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城市百科】天津市河北区-天津近代金融和工业摇篮

河北区是天津的发祥地和中心城区之一,因地处海河之北而得名。地理坐标为北纬 39°08 ',东经 117°10 '。东部与东丽区接壤;西部以海河、北运河为界,与和平、南开、红桥三区隔河相望;南部与河东区毗连;北部与北辰区相邻。区域面积 29.62 平方千米。区政府位于狮子林大街284号。辖望海楼、光复道、王串场、宁园、新开河、鸿顺里、建昌道、江都路、月牙河、铁东路10个街道办事处,117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约63万人,常住人口近90万人。境内地势低平,绝大部分海拔在4米以下。

气候属中国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主要特征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地表面温度14℃,年平均降水量562.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13小时。人工植物有320余种,野生植物有170余种,鸟类有50余种,鱼类有20余种,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有10余种,昆虫类有10余种。

交通资源优越,有天津站、天津北站等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和通达的地铁交通,有地铁2、3、5、6号线的18个站点,以及200 多条道路,30 多座桥梁。水域资源充裕,海河(区境岸线长约4公里)、新开河(区境岸线长5.7公里)、北运河(区境岸线长5.05公里)、月牙河(区境岸线长4.6公里)、北塘排水河(区境岸线长2.45公里)及子牙河6条河流或环绕周边、或横亘全区。有一批商务楼宇、现代城市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和商贸服务设施。

文化资源独特,拥有觉悟社旧址、天津教案旧址、意式风情区、大悲禅院、李叔同故居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全区拥有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7个、2A级景区4个,五星级酒店1个、四星级酒店1个、三星级酒店2个,旅行社30余家。以境内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整合推出4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是以大悲禅院、望海楼教堂等为依托的宗教文化游;二是以梁启超故居、曹禺故居等为依托的名人名居游;三是以觉悟社纪念馆、金汤桥解放广场等为依托的红色记忆游;四是以3个海河码头为平台,海河两岸优美景观为依托的海河新貌游。

近年来,河北区坚持发展沿河、地铁、楼宇总部“三个经济”,实施开发开放、创新驱动、文化兴区、环境保障、和谐共建“五大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精心打造品质实力之城、创新活力之城、文化魅力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平安幸福之城,向着高质量小康社会阔步前行。

●历史沿革

河北区是天津市区退海成陆最早地区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先民足迹,隋唐时期有人定居。

元代属大都路郭州武清县,延佑三年(1316年)于直沽设海津镇,属于海津镇管辖。

明永乐二年(1404年)又在直沽设天津卫,卫城的东门外和北门外地区属顺天府武清县。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属河间府;九月,又改天津州为直隶州,管辖武清、青县、静海三县。河北区属天津州或天津直隶州管辖。

雍正九年(1731年),吏部议覆直隶总督唐执玉的奏请,认为“天津直隶州系水陆通衢,五方杂处,事务繁多,请升州为府,设知府;附郭置天津县,设知县”;与原辖之青县、静海,及沧州、南皮、盐山、庆云统归天津府辖,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建立后,初袭清制。1913年废除府制,实行省、道、县三级。1914~1927年属直隶省津海道天津县。

1928年国民政府将天津改为特别市,市下设区。之后,今区境先后隶属于几个区。直至1952年区境才有了完整的政区,时称三区,1956年改称河北区。

●行政区划

1928年天津特别市成立后,境内分属四区、特二区、特三区。

1938~1942年分属四区、五区、特二区、特三区,1943年分属四区、五区、十一区、十二区,1944年分属二区、三区、四区、特管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境内分属二区、三区、四区。

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境内分属二区、三区。

1952年10月1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本市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及撤销区公所成立区人民政府》的命令。天津市内11个区调整为8个区,新建立的区人民政府,是一级政权组织。二区和三区的市区部分合并,称三区;农村部分划归郊区。三区人民政府建立后,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指示,依照户籍、街道、治安等情况,将派出所进行裁并,同时建立街公所,街公所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职能。把原二、三区43个公安派出所调整为29个,并改称街公所,下辖209个居民委员会。

