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城市百科】天津市-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区市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

天津市位于北纬 38 °34′~ 40°15′,东经 116°43′~118°4′之间,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土地总面积11966.45平方公里,疆域周长1291.149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3.669公里,陆界长1137.48公里。天津地处太平洋西岸,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天津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是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天津背靠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经济腹地辽阔,是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区市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距北京 120公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自然资源

天津市已发现矿产资源有35个矿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6种、非金属矿产21种、水气矿产3种。目前天津市开采的矿种为石油、天然气、地热和矿泉水。附近海域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9亿吨,天然气储量638亿立方米。盐田面积为263平方公里,海盐年产量188万吨,是我国最大的海盐产区之一。渔业资源种类约有80多种,主要渔获种类有30多种。加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截至2020年,我市共观测记录鸟类452种,较2014年记录种类增加了36种。

根据天津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329561.50公顷(494.34万亩)。其中,水田69528.25公顷(104.28万亩),占21.09%;水浇地257730.23公顷(386.60万亩),占78.21%;旱地2303.02公顷(3.46万亩),占0.70%。耕地主要分布在宝坻、武清、宁河、静海、蓟州5个区,占全市耕地的84.56%。

(二)园地36919.82公顷(55.38万亩)。其中,果园36721.85公顷(55.08万亩),占99.46%;其他园地197.97公顷(0.30万亩),占0.54%。园地主要分布在蓟州、静海、滨海新区、武清4个区,占全市园地的80.68%。

(三)林地148261.73公顷(222.39万亩)。其中,乔木林地31718.61公顷(47.57万亩),占21.39%;灌木林地12765.56公顷(19.15万亩),占8.61%;其他林地103777.56公顷(155.67万亩),占70.00%。林地主要分布在蓟州、武清、静海、宝坻4个区,占全市林地的77.29%。

(四)草地14988.87公顷(22.48万亩)。均为其他草地,无天然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滨海新区、武清、静海、东丽4个区,占全市草地的67.69%。

(五)湿地32722.20公顷(49.08万亩)。其中,沿海滩涂16780.14公顷(25.17万亩),占51.28%;内陆滩涂9943.66公顷(14.92万亩),占30.40%;沼泽地5998.40公顷(8.99万亩),占18.32%。湿地主要分布在滨海新区、武清、宁河3个区,占全市湿地的94.95%。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32245.78公顷(498.37万亩)。其中,城市用地122506.34公顷(183.76万亩),占36.87%;建制镇用地79889.57公顷(119.83万亩),占24.04%;村庄用地89543.65公顷(134.31万亩),占26.95%;采矿用地34014.72公顷(51.02万亩),占10.2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6291.50公顷(9.45万亩),占1.90%。

(七)交通运输用地45295.53公顷(67.94万亩)。其中,铁路用地5289.00公顷(7.93万亩),占11.67%;轨道交通用地801.30公顷(1.20万亩),占1.77%;公路用地25235.88公顷(37.86万亩),占55.73%;农村道路10004.89公顷(15.02万亩),占22.11%;机场用地1232.71公顷(1.84万亩),占2.71%;港口码头用地2622.78公顷(3.93万亩),占5.78%;管道运输用地108.97公顷(0.16万亩),占0.23%。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37308.02公顷(355.96万亩)。其中,河流水面25418.66公顷(38.13万亩),占10.71%;水库水面36732.44公顷(55.07万亩),占15.47%;坑塘水面82645.03公顷(123.98万亩),占34.83%;沟渠78716.30公顷(118.07万亩),占33.17%;水工建筑用地13795.59公顷(20.71万亩),占5.82%。水域主要分布在滨海新区、宁河、宝坻、静海、武清5个区,占全市水域的77.46%。

历史沿革

天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卫到公元2018年,天津建城已有614周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沿海港口城市优势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十二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天津在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名第8位。

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统一初步核算,2020年天津市生产总值(GDP)14083.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18亿元,下降0.6%;第二产业增加值4804.08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9069.47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为1.5:34.1:64.4。

