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东接陕西省的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北邻陕西省定边、吴起、志丹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同心县接壤;南与本省的泾川县及陕西的彬州市、长武、旬邑县相连。南北长207公里,东西跨20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辖庆城、环县、华池、合水、正宁、宁县、镇原7县和西峰区,116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75个社区,总人口265万人,被誉为“红色圣地、岐黄故里、农耕之源、能源新都”。
红色圣地,庆阳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
岐黄故里,庆阳先民、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中华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庆阳香包、陇绣、民间剪纸、道情皮影等民俗文化独树一帜。
农耕之源,周先祖不窋曾在庆阳“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庆阳素有“陇东粮仓”的美称,是农业部批准正在创建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和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黄花菜、白瓜籽和小杂粮品质优良、享誉中外。
能源新都,庆阳油煤气资源富集,是甘肃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长庆油田主产区。已探明油气总资源量59.74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0%,其中石油地质储量17.96亿吨。已探明天然气总资源量2万亿立方米,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10%,天然气地质储量318.6亿立方米。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庆阳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政策文件,境内高铁、高速公路、水利骨干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民航线路通达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全国主要城市,区位发展优势更加突出,开发潜力集聚释放。
2020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重大决策部署,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拓存创增,全市经济呈现持续恢复、较快回升、活力增强、预期向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十四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1、生产总值,全市完成754.73亿元,占全年计划95.8%,总量列全省第二;同比增长4.3%,低于市列目标1.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六。环县增长6.1%,庆城县增长6.0%,西峰区增长5.1%,合水县增长3.8%,宁县增长2.3%,镇原县增长2.2%华池县增长2.1%,正宁县增长2.0%。2、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市完成97.62亿元,占全年计划108.5%,总量列全省第七;增长5.5%,完成市列目标任务,增速列全省第七。镇原县增长8.3%,环县增长5.4%,合水县增长4.5%,正宁县增长4.5%,宁县增长4.5%,庆城县增长4.4%,华池县增长4.4%,西峰区增长4.1%。3、第二产业增加值,全市完成356.36亿元,占全年计划89.8%,总量列全省第二;增长5.6%,低于市列目标0.9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五。庆城县增长9.0%,环县增长8.4%,西峰区增长6.5%,合水县增长5.0%,正宁县增长3.2%,华池县增长2.4%,镇原县增长1.1%,宁县增长0.5%。4、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市完成300.75亿元,占全年计划99.9%,总量列全省第三;增长1.9%,低于市列目标3.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十。西峰区增长3.7%,宁县增长2.0%,环县增长1.3%,正宁县增长0.8%,庆城县持平,合水县持平,华池县下降0.3%,镇原县下降0.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市增长6.2%,低于市列目标0.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十。华池县增长36.4%,宁县增长9.4%,镇原县增长5.7%,西峰区增长4.7%,环县增长4.1%,合水县下降17.7%,庆城县下降19.1%,正宁县下降30.5%(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含长庆油田)。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市增长26.7%,高于市列目标17.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二。环县增长99%,庆城县增长19.4%,镇原县增长13.7%,宁县增长12.3%,西峰区增长11.7%,合水县增长11.3%,华池县增长9.4%,正宁县增长9.1%。7、建筑业增加值,全市完成31.79亿元,总量列全省第七;增长3.6%,增速列全省第八。合水县增长38%,西峰区增长27.7%,正宁县增长9.9%,庆城县下降7.7%,华池县下降10.3%,环县下降33%,宁县下降40.1%,镇原县下降4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完成177.04亿元,占全年计划60.6%,总量列全省第五;下降2.8%,低于市列目标9.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九。合水县下降1.7%,环县下降1.8%,镇原县下降2.3%,华池县下降2.4%,宁县下降2.8%,庆城县下降3.0%,西峰区下降3.3%,正宁县下降3.