1954年9月,第三区人民政府更名为第三区人民委员会。1954年12月,第三区将原来的29个街公所,调整为26个。1955年3月,街公所改称街道办事处。

1955年12月28日,天津市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辖区名称均按地名称呼”的规定,自1956年1月1日起,第三区改称河北区。是年6月,天津市街道办事处进行调整,河北区将26个街道办事处裁并为15个。

1958年,天津市实施新的行政区划,将天津市8个市区和4个郊区,合并为6个区。将河北区建国道街(兴隆街以南地区),全部划归和平区,划出居民40235人;河东区王串场、墙子街两个地区,划归河北区,划入居民81965人;北郊区的小淀、朱塘庄、韩盛庄、芦新河、大张庄、宜兴埠6个乡和东郊区孙庄子、大毕庄两个乡划归河北区。此外还有吊桥、解放桥、金钢桥3个渔业生产队划归河北区管理。调整后,河北区辖小关大街、小树林、天纬路、河兴庄、王串场、墙子、京津公路、中山路、转盘9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农村人民公社(兴淀公社辖56个自然村)。同年9月18日中国第一个城市人民公社在天纬路街诞生,定名为河北区鸿顺里人民公社。

1960年城市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河北区将9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6个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光复道人民公社复归河北区管辖。1961年5月13日,经市人委批准,原属武清县的南王平等16个村(共121户、5726人)划归河北区,6月,改成南王平人民公社。同时将原宜兴埠人民公社重新划分为大毕庄、宜兴埠、朱塘庄、芦新河4个人民公社。

1961年12月,天津市颁发文件决定恢复郊区建制,河北区农村部分全部划归郊区。

1962年10月6日,天津市撤销城市人民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建制。河北区将7个城市人民公社调整为16个街道办事处。

1966年9月5日,中共河北区委、区人委发布《关于更改区名的通知》,河北区改称卫东区。

1968年1月23日,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发文统一各区名称,卫东区仍恢复为河北区。当月,河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同时将所属街道办事处,改称为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8年5月1日,中共天津市委发布文件,撤销街道革命委员会名称,恢复街道办事处。河北区将16个街道革命委员会又改为16个街道办事处。

1980年4月,河北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河北区人民政府。1981年8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增设建昌道、八号路两个街道办事处。八号路街于1984年改称江都路街道办事处。

1984年2月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调整河北区部分区划界线。

1985年8月,增设靖江路街道办事处。1989年河北区又增设大江路街道办事处。1990年增设铁东路街道办事处。至此,河北区政府下辖21个街道办事处。同年底,河北区21个街道办事处调并为16个。

2000年5月7日,河北区委、区政府将所辖街道撤并调整为10个。

2014年6月,河北区辖10个街道:望海楼街道、光复道街道、鸿顺里街道、王串场街道、宁园街道、新开河街道、铁东路街道、建昌道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

●自然环境

概 况

河北区古为退海之地,地处京杭大运河和铁路天津站水陆交通运输枢纽、海河水系扇柄处,距今4000—4500年成陆。气候属于中国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型,流经河流有5条。地势低平,绝大部分在海拔4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562.1毫米,实际平均日照实数2661.4小时。地势资源丰富。地面组成物质以砂质粘土和粘土为主,土壤含盐量较高。

地质地貌

河北区在中国大地构造单元中,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沉降带的华北沉降带,区境横跨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冀中坳陷”和“沧县隆起”两个构造单元。《中国地质年代表》《天津市区域地质志》《天津市基岩地质图》等资料显示,河北区分布着太古宇中太古界(距今约36-32亿年)、元古宇中新元古界(距今约18-8.5亿年)、古生界(距今约5.43-2.57亿年)、中生界(距今约2.5亿年—9600万年)、新生界(距今约6500-1万年)地层。河北区从地貌上看是一个被新生界深厚松散沉积地层覆盖的典型低平原区,但从地质构造上看情况却比地面复杂得多。区境坐落在新华夏向(东北—西南走向)的“沧县隆起”(古潜山顶部)及“冀中坳陷”(古构造盆地)之上,二者之间以新开河下面的“天津北断裂”为界,区境南界海河下面深埋着一条著名的“海河断裂”。区境地貌属于天津东南部海积冲积平原区,地貌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海拔均在5米以下,地面坡度平缓,主要由低平地、洼地、微高地、人工堤及坑塘等地貌类型构成。

