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23日昆明讯(王东琴)近日,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云南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向各州(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提出明确要求,部署八大关键防御举措,全力织密地质灾害“防护网”。

《通知》聚焦当前地质灾害防御重点难点,从预警预报、调度响应、值班值守等八大维度作出细致安排,确保防御工作无死角、无漏洞。在预警预报方面,《通知》要求省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结合气象12 小时、6 小时、2 小时递进式预报预警结果,精准制作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必要时可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各级政府需严格落实 “四个一律” 原则,坚持 “应转早转、应转尽转、能转快转”,重点关注夜间强降雨时段及高风险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确保避险转移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提前规划转移路线、落实安置场所与物资保障,在险情消除前坚决杜绝人员擅自返回。
针对及时调度,《通知》强调要强化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动态掌握雨情、险情、灾情及防范应对进展。对于红色、橙色预警和短临预警信息覆盖区域,实施“点对点” 精准调度,加强实时调度与夜间大雨临灾预警 “叫醒、叫应” 服务,确保各项预警响应措施直接传达至基层一线,打通防御工作 “最后一公里”。
在值班值守环节,《通知》明确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负责同志在岗带班制度,严格执行24 小时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值守。值班人员需密切关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1262” 精细化预警预报信息及降雨天气过程,加密强降雨期间的调度抽查频次,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突发情况。
为强化技术支撑,《通知》提出专业力量要全面到位。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站)需在重要时段、关键节点协调充实专家力量,加强重点区域现场指导,协助地方开展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等工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强化专业技术支撑,做好本行业地质灾害防御。

群测群防作为地质灾害防御的“前哨”,《通知》要求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各责任主体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群测群防监测员、巡查员全员在岗。各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需加强调度,指导做好隐患点、风险区的巡查监测,充分发挥基层力量的 “探头” 作用。
考虑到当前处于暑假特殊时期,《通知》对巡查排查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明确要加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 频次,针对景区、农家乐、临坡临崖临沟临路临水等重点区域、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处置潜在隐患;同时聚焦施工营地选址、外来人员管理等关键环节,督促工程领域、矿山领域落实综合防御措施。
在应急准备方面,《通知》强调要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摒弃侥幸心理,充实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各级领导干部需主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包片专家队伍要驻守基层,确保灾情险情发生后,能按照应急预案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做到“提早、有序、有力”。
此外,《通知》还要求宣传引导到位,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演练,向群众普及“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 等实用避险经验,借助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规定,激发群众主动识灾避灾意识,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与自救互救水平。
《通知》最后强调,各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必须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克服麻痹思想与侥幸心理,以“更加警醒、更加全面、更加细致、更加扎实、更加有效” 的标准,将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到位,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通知》还附带了《未来三天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图》与《未来一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图》,为各地精准开展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