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城市百科】天水市-全国老工业基地

天水,古称秦州、上邽,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末,辖2个区、5个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天水市常住人口为2984659人。 

天水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东南部、秦岭西段、渭水中游,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截至2019年,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有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普通高校5所。

天水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有“羲皇故里”之称。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截至2020年10月,天水市有文物保护单位470处,其中国家级17处、省级54处。

2019年,天水市实现生产总值632.67亿元,同比增长6.7%。 2020年,天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90亿元,比2019年增长5.2%。

历史沿革

天水古为“邽县”,邽县(读作:guī)原是邽戎地,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公元前221,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时,上邽是陇西郡中一县。汉武帝时,置天水郡,上邽是其中一县,区划是今市区西南。

天水郡称呼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秦末汉初,长年征战加之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大地连续震动,在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他便给上邽北城湖旁新设的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建制沿革

天水在夏、商时期属雍州,周孝王十二年(公元前九世纪)赢非子在秦池(今张家川县城南一带)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号赢秦。秦即后世的秦亭,是天水市辖区见于史籍的最早地名。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灭邽戎、冀戎,置邽(今城区)、冀(今甘谷县东)二县,这是中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两个县级建置。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设陇西郡。郡县制在今辖区确立。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从陇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从此有“天水”的名称。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一度设秦州。因秦邑而得名,从此有“秦州”的名称。

西晋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秦州正式设立,今辖大部分由秦州天水郡辖。南北朝因亡。

隋唐时,实行州县二级制,秦州地域缩小,地域和今辖区大体相当。元代,秦州辖成纪、秦安、清水3县。

明代,秦州辖秦安、清水、礼县3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直隶甘肃省,辖秦安、清水、两当、徽县、礼县5县。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北洋政府推行省、县二级制,暂存道制。巩秦阶道改称陇南道。撤秦州设天水县。民国三年1月,宁远县改称武山县。6月,陇南道改称渭川道,辖14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渭川道改称渭川行政区。不久,撤销行政芪 ,实行纯粹的省县二级制。民国18年(1929年),伏羌县改名甘谷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次年,改称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10县。

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成立,辖天水、甘谷、武山、徽县、两当、通渭、秦安、清水8县。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

1950年2月,析天水县置天水市,以城区为其行政区域。5月25日,平凉专区析出庄浪县划归天水专区;撤销岷县专区,所属陇西、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秦安、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庄浪、陇西、通渭11县,81个区公所,614个乡。

1952年,天水专区辖91个区公所,635个乡。1953年7月6日,张家川自治区成立(1955年10月改称县)。同年底,天水专区辖1市12县887个乡。

1956年1月,天水专区的陇西县、通渭县划归定西专区,武都专区的礼县、西和、成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的庄浪县划归平凉专区。同年底,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秦安、礼县、西和、成县、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张家川12县,67个区,531个乡,9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4月4日,撤销两当并入徽县。4月8日,撤销武都专区,所辖宕昌、文县、武都、康县、岷县5县划归天水专区。9月5日,撤销西和县、礼县,合并成立西礼县。撤销徽县、成县,合并成立徽成县。12月16日,天水专区的岷县划归定西专区。12月20日,撤销天水县划归天水市。撤销甘谷县,甘谷、漳县、武山合并成立武山县。撤销张家川县和清水县,合并成立清水回族自治县。同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秦安、清水、武山、西礼、徽成、武都、文县8县。129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

1961年11月15日,恢复武都专区。原划归天水专区的武都、宕昌、康县、成县、文县仍划归武都专区。12月15日,恢复天水、甘谷、漳县、两当、西和、礼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漳县划归临洮专区。至年底,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西和、礼县、徽县、两当、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等10个县,60个区,440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

1963年10月23日,撤销临洮专区,将其所属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1市11县,482个人民公社,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改为天水地区,辖1市11县,223个人民公社,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1980年,天水地区辖1市11县,232公社,5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983年,政社分设,改社为乡。

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原属天水地区的西和、礼县、徽县、两当4县划归新成立的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新设秦城、北道2区。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138个乡,11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

1992年5月30日,武山县鸳鸯乡改为鸳鸯镇。

1998年11月16日,北道区甘泉乡改为甘泉镇。

至2002年底,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40个镇,109个乡,11个街道办事处 。