水 文

流经河北区境的河流有海河、北运河、新开河、月牙河、子牙河、北塘排水河等6条。其中,海河全长74公里(区境岸线长约4公里)、北运河全长168公里(区境岸线长5.05公里)、新开河全长13.2公里(区境岸线长5.7公里)、月牙河全长14.4公里(区境岸线长4.6公里)、北塘河全长32.7公里(区境岸线长2.45公里)及子牙河。

气 候

河北区属于世界最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型,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等特征。夏季(6~8月)气温最高,各月气温均在24℃以上;冬季(12、1、2月)气温最低,各月气温在-1.5℃以下。地面平均温度全年最高月是7月,达29.4℃;1月最低,为-4.5℃。土壤冻结期始于11月18日,止于3月9日。无霜期一般始于4月14日左右,止于10月24日左右。结冰期一般始于12月中旬,止于翌年2月中旬。降雪期一般始于11月下旬,止于翌年3月中旬。年平均降水量为562.1毫米。实际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61.4小时。太阳高度角夏至日最大,为74°19’;冬至日最小,为27°45’。风向呈季节性更替,以西北为主。区内年平均风速为3米/秒。

自然资源

河北区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13小时;太阳辐射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4935兆焦耳/平方米。日均温度稳定超过0℃的日期始于3月2日,终于12月1日,全年276天,大于0℃的积温4722℃;日均温度超过15℃的日期始于4月28日,终于10月8日,持续期165天。地热资源充裕。境内地热田有两种类型地热水:一类是位于上部的第三系碎屑岩孔隙热水,为低温—中低温水,顶板埋深390-420米;另一类是位于下部的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基岩岩溶裂隙热水,为中低温—中温热水,顶板埋深1000米。境内地热具有分布面积大、地热梯度高、热储含水层埋藏浅、热水储量丰富、便于开采利用等特点。生物资源多种多样。境内植被属于中国暖温带夏绿阔叶林植被类型。由于人们的长期开发利用,天然林早已被人工园林和行道树替代,草本植物和极少数灌木还残留有野生种。人工植物有320余种,野生植物有170余种。境内动物区系属于古北界,鸟类有50余种,鱼类有20余种,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有10余种,昆虫类有10余种。

●基本概况

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文旅资源底蕴深厚

近代史上,海河北岸一度成为天津乃至华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天津近代金融和工业的摇篮,是洋务运动、北洋新政的发源地,集中体现了一百多年来天津的发展特点。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诸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等均与河北区有着密切联系,这里成为诞生新思潮、新文化、新艺术、新教育、新司法、新军事、新工业的地方,曾经创造出数十项全国之最,区内保存有多处中国近现代革命遗址、历史遗迹、名人故居,拥有“全国之最”20多个,不仅拥有意式风情区、大悲院、望海楼、觉悟社、女星社遗址等众多的风貌建筑和文化遗存,还有当梁启超、曹禺、李叔同、袁世凯、冯国璋、曹琨等历史名人故居,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汇集北洋新政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洋楼文化、名人文化,为河北区赢得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的美誉。全区不可移动文物109个(件/处),其中国保4个,市保31个,区保32个,未核定42个。全区有国家A级景区15处,佛教圣地大悲禅院(国家4A级景区)和集中了140余座百年历史意大利风貌建筑的意式风情区(国家4A级景区)坐落在区内,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资源丰富。

交通资源通达优越

河北区内有天津站、天津北站两座火车站,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半小时可达到北京;距离京沪高铁枢纽天津西站仅1公里,天泰路周边3.22平方公里区域被纳入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建设规划;区内有距离中心城区最近的高速出入口,可以直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天津港,距机场车程仅需20分钟。运营的地铁2、3、5、6号线共有18个站点设立在河北区,正在筹备建设的地铁4、7号线途经河北区,未来还规划建设的地铁12、13号线和Z2线也途经河北区。200多条道路与30多座桥梁纵横交错。已初步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河北区对外交流、项目对接和战略合作的重要支撑点。

