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5月11日昆明讯(王东琴 通讯员 申云彬 叶晓月 蒋玥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探索可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路径,云南省近日制定出台《旅居业发展正负面清单》,通过"十个支持"与"十个不得"的精准施策,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注入新动能,推动旅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锚定民生根本:让农民当主角、资源变资产
根据《清单》,云南省将重点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在严守农民自愿底线的前提下,鼓励盘活闲置农房和集体资产,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激活"沉睡资源"。同时明确支持市场主体吸纳本地就业,培育"家门口"的创业生态,为返乡青年、高校毕业生搭建创业平台。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农民既当房东又当股东,既收租金又领薪金,共享旅居经济红利。"
激活特色优势:构建"云南式旅居"新图景
《清单》创新提出"场景+体验"融合模式,支持将茶叶、咖啡、花卉等高原特色资源与医疗康养、休闲健身有机嫁接。在非遗传承方面,鼓励建设流动图书馆、非遗工坊等新型文化空间,让传统文化浸润旅居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特别强调"微改造、轻介入"原则,要求采用"绣花功夫"保留城乡风貌,既要让城市留住记忆,也要让乡村守住乡愁。
严守生态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立规矩
在负面清单中,云南省划出十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严禁突破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搞开发,杜绝"千村一面"的过度商业化,叫停大拆大建破坏传统村落的行为。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乱象,明确禁止"以租代售"变相买卖宅基地,限定农房租赁不超过20年。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强调:"我们将建立卫星遥感监测机制,对违规建设'大棚房'、'假旅居真地产'项目零容忍。"
创新治理模式:主客共享构建旅居共同体
政策创新提出将旅居者纳入基层治理体系,支持旅居者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消费业态运营,探索"旅居变旅创"新模式。在配套服务方面,要求完善主客共享的交通接驳、快递物流等设施,试点建设共享食堂、社区药房等便民空间。昆明某旅居社区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开发'新居民积分制',让旅居者通过志愿服务换取本地生活权益。"
强化保障机制:三级联动护航政策落地
为确保政策实效,云南省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省级部门统筹专项资金支持设施配套,州市政府扛起主体责任加强项目监管,基层组建"旅居管家"队伍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将开展"最美旅居村""旅居创新案例"评选,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开发旅居项目智能审核系统,实现土地性质、生态红线等数据一键核验。"
随着这份全国首个省级旅居业正负面清单的落地,云南正以制度创新破解文旅发展中的保护与开发难题。在苍山洱海间,在红河梯田上,一幅"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融得进生活"的旅居画卷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