛虎,威风赫赫。

虎形围因出了一位文人方其道,增添了它的荣光和传奇色彩。说起方其道,可能有人不太了解,但说起他的未婚妻,却是家喻户晓,她就是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文中的刘和珍。方其道自幼读诗书,做过教师、记者等,还对字画、碑帖、拓片颇有研究。他与刘和珍订婚6年,只待刘和珍完成学业后完婚,不承想她却在1926年“3·18惨案”中英勇赴义,令人扼腕叹息。方其道1893年出生于虎形围,先后就读于江西陆军小学、湖北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江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21年,他任《中庸报》经理时住在南昌毛家园47号刘和珍家,与当时就读于江西女子师范学校的刘和珍结识,并订下婚约。刘和珍遇难后,方其道悲痛万分,慨然为她写下悼词:“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惜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疆场共有约,白宫溅血泣黄泉。”

00300462413_de74a919.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村民在围屋前进行舞龙表演

时代变迁,村民虽然搬出了围屋,但古老的围屋仍然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敬宗祭祖、团结宗亲的重要场所。逢年过节,村里人还会在围屋祠堂举办祭祖、庆祝等活动。

虎之威,其势不可侵凌,虎也是一种文化符号。虎形围是赣南众多客家围屋中采用肖形构思设计的建筑,是赣南围屋造型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而距其不远的明远第围,则是赣南客家围屋大观园中的另一朵奇葩。

00300462412_381e1a73.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明远第围全景

午后,明远第围内,前有泮池荷塘,近有溪水环绕、良田百亩,远眺四案笔架山……浓浓的古意,扑面而来。

据了解,明远第围位于定南县历市镇修建村西,为“大围套小围”形制,系该村谢氏先祖所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集家、堡、祠、内院、门坪等于一体。

明远第围平面呈矩形,占地面积2359.39平方米,面阔62.85米,进深37.54米,占地面积2359.39平方米,整体呈矩形,共有住房168间。围内为对称主体建造,前后分三进三厅两井,上厅有龛盒、祭台等,中厅、上厅内有木柱10根,其木柱下座鼓形石墩雕刻精美,木柱上顶吉祥花纹轩梁,雕梁画栋,宏伟壮观;天井两侧厢房六开木质屏门做工精致,阴雕阳刻各种吉祥纹样,鎏金着彩,文化艺术内涵丰富。围内廊道四通八达,采光、排水设计科学,冬暖夏凉,体现了客家人对繁衍生息居所的讲究。

明远第完善的防御体系,令人赞叹不已。方形围屋多建有四座炮楼,而明远第围内却建有六座炮楼,这种六炮楼的建筑形式在赣南客家围屋中只此一座。

历经风雨沧桑的明远第,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完善的防御体系,成为赣南客家围屋“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11年,明远第作为赣州市20处不可移动文物之一,入选江西省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次年,获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触摸梁柱、轻抚窗棂,俯瞰青砖黛瓦、仰望高墙炮楼,古朴的客家文化和客家围屋让无数游客着迷。除了虎形围和明远第围,还有众多围屋隐匿在定南山野之间。

位于龙塘镇长富村、始建于清道光元年的四角围,是典型的客家围屋结构,四角四层四炮楼,四栋四纵三进三厅二井,上厅天井两旁有厢房各一,左右各一小门,厢房屏门为六门屏,阳雕和镂雕“菊花绵羊”“杏花蝙蝠”“松涛白鹤”“鸳鸯杏花”“龙凤吉祥”等图,屋梁上刻有“富贵绵远”“龙凤戏珠”等吉祥图案,有较高文化艺术内涵。

忠诚村的团龙围,团龙围内,布局紧凑严谨,结构层次丰富,围内住房、厅堂、巷道、天井、禾场齐全,犹如一个小型的独立王国。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墩上胡氏、郭氏、钟氏三姓兄弟从小一起长大、义结金兰,三人于清朝嘉庆十一年初冬聚款、筹料、备图开始建围,经过五年艰苦努力,顺利建成三姓团龙围。2020年8月,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动龙塘示范镇建设,定南县联合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九三学社赣州市委会共同举办了首届“客家杯”乡村设计大赛。前来参赛的国内外著名高校学生和专业设计机构设计师都对团龙围印象深刻、赞不绝口。

客家围屋被国内外众多专家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它是客家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见证了客家历史。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活化客家围屋这些宝贵的客家文化遗产,使之绽放新的异彩,定南县加大保护力度、拨出专项资金对围屋进行修缮,挖掘和整理围屋的历史资料,打造和开发围屋旅游项目,把百家宴、采茶戏、龙狮表演等民俗文化活动搬进围屋,与客家建筑文化融为一体。

如今,修缮一新的围屋恢复了原有的魅力,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人文故事引得众多的建筑学家、考古学家、文化名家和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香港《文汇报》等媒体都对定南围屋进行过详细报道,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领略到了围屋独特的艺术魅力。(张  睿 杨文婷)


【责任编辑:褚新兵】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