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2月24日重庆讯( 蒋伟民 刘明瑄)近年来,中国非标商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撬动消费活力的新引擎。废弃的工厂和仓库被改造成艺术街区和创意市集,老旧街区引入特色餐饮和文化展览,变身热门旅游打卡地。重庆鹅岭二厂、成都东郊记忆等旧厂房以文创园的身份重新登场,成为探索城市发展历史的新选择。这些非标商业不仅打破了传统商场的刻板模式,更融合了艺术、文化、餐饮、设计等多元元素,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感。
非标商业,即非标准化商业,是指打破传统商场模式,融合艺术、文化、餐饮、设计等多元元素的综合性体验空间。与传统商业相比,非标商业更像是一个“情感磁场”,不仅关注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更注重营造独特的氛围,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它深耕社区,融入当地生活,与周边环境相互呼应,形成有机整体,让人们在消费的同时收获幸福感和归属感。
重庆鹅岭二厂和成都东郊记忆是非标商业的典型代表。鹅岭二厂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印钞厂,经过改造后,工业风与文艺范混搭,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文创聚集地。这里不仅有酒吧、咖啡厅和文创店铺,还有装置艺术和涂鸦作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成都东郊记忆则是由旧工厂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园区,近年来凭借科技元素和艺术活动“爆火”。2025年春节期间,东郊记忆举办了“Ai东郊,潮玩成都”展览活动,展示了人形机器人、非遗皮影数字光影艺术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排队打卡。
随着Z世代成为主要消费群体,非标商业逐渐向圈层文化、精神主义、体验社交的方向转化。重庆鲁祖庙传统风貌区的表叔茶餐厅,仅70平方米的小店月营收可达30万元,其复古装修风格和社区融入感为消费者提供了别样的体验。
非标商业还通过深耕社区、植根在地文化,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上海鸿寿坊通过打造“15分钟生活圈”,吸引了众多生活方式品牌入驻,成为兼顾年轻消费及银发消费的文化新地标。

专家表示,非标商业以其独特魅力、适应消费观念转变和助力城市更新等优势,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标商业有望在更多城市中涌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非标商业将引领城市消费新潮流,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