2005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秦城区、北道区更名为秦州区、麦积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区域范围为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面积1167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南部地区面积265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天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最高峰天爷梁,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

气候情况

天水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苏城—立远一线以南属于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1℃。无霜期185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2.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2.0℃。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年平均降水量491.7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亚热带林区年降水量为800—900毫米,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时,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17.4℃。

水文情况

天水市境内渭河流长约280千米,沿河接纳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耤(藉)河、颖川河、东柯河、牛头河。还有嘉陵江支流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等。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天水市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5.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小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星叶草、杜仲、银杏、大白红杉、大果青杆、金钱松、小白树、水青树;三级保护的有秦岭冷杉、庙台槭、穗花杉、华榛、领椿木、胡桃楸、獐子松、青檀等。

野生药用植物660多种,其中常用药220多种。

野生动物有30多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的有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马鸡、红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

矿产资源

天水市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铁、锰、铜、铅、锌、银、钼、钨、镍、镁、白云岩、蛇纹岩、透辉石、地热等40多个,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多处。另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矿化点、物化探异常区。区域内已探明的成矿带有:武山温泉—秦州李子园钼金铜铅成矿带、武山新庄里—竹子沟—寨沟金铜铅锌成矿带、麦积区党川—利桥一带金铜成矿带、秦安八盘山—清水后山里金铁铜镍钼铅锌矿带、秦安锁子峡—清水雷神庙钼铁锡锂镁成矿带、张家川陈家庙一带铁铜铅锌等成矿带。

截至2012年,全市共设置探矿权139个,其中,部办证23家,省办证117家,涉及矿种13种,探矿权人68家(地勘单位8家)。其中金矿90个、铜矿24个、铁矿5个、铅锌矿5个、钼矿5个、银矿3个、锰矿1个、长石1个、大理岩2个、地热2个、萤石矿1个。全市共设置采矿权240处,其中,省级颁证18家,市级颁证26家,县级颁证196家,涉及矿种16种。

经济

综述

2020年天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6、66.90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6.01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61.82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为379.06亿元,增长5.1%。 [35]

2019年,天水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3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91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59.59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358.17亿元,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2:25.2:56.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8819元。

第一产业

天水农业特色鲜明,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农林土特产质优品繁,果品、蔬菜、畜牧产业化程度较高,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秦州樱桃、清水核桃、下曲葡萄、甘谷辣椒、武山韭菜等农产品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生态型、综合性的现代农业高新园区,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前景广阔。

2019年,天水市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3.03万亩。油料播种面积89.56万亩,比上年减少8.8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84.69万亩,增加6.22万亩。中药材播种面积23.11万亩,增加5.61万亩。油料产量11.64万吨,下降3.83%。蔬菜产量200.8万吨,增产8.8%。中药材产量4.79万吨,增产14.96%。水果产量137.87万吨,增产9.18%。

全年粮食产量123.17万吨,比上年增产6.4%。其中小麦产量40.16万吨,增产4.12%;玉米产量53.46万吨,增产5.59%;洋芋产量25.76万吨,增产7.83%。

全年肉类产量5.98万吨,比上年下降1.41%。禽蛋产量1.51万吨,增产2.39%。年末生猪出栏62.66万头,下降4.22%;牛出栏8.57万头,增长6.65%;羊出栏16.62万只,增长6.63%。 

第二产业

天水工业基础较好,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数控机床、电子封装测试、中高压开关柜、风动工具、石油钻机电控系统等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装配式建筑、军民融合、航空维修制造、大健康、文化旅游产品制造等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发展,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竞争优势。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0多个县区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项目承载能力较强,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2019年,天水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0.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4亿元,比上年下降17.3%。主营业务收入232.2亿元,增长13.5%。销售产值339.7亿元,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7.5%。

2019年,天水市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1个,比上年末增加1个。

第三产业

2019年,天水市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9.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增长9.5%,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

全年公路通车总里程1.4万公里。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597.82万人,比上年增长0.82%;客运周转量24.03亿人公里,增长0.52%。货运量4816.07万吨,增长9.98%;货运周转量84.04亿吨公里,增长10.31%。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01%。快递业务总量1005.55万件,增长18.12%。电信业务总量185.34亿元,增长50%。年末电话用户30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02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250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5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49万户,移动宽带用户96万户。

