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24日昆明讯(颜峯 通讯员 申云彬)为深化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政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推动“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将通过三年试点,培育100个特色旅居示范点,探索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旅居云南”金字招牌。
根据方案,云南将按照“遴选—申报—试点—推广”流程,分三批建设100个“旅居云南”试点,其中乡村占比超70%。
2025年启动首批试点,聚焦基础条件优越的乡村、城镇社区及文旅综合体;2026年扩大试点覆盖面,推动模式创新;2027年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实现旅居产业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试点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原则,重点围绕农民增收、就业创业、文化赋能等九大方向突破,旨在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升级和资源整合,探索主客共享的旅居新模式。
试点将推广“村集体+企业+农户”合作模式,盘活闲置住房及集体建设用地,通过租金、分红、就业等多元收益助力农民增收。同时强化本地劳动力技能培训,推动返乡人才与旅居客群参与基层治理,构建“旅居即旅创”生态。
依托云南特色资源,试点将打造“茶旅康养”“非遗研学”等主题产品,推动旅居与文创、农业、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例如,整合农家书屋、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空间,提升旅居地的文化体验。
方案提出建立“管家式服务”标准,动态监测服务质量,并完善适老化设施、共享食堂等配套,打造“15分钟旅居生活圈”。针对银发群体、文艺工作者等细分客群,提供个性化服务。
试点将旅居客群纳入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共治委员会协商规则,平衡居民与游客权益。同时严控环境容量,推动低碳旅居发展。
为保障试点落地,云南推出资金、土地、金融多维赋能“政策包”进行全面支持:省级旅游高质量发展资金优先覆盖试点项目,文旅活动、人才奖励向试点倾斜;闲置房产、老旧建筑改造项目可获用地审批绿色通道;试点纳入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金融机构将定制信贷产品,破解资金瓶颈。
省级部门将按年度评估试点成效,对不合格项目动态调整。优秀经验将通过全省推广、媒体宣传等方式辐射全国,助力云南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旅居目的地。
“旅居云南”是云南省落实“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盘活乡村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游客长期旅居,推动从“观光型”向“康养型”“体验型”旅游转型。展望未来,云南将以试点为契机,推动“旅居”从单一业态向全产业链升级,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范式,为全国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云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