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地处市区东南部海河西岸而得名。获得了国家卫生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
河西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四至范围:东临海河与河东区相望,西迄卫津南路、卫津河与南开区、西青区交界,南沿双林农场饮水河与津南区毗邻,北抵徐州道、马场道、津河与和平区接壤,下辖14个街道办事处、150个社区居委会(包含筹备)。街道办事处包括:大营门街、桃园街、下瓦房街、马场街、越秀路街、挂甲寺街、尖山街、天塔街、友谊路街、梅江街、陈塘庄街、东海街、柳林街、太湖路街。区划面积42平方公里,管辖面积52平方公里。(解放南路以东部分地区不在河西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由河西区设立太湖路街道办事处进行管理)。
经济
2020年,河西区地区生产总值989.63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4亿元,位居中心城区首位,其中税收占比达8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9亿元,增长10.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万元,增长3%。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44.07亿元,增长1.8%,比重达到95.4%。抢抓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引进京冀企业100家,总投资额46.42亿元。引进中交二公局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交建在河西设立二、三级企业达9家,总投资额258亿元。华润电力智慧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长峰天津研究院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引进注册资本42亿元的我市第一家信用增信公司国康增信等11家区域总部型金融机构,“泛友谊路小白楼金融圈”被确定为全市高端服务业发展核心区。持续打造北方设计之都先行区,天津海河设计集团落户河西,“北方设计联盟”成员单位新增50家,总数达207家,实现留区税收1.64亿元。加快建设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组建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吸引微甄科技等259家企业入驻。小白楼航运服务聚集区加快发展,全区新增航运企业65家。全区楼宇内新增注册企业2400余家。引进国家组织高值医疗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和注册资本50亿元的津沪深生物医药公司。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及相关企业落户,助力河西科技服务链条进一步完善。陈塘科技商务区企事业单位实现留区税收4.24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4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22家,雏鹰、瞪羚企业评价入库82家。落实“海河英才”计划,引进各类人才9000余人。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落户河西。
民生
2020年,河西区完成20项民心工程和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完成2.75万人新增就业指标,发放援企稳岗补贴6900余万元,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6家医疗机构实现京津冀门诊异地联网结算。全年支出2.08亿元用于各类社会救助。完成16个住宅小区、48.3万平方米部分项目修缮,完成110个小区“福一把”加装楼梯扶手和15个小区二次供水提升改造。龙瀚三、四期保障房项目顺利推进。新建、提升改造菜市场5家,新增社区蔬菜大篷车5处。在全市率先完成退役士兵保险补缴工作,率先实现“退役军人之家”街道全覆盖,退役军人事务部向全国推广东海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经验,发放优抚补助1.2亿元。7所营利性幼儿园提升为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位1800个,纯皓家园配套小学交付使用,新增学位960个,7所义务教育学校高水平通过现代化标准评估。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全科门诊创建工作,5家创建成功、9家具备验收条件。家庭医生完成有效签约26.7万人。实现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3名全科医生。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签约共建河西中医医院。建成名中医工作室3个。完成区疾控体制改革任务。在2020年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评估验收中荣膺全市榜首。举办“文化365·快乐在河西”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千余场,受益群众30万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嵌入西岸书斋。更新社区、公园健身园32个,完成“两大三小”足球场建设,4所学校申报新一批国家级足球特色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检查企业7万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9100余项。建成2个小型消防站。高质量完成“六清”行动任务,侦破“新九类”犯罪团伙案件11起。深化网格化管理,划分1475个“全科网格”,市域网格化治理工程入选全国“2020民生示范工程”。建成区、街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妥善化解信访积案130件,成功化解清退非法集资案件17起。《民法典》宣讲覆盖全区,“七五”普法圆满收官。
城建
2020年,河西区开展“创文复评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新门前三包”、垃圾不落地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机制,高标准通过全国文明城区复牌复评验收。深入开展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举办“爱心联盟·奉献社会”全民公益行动2000余场。获评全国文明单位6家、全国文明校园1所。完成新八大里地区3条道路建设,达标建成4个、986公顷海绵城市排水分区。养护维修道路12.2万平方米,疏通市政管道927.1公里。立面整修解放南路等13条道路沿线建筑82栋,改造供热老旧管网15.86公里。新建公厕2座,补建改造小区及道路路灯1189盏。提升地铁1、3、5、6号线20个站点周边配套服务功能。地铁8号线房屋征收基本完成,11号线房屋征收加快收尾。建设项目开工434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中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平安泰达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益发里南等项目实现竣工。建成城市绿道示范段(友谊南路至九连山路),完成佟楼公园、红光公园提升改造。补植补种20条道路和4条河道,提升绿化面积22.86万平方米。创建2个市级精品美丽社区、3个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施划停车泊位1.3万余个,常态化清理“僵尸车”。落实土地资源利用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拆除万科水晶城占压河道等违法建设,完成五年违建治理专项行动,共计拆除48.73万平方米。河西区物业服务管理中心挂牌成立。对全区102个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控尘措施,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管控,低氮改造燃气锅炉53台。集中清理河湖13次,改造雨污管网混接点474处。光大冰峰和复兴九里南侧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基本完成,其余9个污染地块进场修复。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转办问题全部按时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