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完成54.53亿元,占预算88.7%,总量列全省第二;下降7.0%,低于市列目标1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十四。环县增长47.8%,宁县增长27.0%,合水县增长18.8%,西峰区增长0.9%,华池县下降4.0%,镇原县下降7.4%,庆城县下降13.1%,正宁县下降25.2%。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完成33616元,占全年计划97.8%,列全省第五;增长4.7%,低于市列目标2.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九。西峰区增长5%,宁县增长4.9%,庆城县增长4.8%,镇原县增长4.7%,正宁县增长4.5%,环县增长4.4%,华池县增长4.2%,合水县增长4.1%。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完成10422元,占全年计划98.7%,列全省第八;增长7.6%,低于市列目标1.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六。环县增长8.1%,合水县增长8%,华池县增长7.9%,宁县增长7.7%,庆城县增长7.6%,西峰区增长7.5%,镇原县增长7.4%,正宁县增长7.2%。12、初步测算,万元GDP能耗增长0.2%。1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低于控制目标1.1个百分点。14、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94.12亿元,比三季度扩大91.35亿元;占GDP比重25.7%,比三季度提高6.2个百分点。

历史沿革
||庆阳为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部落发祥地。
夏时,今境内戎狄部族繁多,周先祖不窋率族奔戎狄之间,定居北豳(庆城、宁县及周边区域),建立邦国。
商、周至春秋战国,今境内先后建有荤粥、豳国、鬼方、羌方、义渠、彭卢、郁郅等方国,以义渠势力最为强大。
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秦夺得义渠国都邑,遂“县义渠”。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辖境内义渠道及泥阳、郁郅、阴密、彭阳、弋居、安武、方渠7县,全境为秦属地。
汉代有北地、安定、上郡3郡,西汉时隶属朔方刺史部,东汉时隶属凉州刺史部。北地郡辖境内略畔、义渠2道及马领(岭)、方渠、郁郅、大要、泥阳、弋居、归德7县,另有治所不详的除道与五街、回获2县;安定郡辖境内彭阳、安俾、临泾、抚夷、参?、安武6县;上郡辖境内襄乐、阳周、独乐3县。
魏晋时期,大部分地方被少数民族部族占领,在南部设北地、安定2郡及泥阳、富平、临泾、西川4县。
三国时隶属曹魏。
西晋十六国时先后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国属地。
南北朝时,境内建置多变,辖域无常,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领地。
隋代,境内郡州转换频繁。开皇三年(583),置宁州,十六年置庆州。大业间,改宁州为北地郡,改庆州为弘化郡。境内大部分时段有13县。北地郡辖彭原、襄乐、定安、罗川4县;弘化郡辖弘化、合水、弘德、洛源、马岭、华池、三泉7县。境外的安定郡辖境内临泾1县,平凉郡辖百泉1县。
唐代,境内建置经历弘州、庆州总管府,庆州、宁州、安化郡都督府及关内道之变迁。大部分时段,庆州辖洛源、方渠、怀安、马岭、华池、延庆(白马)、同川、安化(顺化)、蟠交、乐蟠10县;宁州辖安定、真宁(罗川)、襄乐、彭原、丰义、定平6县;原州辖临泾、百泉2县。唐于开元四年(716),割原州都督府羁縻芳池、安定、安化3州都督府,为庆州都督府羁縻地区。
五代时,境内庆、宁、原、衍4州并存。大部分时段,庆州辖顺化、乐蟠、华池、合水、洛源5县;宁州辖定安、真宁、襄乐、丰义、彭原5县;原州辖临泾1县;衍州辖定平1县。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置庆州团练,属陕西路;乾德元年(963)复为庆州;庆历元年(1041)改称环庆路;政和七年(1117)升庆阳军节度;宣和七年(1125)始为庆阳府。宋代境内大部分时段有4州11县。庆、宁、环3州隶属永兴军路,原州隶属秦凤路。庆州辖安化、华池、乐蟠3县;宁州辖定安、彭原、真宁、襄乐、定平5县;环洲辖通远1县;原州辖临泾、彭阳2县。境内另有军政合一的寨、城、堡、关最多时29个。
金初置安国军,旋改定安军节度。境内有庆阳府及宁、环、原3州,同属庆原路。皇统二年(1142)置庆原路总管府。庆阳府辖彭原、合水2县;宁州辖定安(大定七年改安定)、定平、襄乐、真宁4县;环州辖通远1县;原州辖临泾、彭阳2县。境外镇戎州之三川、东山2县辖境内部分区域。境内另有镇、寨、城、堡20多个。
元代境内有庆阳府及宁、环、镇原3州,均隶陕西行省巩昌等处总帅府。庆阳府为散府,辖合水1县;宁州辖真宁1县;环州与镇原州不领县。境内另有8镇7寨5城建置。
明代境内大部分时段设庆州府及府辖宁州与环县、安化、合水、真宁4县和平凉府所辖镇原县,另设庆阳卫、环县守御千户所。全境隶属陕西行省,后改陕西布政司。
清代境内设庆阳府,康熙四年(1665)改隶属甘肃布政司,雍正五年(1728)裁卫归府。庆阳府辖宁州与安化、合水、正宁、环县、董志分县5县,另有泾州所辖镇原县。
民国时,1913废除府、州制,全境属陇东道(治在平凉),次年改属泾原道。宁州改为宁县,安化县改为庆阳县,董志分县并入庆阳县。1927年废道,改为泾原行政区。1935甘肃省在庆阳县西峰镇设第三行政督察区,辖境内庆阳、镇原、宁县、正宁、合水、环县6县。
1932年3月起,境内始有中国共产党割据政权辖地(寺村塬)。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成立,同日成立华池、赤安2县苏维埃政府;11月在正宁县成立南区革命委员会;12月成立庆北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7月,设关中特区;8月,成立正旬彬革命委员会,后改为新正县;11月成立新宁县革命委员会;同月建立陕甘省,辖华池、庆北等县,1936年改陕甘省为陕甘宁省。1936年6月起,先后成立曲子、环县、定环、赤庆县。1937年成立关中分区;9月,陕甘宁省撤销,成立庆环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0年 1月,分置陇东分区、环县分区;8月,环县分区并入陇东分区。1949年5月,关中分区改为三原分区。辖境内新正、新宁2县;6月,新正、新宁县改为正宁、宁县,划归陇东分区管辖;同年8月,陇东分区改为庆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几经合并后的庆阳、镇原、宁县、正宁、合水、华池、曲子、环县8县,并成立县级西峰市;9月,庆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迁西峰市,隶属甘肃行政公署。