财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3.0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500.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0%。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650.31亿元,企业所得税310.52亿元,个人所得税103.40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51.37亿元,投入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保持在75%左右。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8.51亿元,教育支出443.05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75.67亿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去产能取得实效,2020年四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8%,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全年水泥产量下降17.2%,平板玻璃产量下降5.2%。减税降费稳步推进,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5.80元。投资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全市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2.8%,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3.9%,文化体育和娱乐投资增长85.8%。

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新产业加快发展,全年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6%,快于规上工业3.0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占比为15.4%,提高1.4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4%,快于规上工业2.8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占比为26.1%,提高5.3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4%和4.9%,均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占比分别超过1/3和1/4;新兴服务业逆势快速增长,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6.1%,研究和试验发展增长18.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5%,直播带货、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快速发展。新动能投资增长较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0%,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8%,智能制造投资增长22.9%。部分电子及新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倍,电子计算机增长93.3%,新能源汽车增长70.3%,电子元件增长35.4%,集成电路增长28.5%,光电子器件增长2.1倍。信息安全、动力电池入选全国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信创谷”、“细胞谷”、“生物制造谷”、“北方声谷”、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增长点正在形成。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揭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营商环境争创一流。深入实施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成“一制三化”2.0版改革任务,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85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承诺审批,564项实行“不见面”办理,“证照分离”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和改革实施范围全覆盖。“津心办”上线服务事项1700余项,实现企业开办等业务“掌上办”。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清理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出台我市社会信用条例,开展区域信用和市级部门诚信建设状况监测。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5.62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25.45万户。

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5053.91亿元,增长0.3%,占全市比重为35.9%。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0%,快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占比为26.5%,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民营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7.1%,快于全市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占比达到59.1%。民营企业出口增长21.0%,快于全市出口19.1个百分点,占比为43.5%,提高6.8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6.5%,衣着下降1.5%,居住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2%,交通和通信下降2.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6%,医疗保健下降0.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7.9%。

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1%。

天津自贸区

2020年,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引领作用突出。法定机构改革全面落地,66项自主创新措施全面实施,10项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出口加工区、东疆保税港区、天津保税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全年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1.08万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3004亿元。

文化旅游概况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圆满完成“2020年天津市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等活动,共举办演出472场次,精品剧目30台。京剧《秦香莲》等6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圆满完成第五届市民文化艺术节,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2425.77万人次。电视剧《换了人间》获第32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平津战役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等3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完成第二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验收,85个街镇和2363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达标。滨海新区、西青区、和平区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园区。截至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6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70个,公共图书馆28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45个。全市影院共计119家,放映场次48.91万场,观影人数770.22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2.89亿元。全年出版图书9463万册,期刊2757万册,报纸1.98亿份。

旅游提振复苏。推出全市所有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实行年内免门票举措。成功举办2020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办展模式,吸引2000余家文旅企业参与。举办“鼓楼津声”、“I?游天津”旅游季等系列活动,推广52条精品旅游路线,打响“网红天津”城市IP。推出天津通票2.0,全力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等优质旅游升级版。蓟州区、和平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金街步行街、国家海洋博物馆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7.13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3.34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4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31.42亿元。


【责任编辑:欧阳雪】

黑龙江举办种业创新沙龙 加速构建产学研融合新生态

为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落地见效。11月18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举办“全省种业创新发展沙龙”活动,来自全省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种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同商种业振兴大计,共绘创新发展蓝图。

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专项服务 精准破解乡镇办税难题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将服务阵地延伸至乡镇一线,给网岭、皇图岭等乡镇送上税费政策解读,普及税法知识,共解办税缴费难题。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紧扣乡镇居民办税缴费“开票难、申报错、缴费慢”等实际痛点,设置两个专题辅导和课后答疑环节,现场气氛活跃

河北省人社厅成功举办2025年雄安新区招聘会

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人才服务工作,促进本地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助力雄安新区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由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雄县人民政府承办,雄县公共服务局协办的“2025年河北雄安新区人力资源招聘会”,于11月15日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启动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雄聚天下英才 共建未来之城”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组织发动京津冀及雄安新区168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会引才,发布人才需求超5200个。

汉穗试点开行高铁批量运输列车 华中与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

今天,随着DJ892次列车5时58分从汉口站、DJ890次列车4时38分从广州白云站双向始发对开,利用高铁动车组列车开展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华中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整装待发的高铁(陈丹妮 摄)凌晨5点,在汉口站的站台上,装满服装、生鲜、电子产品等10吨快件有序摆放