生态资源得天独厚

流经全市中心城区的海河上游河段有16公里,其中流经河北区的有4.8公里,约占三分之一。包括海河在内,河北区有北运河、子牙河、新开河、月牙河、北塘河六河环绕全区,彰显了水的活力与魅力。近年来,河北区立足于保护生态资源和发挥生态特色,加快水系景观改造和综合开发,注重发展生态环保、亲水宜居的商贸、旅游、休闲和服务类产业,利用水域资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体现出了建设亲水宜居城区的生态优势。不断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保持全市第一。加强绿化建设,绿地面积738.37公顷。

居民群众安居乐业

实施民心工程民意立项机制,每年推出20项民心工程。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河北区棚改总面积30万平方米,已完成总任务的近90%。2018年对112个小区及远年住房实施改造,惠及居民1.5万人。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精准救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全面保障。加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力度,2018年新增学位360个,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育资源布局更趋合理。率先成立河北区医疗集团,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人数达23万人,分级诊疗逐步落地,群众对优质便捷医疗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区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全年来区旅游人数超过1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45亿元。2018年新增就业4.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经济发展平稳健康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招商引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金融服务、高端商务、创意设计、智能科技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以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制定了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招商,强化中介招商、以商招商,成功举办招商大会、连续举办六届天津国际设计周,2018年引进沁新集团、丝路视觉等重点项目22个,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55亿元。以大意风区为重点,打造28座亿元楼宇,建设区域总部、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坚持创新发展,推进自创区河北分园建设,聚集双创企业和人才,截至2018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6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446家,科技小巨人4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0家,12家科技企业完成股改、8家科技企业实现上市,吸引了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发展。强化项目支撑,42个年度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雨污分流、地道、泵站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顺利推进。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按照全市“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部署,推出八项优化服务举措,推出政商连心手册,设立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搭建政企互通信息化平台,建立企业家俱乐部,召开多层面、多领域的企业家恳谈会,强化三级包联服务,落实首问负责、首办负责的服务机制,推进各项涉企改革和减负政策落实,助推企业发展。推出容缺后补、承诺审批事项45项,行政许可办理时间从20.6天压缩至4.4天,2018年新增市场主体1.13万家。

载体资源前景广阔

全区有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的开发建设量,其中1000万平方米属于老旧社区,1000万平方米为新建成区,剩余1000万平米中500万平方米为在建项目,500万平方米具备土地整理、开发建设条件,正通过高标准开发建设打造一批优质载体。


【责任编辑:欧阳雪】

黑龙江举办种业创新沙龙 加速构建产学研融合新生态

为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落地见效。11月18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举办“全省种业创新发展沙龙”活动,来自全省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种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同商种业振兴大计,共绘创新发展蓝图。

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专项服务 精准破解乡镇办税难题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将服务阵地延伸至乡镇一线,给网岭、皇图岭等乡镇送上税费政策解读,普及税法知识,共解办税缴费难题。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紧扣乡镇居民办税缴费“开票难、申报错、缴费慢”等实际痛点,设置两个专题辅导和课后答疑环节,现场气氛活跃

河北省人社厅成功举办2025年雄安新区招聘会

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人才服务工作,促进本地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助力雄安新区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由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雄县人民政府承办,雄县公共服务局协办的“2025年河北雄安新区人力资源招聘会”,于11月15日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启动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雄聚天下英才 共建未来之城”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组织发动京津冀及雄安新区168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会引才,发布人才需求超5200个。

汉穗试点开行高铁批量运输列车 华中与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

今天,随着DJ892次列车5时58分从汉口站、DJ890次列车4时38分从广州白云站双向始发对开,利用高铁动车组列车开展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华中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整装待发的高铁(陈丹妮 摄)凌晨5点,在汉口站的站台上,装满服装、生鲜、电子产品等10吨快件有序摆放