1949年12月2日,庆阳专员公署属甘肃省人民政府。1955年10月,平凉、庆阳两专区合并为平凉专区,庆阳专区各县均属平凉专区管辖。1959年至1961年,境内仅有庆阳、镇原、宁县、环县4县,华池县并入庆阳县,正宁县并入宁县,合水县分别并入庆阳县和宁县。1961年12月,庆阳专区与平凉专区分置。1962年1月,庆阳专员公署正式办公,并恢复华池、合水、正宁3县建置。庆阳专署下辖庆阳、环县、华池、合水、正宁、宁县、镇原7县。1968年4月,庆阳专区专员公署改称庆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恢复并改称庆阳地区行政公署。1985年5月从庆阳县析出西峰镇周围9乡镇,置县级西峰市。庆阳地区辖7县1市。2002年6月22日,撤销庆阳地区,设立地级庆阳市,同时更名西峰市为西峰区,庆阳县为庆城县,市人民政府驻西峰区。庆阳市辖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8县区。
地理环境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地处东经106?20ˊ—108?45ˊ与北纬35?15ˊ—37?10ˊ之间。东接陕西省的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北邻陕西省定边、吴起、志丹县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同心县接壤;南与本省的泾川县及陕西的彬州市、长武、旬邑县相连。南北长207公里,东西跨20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辖庆城、环县、华池、合水、正宁、宁县、镇原7县和西峰区,116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75个社区。地形北高南低,海拔在885—2082米之间,中南部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为黄土丘陵区;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董志塬面积为136.47万亩,平均海拔1421米,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塬”。地处东南部的子午岭,林木茂密,水草丰盛,其470多万亩次生林,为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有“天然水库”之美誉。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国道309、省道303线横穿东西,构成“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全市境内已建成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雷家角(陕甘界)至西峰两条高速公路,贯通全市南北的甜水至罗儿崾岘高速公路全线建设中,南梁至太白、打扮梁至庆城、庆阳至平凉3条高速公路PPP项目试验段建设正在推进。银西高铁庆阳段已建成投用。庆阳机场开通客运航线6条,华池通用机场正在建设中,五台山水库建成投用、小盘河、莲花寺水库基本竣工,海绵城市“三湖、三沟道、两大道”等重点项目持续拉开,基础条件持续改善。

自然资源
||庆阳市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北、西三面高而中间与南部低,有“陇东盆地”之称。全市有董志、早胜、宫河、平泉、新集、孟坝、屯字、西华池、盘克、临泾、春荣、永和等12条较大塬面,塬地总面积27万公顷,是农作物主产区。市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年平均总流量为26.7立方米/秒,总径流量8.4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静储量约43.39亿立方米,动储量3714万立方米。
庆阳是甘肃省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长庆油田主产区。已探明油气总资源量59.74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0%,其中石油地质储量17.96亿吨。已探明天然气总资源量2万亿立方米,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10%,天然气地质储量318.6亿立方米。2020年原油产量917.7万吨、加工量355.6万吨。加快推动天然气开发,庆阳气田庆探1区块建成产能3亿方,在建产能4亿方,瑞华天然气、永欣石化两个石油石化产业链项目建成投用。
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备受推崇。庆阳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是农业部确定的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九龙金枣倍受消费者青睐。
庆阳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农牧产品享誉国内外。庆阳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和杏制品加工基地,是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命名的“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和“中国杏乡”。庆阳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其中69种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气候水文
||庆阳市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北、西三面高而中间与南部低,有“陇东盆地”之称。全市有董志、早胜、宫河、平泉、新集、孟坝、屯字、西华池、盘克、临泾、春荣、永和等12条较大塬面,塬地总面积27万公顷,是农作物主产区。市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年平均总流量为26.7立方米/秒,总径流量8.4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静储量约43.39亿立方米,动储量3714万立方米。
