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19日文山讯(颜峯 通讯员 邵进勇 段绚竞)当前,云南省文山州已全面进入防汛关键期,短时强降雨天气多发频发,部分地区强降雨落区高度重合,旱涝急转现象突出,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面对这一挑战,文山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坚持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 原则,通过构建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落实全方位的防控措施,全力筑牢防汛 “安全网”。

在责任落实方面,文山市早安排、早部署,层层压紧压实防汛责任。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已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防汛减灾工作5 次,为全市防汛工作明确了方向和要求。同时,建立市处级领导挂钩防汛减灾工作责任清单,实行重点隐患 “挂包” 制度,严格落实 “市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到人” 的防汛包保责任制。具体来看,32 名处级领导及 17 家部门包保 17 个乡镇(街道)的防汛工作,乡镇(街道)152 名领导包保到村委会(社区),819 名村干部包保到村,6204 名党员包保到户,全面构建起统一指挥、协作密切、运转高效的防汛工作机制,确保思想、工作、责任、组织全部到位。强降雨期间,各级包保责任人纷纷上岗到位、下沉一线、履职尽责,切实将防汛减灾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此外,文山市还修订完善了《文山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文山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025 年文山市城区防汛应急预案》等文件,印发《文山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文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开展汛期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的通知》,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细化的指导。

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文山市坚持早检查、早整治。市防办(市应急局)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分赴17 个乡镇(街道),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大排查行动。此次排查范围广泛,涵盖辖区内的水库、坝塘、河道、电站、内涝点、矿山以及在建水利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拉网式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针对检查出的隐患,文山市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并实行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隐患整治清单周报制,每周及时掌握各单位排查整治情况,强化防汛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平稳度汛。截至目前,共派出 2600 余人次,开展巡查排查 1400 余处,排查出隐患 102 个,其中已整治 35 个,正在整治 37 个,限时整治 30 个。

在强化度汛基础工作上,文山市抓重点、解痛点。对于在册的128 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落实群测群防措施,其中 50 处采取监测预警点措施。为补齐城区市政设施短板,文山市加快实施登科路、嘉园路等城区排水防涝工程二期项目建设,计划于 8 月底前完工。同时,组织人员清掏疏通道路低洼积水易涝点的雨水箅子、落水钢筋滤网等路面雨水收集设施,已完成 50 余条道路的钢筋滤网雨水收集口清掏 38 处,雨水箅子清掏 80 处,清掏疏通雨水管道约 3900 米,更换检查井井盖 69 套、雨水箅子 36 套。
在应急准备方面,文山市严管控、勤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创新转移避险方式,实施“三级管控”“五级联动” 措施,将全市自然村农户从沟口、沟边河边、箐边、陡坡、陡涯、河边工棚、施工工地 7 个重点领域划分为高、中、低风险管控区域,涉及村小组 376 个 4400 户、19137 人,其中高风险 87 个 1134 户 4939 人,中风险 106 个 1129 户 4685 人,低风险 183 个 2137 户 9513 人,还有特殊人群 263 人。遇有险情时,按照高、中风险户先行转移到低风险户,再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确保群众快速有效转移避险,保障转移群众有住所、有热饭,缓解搭建帐篷转移安置的压力,切实提升转移避险的速度和效率。
在物资储备上,市级共有物资储备点11 个,储备物资 108 类 153513 件套,价值 683.2 万元。同时,与有关厂商联系好临时防汛抢险应急物资的供应,签订代储防汛物资协议,包括石子 3 千吨、块石 1.5 万吨、圆木 200 立方、挖机装载机含操作手各 5 台、编织袋 3 万只,前置救灾物资共 12 类 7247 件(个)。
在应急队伍组建方面,文山市共组建了54 支 1600 余人的抢险救援队伍。此外,在市防汛抗旱前方指挥部办公室组建防汛抢险应急技术队伍 1 支 30 人,防汛抢险应急分队 1 支 35 人随时待命,以应对洪涝灾害、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整合消防救援队伍 1 个大队(含 3 个消防救援站)61 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94 人、党员应急服务队 200 人、文山蓝天救援队 1 支共 59 人,强化日常训练和演练,确保关键时候拉得出、能战斗。并督促乡镇(街道)至少组建一支不少于 30 人的基层救援队伍。
为防患于未然,文山市全覆盖开展防汛转移避险演练。全市17 个乡镇(街道)及时制定防汛群众转移避险演练方案,明确转移路线、转移地点、包保责任,实战化组织群众开展转移避险应急演练,让群众清楚遇强降雨时怎么跑、往哪跑、跑到哪。目前,全市共有 115 家企业、275 所学校、17 个乡镇(街道)1132 个自然村 288651 人参与了防汛转移避险应急演练,实现了防汛转移避险演练全覆盖。
在转移避险工作中,文山市严格按照“四个一律”(即当雨量达到临灾预警值时,一律进行避险转移;当发生险情异动时,一律进行避险转移;当风险隐患不能准确预判时,一律进行避险转移;当晚上风险隐患难以研判时,一律进行避险转移)及 “三个紧急撤离”(即危险隐患点强降雨时紧急撤离、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撤离、对隐患点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紧急撤离)原则,坚决果断、科学高效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共组织 5 个村 27 户 110 人实施转移避险,由于 “1262” 机制执行到位,应急响应及时得当,转移坚决果断,未造成人员伤亡。
接下来,文山市将继续紧绷防汛这根弦,持续强化各项防汛措施,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决打赢防汛这场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