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马海彤 通讯员 唐洪)在厦门市集美区的海岸线上,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综合二大队(以下简称综合二大队)的执法队员正小心翼翼地将中国鲎放归大海。这片蔚蓝海域的生态环境,在这群守护者的努力下正在悄然改善。

近日,一场以保护“海洋活化石”中国鲎为核心的综合行动在集美区海岸线展开。执法队员们不仅向海域放归了珍贵鲎苗,还深入滩涂清缴非法网具,为这种已生存了4亿多年的珍稀生物构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中国鲎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蓝色血液的古老生物,在地球上经历了数次生物大灭绝,如今却因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活动而面临生存威胁。

鲎苗入海 增殖放流守护物种延续
海滩上,执法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一批符合放生标准的中国鲎苗放归大海。队员们规范开展放流操作,确保每一只中国鲎安全重返自然海域。这一放流活动不仅为海洋生态注入新活力,更是对鲎种群资源的重要补充。
增殖放流是保护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放流符合标准的鲎苗,有效补充了野生种群数量,维护了海洋生物多样性。

清网行动 拆除非法网具还鲎安全家园
在增殖放流的同时,另一队执法人员正沿着潮间带开展清网行动。潮间带作为中国鲎繁殖和幼体栖息的重要区域,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鲎的生存状况。
执法队员介绍:“幼鲎的壳只有指甲盖大小,一次踩踏就可能致命,而非法设置的网具更是对其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当天,执法队员对横卧在滩涂上的非法网具进行地毯式清理,共清除火车网60余节。
清网行动不仅还原了滩涂的洁净,更为中国鲎,特别是幼鲎的生存提供了安全的环境。下一步,综合二大队将协同属地相关部门组织对该区域周边开展清理行动,给中国鲎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科普宣传 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嘉庚纪念馆外侧的滩涂近年来已逐渐成为鲎的重要繁殖地,是鲎苗成长的摇篮。鲎的成长需要大家的共同保护。”执法队员向游客发放宣传手册,展示鲎的宣传图片,普及中国鲎的濒危现状及保护意义。
2024年以来,综合二大队主动承担起了该区域保护中国鲎的科普宣传、环境保护和违法打击等任务,已累计派出执法队员200余人次,向游客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偶尔发现不知情的游客误捕中华鲎,执法人员立即上前要求当场予以放生,并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如今,蓝色海岸线上的守护已初见成效,下一步,综合二大队将不断完善相关保护工作,织密“护鲎网络”。碧波映初心,在这片海域上,古老的生命符号正焕发届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