庆阳市为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南多北少,全市2020年平均降水量557.9毫米,比上年减少111.4毫米。年平均气温9.7℃,与上年持平,西峰、宁县偏高,其它各地正常。年日照2194.5小时,比上年减少14.9小时。

经济
2020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重大决策部署,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拓存创增,全市经济呈现持续恢复、较快回升、活力增强、预期向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十四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成情况
(一)市县(区)
1、生产总值,全市完成754.73亿元,占全年计划95.8%,总量列全省第二;同比增长4.3%,低于市列目标1.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六。环县增长6.1%,庆城县增长6.0%,西峰区增长5.1%,合水县增长3.8%,宁县增长2.3%,镇原县增长2.2%华池县增长2.1%,正宁县增长2.0%。
2、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市完成97.62亿元,占全年计划108.5%,总量列全省第七;增长5.5%,完成市列目标任务,增速列全省第七。镇原县增长8.3%,环县增长5.4%,合水县增长4.5%,正宁县增长4.5%,宁县增长4.5%,庆城县增长4.4%,华池县增长4.4%,西峰区增长4.1%。
3、第二产业增加值,全市完成356.36亿元,占全年计划89.8%,总量列全省第二;增长5.6%,低于市列目标0.9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五。庆城县增长9.0%,环县增长8.4%,西峰区增长6.5%,合水县增长5.0%,正宁县增长3.2%,华池县增长2.4%,镇原县增长1.1%,宁县增长0.5%。
4、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市完成300.75亿元,占全年计划99.9%,总量列全省第三;增长1.9%,低于市列目标3.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十。西峰区增长3.7%,宁县增长2.0%,环县增长1.3%,正宁县增长0.8%,庆城县持平,合水县持平,华池县下降0.3%,镇原县下降0.5%。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市增长6.2%,低于市列目标0.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十。华池县增长36.4%,宁县增长9.4%,镇原县增长5.7%,西峰区增长4.7%,环县增长4.1%,合水县下降17.7%,庆城县下降19.1%,正宁县下降30.5%(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含长庆油田)。
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市增长26.7%,高于市列目标17.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二。环县增长99%,庆城县增长19.4%,镇原县增长13.7%,宁县增长12.3%,西峰区增长11.7%,合水县增长11.3%,华池县增长9.4%,正宁县增长9.1%。
7、建筑业增加值,全市完成31.79亿元,总量列全省第七;增长3.6%,增速列全省第八。合水县增长38%,西峰区增长27.7%,正宁县增长9.9%,庆城县下降7.7%,华池县下降10.3%,环县下降33%,宁县下降40.1%,镇原县下降42.3%。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完成177.04亿元,占全年计划60.6%,总量列全省第五;下降2.8%,低于市列目标9.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九。合水县下降1.7%,环县下降1.8%,镇原县下降2.3%,华池县下降2.4%,宁县下降2.8%,庆城县下降3.0%,西峰区下降3.3%,正宁县下降3.5%。
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完成54.53亿元,占预算88.7%,总量列全省第二;下降7.0%,低于市列目标1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十四。环县增长47.8%,宁县增长27.0%,合水县增长18.8%,西峰区增长0.9%,华池县下降4.0%,镇原县下降7.4%,庆城县下降13.1%,正宁县下降25.2%。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完成33616元,占全年计划97.8%,列全省第五;增长4.7%,低于市列目标2.3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九。西峰区增长5%,宁县增长4.9%,庆城县增长4.8%,镇原县增长4.7%,正宁县增长4.5%,环县增长4.4%,华池县增长4.2%,合水县增长4.1%。
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完成10422元,占全年计划98.7%,列全省第八;增长7.6%,低于市列目标1.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六。环县增长8.1%,合水县增长8%,华池县增长7.9%,宁县增长7.7%,庆城县增长7.6%,西峰区增长7.5%,镇原县增长7.4%,正宁县增长7.2%。
12、初步测算,万元GDP能耗增长0.2%。
1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低于控制目标1.1个百分点。
14、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94.12亿元,比三季度扩大91.35亿元;占GDP比重25.7%,比三季度提高6.2个百分点。
(二)进库情况
1、统计单位进库。至12月底,全市统计调查单位在库517户,其中当年进库111户。分县区看,西峰区256户,进库56户;庆城县64户,进库10户;环县39户,进库9户;华池县32户,进库4户;合水县32户,进库6户;正宁县21户,进库2户;宁县37户,进库13户;镇原县36户,进库11户。分行业看,工业企业109户,进库22户;建筑企业107户,进库30户;批发零售企业102户,进库32户;住宿餐饮企业37户,进库4户;房地产企业121户,进库16户;重点服务业企业41户,进库7户。