“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举办

11月11日,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畔举办。此次活动以“来杭州一定走大运”为主题,结合拱墅区非遗“运河灯塔”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示范项目——天竺筷制作技艺150周年为契机,开展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展示、文旅资源对接、“筷文化”专家主旨发言以及运河非遗圆桌会暨“传承人对话”沙龙活动等,现场同步进行了天竺筷制作技艺深度体验及“筷子趣味游戏”等。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京津冀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11月13日在石家庄举行。

攻坚半年创佳绩 绿色建造铸精品 衡德高速改扩建衡水金湖集团分部南半幅主体工程提前完工

11月6日,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南半幅上面层圆满收官。至此,历经7个月奋战,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南半幅所有断点全面贯通、主体工程提前完工!自今年4月初正式施工以来,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挂图作战、攻坚克难,将7个月工期分解为25个关键节点,坚持“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高效推进,从路基清表到沥青摊铺,从桥梁顶升到底层加固,各专业齐头并进、

株洲市长陈恢清赴泸溪调研对口帮扶:以产业为核 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立足株洲制造业优势,聚焦产业帮扶核心,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全力支持泸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首站“氧城泸溪”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由株洲对口帮扶工作组与华瑞公司共建运营的绿色农业产业链枢纽平台。陈恢清察看展陈产品、了解运营模式及市场销售情况

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落户邵东廉桥

金秋药香满湘中,盛会赋能启新程。在第三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隆重举办期间,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邵东市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的落地不仅标志着邵东“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从协议框架全面迈向实质运营新阶段,更为“南国药都”廉桥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邵东廉桥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素有“医不到廉桥不灵,药不到廉桥

沿江高铁合武段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圆满完成

今天,随着最后一块钢盖梁精准就位,由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十九局负责主体施工、武汉局集团公司配合施工的新建合武高铁周家田村跨麻武线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任务圆满落下帷幕。

株洲税务:“四步法”提升出口退税风险防控能力

源头上把关、常态化巡查、穿透式监管、系统性防控“四步工作法”,靠前防范涉税风险,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风电叶片产品在射阳港装船,即将发往海外。源头上把关,精

绥芬河:跨境电商通道高效运转 区域高效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双11”即将来临之际,百年口岸绥芬河作为对俄及东北亚跨境贸易的重要节点,跨境电商业态展现出高效协同与持续增长态势。据数字显示,在今年10月20日开始,绥芬河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就运行平稳有序展开。9610出口方面,主要面向俄罗斯市场的3C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日用消费品等热销品类订单量增长明显;1210进口方面则以俄罗斯化妆品、护肤品为主。据统计,10月,监管

以“零碳中国”示范引领 谱写峨边绿色转型发展新篇章——大渡河畔绘就全域零碳发展新画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正以前瞻视野和坚定决心,开启一场覆盖全域、贯穿多领域的深层次绿色变革,全力打造“零碳中国”战略在西南地区的县域示范样板。峨边县以建设零碳园区为核心引擎,同步推进零碳城区与零碳景区建设,构建起“园区-城区-景区”三区联动、多点开花的零碳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醴陵市委常委胡旭率队赴大连沈阳调研

10月25日至28日,醴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胡旭带队赴大连、沈阳调研,与大连市湖南商会和当地企业对接交流,为醴陵产业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市工商联、住建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在大连市湖南商会十周年庆典中,胡旭一行见证了商会十年发展历程。在大连钢构有限公司,调研组深入生产车间,实地了解企业金属材料研发、出口贸易的全流程运营模式。次日,来到辽宁耀致科技有限公司,详细调研AED

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全部完成

随着最后一板无砟轨道床板浇筑完成,标志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全部完成,西十高铁湖北段已完成98%的无砟轨道施工任务,为后续轨道铺设、联调联试及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的无砟轨道施工由武九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隧道局

河北:锚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上新台阶

嘉宁“双向赋能”:对口合作如春风化雨 润泽多领域发展沃土

近期,上海与福建三明宁化的嘉宁对口合作捷报频传。宁化县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上海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办与宁化县城郊镇签订合作协议;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在上海举办“耐高温民用硅橡胶”生产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交流会等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