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0出头的赵堃曾经是一名桃李满园的大学教师,现在又转战农村,成为陕西很多果农的“技术导师”。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农化营销节上,赵堃带着他的农技服务队从广阔的农村登上璀璨的舞台,走到了聚光灯下,享受着“中国苹果大王”带来的荣誉光环。“我也没做什么,就是多为咱陕西果农提供了些服务。”赵堃说。
开发果树专用套餐肥,让陕西果农减肥又增效
陕西的苹果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汁味浓郁的口感在慢慢衰减!于是,赵堃咨询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的梁俊教授。梁俊告诉他,随着近些年苹果效益的增加,果农出现很多盲目使用化肥的现象,使土壤营养元素失去了平衡,导致苹果品质下降。
“果树专用套餐肥这种形式符合国家作物‘减肥增效’的趋势。首先,通过对国际厂商的不同元素肥料组合成配方肥,形成技术物化过程的傻瓜施肥方法,避免了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有效提高了肥效。其次,通过合理配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第三,经过试验的配方,能有效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赵堃说。
塑造互联网苹果品牌,带动果农增收致富
赵堃想能为果农再多做些什么。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赵堃也找到了自己的思路。他打造了一个苹果品牌“不二果”,将所服务的果农生产的优质水果整合为一个品牌,借助互联网进行品牌传播。希望通过与果农共享这一品牌,实现果农的“增收梦”。
“陕西的果区有很大一部分在渭北黄土高原,这里也是国家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苹果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这片区域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赵堃说,“我们通过苹果全程生产方案的推广、互联网苹果品牌的塑造与共享,希望‘不二果’真正能够带动这一方土地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责任编辑:赵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