2、投资项目进库。至12月底,全市在库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510个,同比增加5个,增长1.0%。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49个,增加24个,增长19.2%;5000万元以下项目361个,减少19个,下降5.0%。8县区呈“四升四降”趋势:华池县52个,增加13个,增长33.3%;环县51个,增加10个,增长24.4%;庆城县109个,增加13个,增长13.5%;合水县60个,增加3个,增长5.3%;镇原县62个,减少4个,下降6.1%;西峰区65个,减少3个,下降4.4%;正宁县50个,减少8个,下降13.8%;宁县60个,减少20个,下降25%。
二、运行特点
(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市生产总值一季度下降2.0%、上半年下降3.1%,三季度实现V型反转增长3.0%以来,经济运行生产修复较快,需求稳步回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54.73亿元,同比增长4.3%,比一季度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6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56.36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300.75亿元,增长1.9%。从纵向看,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3.6个、7个和4.8个百分点;从横向看,进位成效明显。生产总值排名从上半年全省末位上升到第六位,第一产业排名从上半年的全省末位上升到第7位,第二产业排名从上半年的第13位上升到第5位,第三产业排名从上半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10位;从贡献看,第二产业贡献最高。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3%,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7%,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0%。
(二)生产供给持续好转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畜牧业加快发展。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99.45亿元,同比增长5.6%,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47.46万吨,增长1.4%,平均亩产255.3公斤,增长0.1%。其中,夏粮产量35.15万吨,下降12.6%;秋粮产量112.3万吨,增长6.7%。特色产业效益趋好。全年蔬菜产量50.49万吨,增长10.3%;水果产量53.98万吨,增长13.3%;中药材产量7.51万吨,增长41.5%。畜牧业加快发展。季末大牲畜存栏37.51万头,增长5.6%。猪牛羊禽出栏分别增长4.5%、8.5%、11.1%和3.2倍,肉类产量、鲜蛋产量和牛奶产量分别增长33.6%、46.2%和12.4%。
工业支柱作用明显,骨干企业增势较好。随着三季度长庆油田陇东分公司正式入库,对全市规上工业支撑有力,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比一季度提高12.9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中央企业增长6.5%,地方工业增长3.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7.7%,制造业增长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3%。从产品产量看,19种主要工业产品有6种产量实现增长,产品增长面为31.6%,比一季度提高5.3个百分点。原油产量917.73万吨,增长7.3%;原油加工量355.63万吨,下降1.2%;水泥产量增长6.1%;商品混凝土增长1.3%;风力发电量下降1.5%;初级形态塑料增长11.3%。从关联指标看,工业用电量29.23亿度,增长13.5%。其中,采矿业增长15.4%;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3.93%,其中石油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68.2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79.02%。
服务业逐季攀升,重点行业稳步恢复。2020年,全市服务业在遭受了疫情的巨大冲击后逐步恢复,增速从一季度的下降2.9%、上半年的下降0.9%、三季度增长0.8%,到全年实现增加值300.75亿元,同比增长1.9%,比一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除住宿和餐饮业外,其它行业均实现增长,其中批零业增长0.3%、交通运输业增长5.6%、金融业增长4.6%、房地产业增长8.4%、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5%。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7%、4.1%、12.2%。
(三)扩需求成效明显
投资总额全年快速增长、亮点突出。2020年,全市重大项目较快推进,投资总额从2月下降42.4%、3月下降1.5%、4月由负转正后明显提升,全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12月增长26.7%,比2月提高69.1个百分点。新入库项目个数明显增加。全市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10个,当年新进库31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49个,完成投资额增长48.6%;5000万元以下项目361个,完成投资额下降13.5%。一产投资回升明显、三产投资增势强劲。第一产业投资额增长2.3%,比上半年提高4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额增长38.3%,其中交通运输业增长58.7%,教育增长42.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70.5%。项目到位资金保障有力。5000万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增长70.1%。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销售良好。至12月底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2.3%,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7.9%。