“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举办

11月11日,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畔举办。此次活动以“来杭州一定走大运”为主题,结合拱墅区非遗“运河灯塔”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示范项目——天竺筷制作技艺150周年为契机,开展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展示、文旅资源对接、“筷文化”专家主旨发言以及运河非遗圆桌会暨“传承人对话”沙龙活动等,现场同步进行了天竺筷制作技艺深度体验及“筷子趣味游戏”等。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京津冀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11月13日在石家庄举行。

攻坚半年创佳绩 绿色建造铸精品 衡德高速改扩建衡水金湖集团分部南半幅主体工程提前完工

11月6日,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南半幅上面层圆满收官。至此,历经7个月奋战,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南半幅所有断点全面贯通、主体工程提前完工!自今年4月初正式施工以来,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挂图作战、攻坚克难,将7个月工期分解为25个关键节点,坚持“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高效推进,从路基清表到沥青摊铺,从桥梁顶升到底层加固,各专业齐头并进、

株洲市长陈恢清赴泸溪调研对口帮扶:以产业为核 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立足株洲制造业优势,聚焦产业帮扶核心,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全力支持泸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首站“氧城泸溪”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由株洲对口帮扶工作组与华瑞公司共建运营的绿色农业产业链枢纽平台。陈恢清察看展陈产品、了解运营模式及市场销售情况

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落户邵东廉桥

金秋药香满湘中,盛会赋能启新程。在第三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隆重举办期间,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邵东市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的落地不仅标志着邵东“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从协议框架全面迈向实质运营新阶段,更为“南国药都”廉桥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邵东廉桥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素有“医不到廉桥不灵,药不到廉桥

沿江高铁合武段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圆满完成

今天,随着最后一块钢盖梁精准就位,由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十九局负责主体施工、武汉局集团公司配合施工的新建合武高铁周家田村跨麻武线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任务圆满落下帷幕。

株洲税务:“四步法”提升出口退税风险防控能力

源头上把关、常态化巡查、穿透式监管、系统性防控“四步工作法”,靠前防范涉税风险,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风电叶片产品在射阳港装船,即将发往海外。源头上把关,精

绥芬河:跨境电商通道高效运转 区域高效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双11”即将来临之际,百年口岸绥芬河作为对俄及东北亚跨境贸易的重要节点,跨境电商业态展现出高效协同与持续增长态势。据数字显示,在今年10月20日开始,绥芬河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就运行平稳有序展开。9610出口方面,主要面向俄罗斯市场的3C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日用消费品等热销品类订单量增长明显;1210进口方面则以俄罗斯化妆品、护肤品为主。据统计,10月,监管

以“零碳中国”示范引领 谱写峨边绿色转型发展新篇章——大渡河畔绘就全域零碳发展新画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正以前瞻视野和坚定决心,开启一场覆盖全域、贯穿多领域的深层次绿色变革,全力打造“零碳中国”战略在西南地区的县域示范样板。峨边县以建设零碳园区为核心引擎,同步推进零碳城区与零碳景区建设,构建起“园区-城区-景区”三区联动、多点开花的零碳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醴陵市委常委胡旭率队赴大连沈阳调研

10月25日至28日,醴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胡旭带队赴大连、沈阳调研,与大连市湖南商会和当地企业对接交流,为醴陵产业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市工商联、住建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在大连市湖南商会十周年庆典中,胡旭一行见证了商会十年发展历程。在大连钢构有限公司,调研组深入生产车间,实地了解企业金属材料研发、出口贸易的全流程运营模式。次日,来到辽宁耀致科技有限公司,详细调研AED

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全部完成

随着最后一板无砟轨道床板浇筑完成,标志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全部完成,西十高铁湖北段已完成98%的无砟轨道施工任务,为后续轨道铺设、联调联试及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的无砟轨道施工由武九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隧道局

河北:锚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上新台阶

嘉宁“双向赋能”:对口合作如春风化雨 润泽多领域发展沃土

近期,上海与福建三明宁化的嘉宁对口合作捷报频传。宁化县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上海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办与宁化县城郊镇签订合作协议;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在上海举办“耐高温民用硅橡胶”生产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交流会等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