市场消费当季增速由降转增。2020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04亿元,下降2.8%,降幅逐季收窄,分别比一、二、三季度收窄11.8个、8.3个和4.7个百分点。四季度当季增长7.7%,当季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乡村市场恢复好于城镇,城镇零售额131.46亿元,下降3.1%;农村零售额45.58亿元,下降2.2%,高于城镇0.9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商品零售规模基本接近上年水平。2020年,餐饮收入22.67亿元,下降3.0%;商品零售154.37亿元,下降2.8%。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明显回升,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服装类和日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29.8%、15.1%、17.0%和5.9%,金银珠宝类和通讯器材类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收窄18.4个和13.5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速提升35.2个百分点。
(四)发展质效稳步提高
财税收入渐趋回升,至12月底,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53亿元,同比下降7.0%,降幅比11月收窄9.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5.12亿元,下降11.6%,比11月收窄3.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实现降幅收窄;非税收入完成19.4亿元,由负转正实现增长2.7%,比11月提高23.4个百分点。
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至12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7.4亿元,同比增长9.1%。各项贷款余额755.61亿元,增长5.7%,贷款余额增速高于2月1.9个百分点,与存款增速差距逐步缩小,其中住户贷款和企事业单位贷款分别增长3.2%和8.3%。存贷比为1∶0.6,增量存贷比为1∶0.39。
规上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改善。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降幅分别比三季度收窄1.4个、28.3个和2.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面收窄15.3个百分点,亏损额实现降低。
(五)市场运行稳中向好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至12月底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1427户,其中新登记企业6375户、个体户1466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87户。
交通运输业实现历史性突破,纵贯我市南北、群众翘首期盼的银西高铁全线通车,庆阳正式跨入高铁时代,进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9%,高于一季度14.5个百分点。
邮政、快递业务较快增长,1-12月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3.92亿元,增长17.2%,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3.41亿元,增长12.4%,高于一季度4.6个百分点。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71亿元,增长32.3%,快递业务量完成704.12万件,同比增长24.0%,高于一季度9.5个百分点。
(六)民生保障稳固有力
就业形势逐步好转,1-12月城镇新增就业31670人,比一季度增加2838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9.2%。12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3%,低于控制目标0.87个百分点。
民生支出有效保障。1-12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0.51亿元,增长6.9%。其中,13类民生支出248.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8%。教育支出增长2.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51.7%。
物价涨幅平稳回落。1-12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涨幅比1月回落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全省0.6个、0.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六升二降”,食品烟酒类价格领涨。
居民收入增幅提升。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同比增加1509元,增长4.7%,高于一季度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2元,同比增加736元,增长7.6%,高于一季度3.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分别高于GDP增速0.4个和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3.23,比上年同期缩小0.08个百分点,农村增速高于城镇2.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图片来源:庆阳市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