贸易

2019年,天水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11亿元,比上年增长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1.04亿元,增长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07亿元,增长8.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7.8%,餐饮收入额增长8.7%。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3.8%,烟酒类增长5.2%,金银珠宝类增长6.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5.4%,化妆品类下降6.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4%,中西药品类增长13.1%,石油及其制品类下降5.3%,汽车类下降3.7%。

全年进出口总额38.25亿元,比上年下降10.7%。其中出口23.64亿元,下降4.2%;进口14.61亿元,下降19.5%。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天水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48%。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2.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6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8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1%。

全年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2.7%。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11.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3.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4.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3.6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52.5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0.41%。房屋施工面积970.52万平方米,增长25.6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13.8万平方米,增长27.06%。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265.54万平方米,增长22.0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01.74万平方米,增长34.35%。房屋竣工面积56.93万平方米,增长18.3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8.79万平方米,下降9.39%。商品房销售面积129.72万平方米,增长14.2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3.66万平方米,增长14.66%。

财政金融

2019年,天水市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7.99%。其中税收收入28.44亿元,增长3.4%;非税收入21.92亿元,增长14.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1.41亿元,增长6.8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80.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8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80.92亿元,增长12.87%。


【责任编辑:欧阳雪】

黑龙江举办种业创新沙龙 加速构建产学研融合新生态

为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落地见效。11月18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举办“全省种业创新发展沙龙”活动,来自全省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种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同商种业振兴大计,共绘创新发展蓝图。

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专项服务 精准破解乡镇办税难题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将服务阵地延伸至乡镇一线,给网岭、皇图岭等乡镇送上税费政策解读,普及税法知识,共解办税缴费难题。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紧扣乡镇居民办税缴费“开票难、申报错、缴费慢”等实际痛点,设置两个专题辅导和课后答疑环节,现场气氛活跃

河北省人社厅成功举办2025年雄安新区招聘会

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人才服务工作,促进本地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助力雄安新区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由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雄县人民政府承办,雄县公共服务局协办的“2025年河北雄安新区人力资源招聘会”,于11月15日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启动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雄聚天下英才 共建未来之城”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组织发动京津冀及雄安新区168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会引才,发布人才需求超5200个。

汉穗试点开行高铁批量运输列车 华中与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

今天,随着DJ892次列车5时58分从汉口站、DJ890次列车4时38分从广州白云站双向始发对开,利用高铁动车组列车开展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华中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整装待发的高铁(陈丹妮 摄)凌晨5点,在汉口站的站台上,装满服装、生鲜、电子产品等10吨快件有序摆放

“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举办

11月11日,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畔举办。此次活动以“来杭州一定走大运”为主题,结合拱墅区非遗“运河灯塔”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示范项目——天竺筷制作技艺150周年为契机,开展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展示、文旅资源对接、“筷文化”专家主旨发言以及运河非遗圆桌会暨“传承人对话”沙龙活动等,现场同步进行了天竺筷制作技艺深度体验及“筷子趣味游戏”等。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京津冀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11月13日在石家庄举行。

攻坚半年创佳绩 绿色建造铸精品 衡德高速改扩建衡水金湖集团分部南半幅主体工程提前完工

11月6日,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南半幅上面层圆满收官。至此,历经7个月奋战,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南半幅所有断点全面贯通、主体工程提前完工!自今年4月初正式施工以来,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挂图作战、攻坚克难,将7个月工期分解为25个关键节点,坚持“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高效推进,从路基清表到沥青摊铺,从桥梁顶升到底层加固,各专业齐头并进、

株洲市长陈恢清赴泸溪调研对口帮扶:以产业为核 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立足株洲制造业优势,聚焦产业帮扶核心,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全力支持泸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首站“氧城泸溪”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由株洲对口帮扶工作组与华瑞公司共建运营的绿色农业产业链枢纽平台。陈恢清察看展陈产品、了解运营模式及市场销售情况

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落户邵东廉桥

金秋药香满湘中,盛会赋能启新程。在第三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隆重举办期间,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邵东市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的落地不仅标志着邵东“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从协议框架全面迈向实质运营新阶段,更为“南国药都”廉桥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邵东廉桥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素有“医不到廉桥不灵,药不到廉桥

沿江高铁合武段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圆满完成

今天,随着最后一块钢盖梁精准就位,由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十九局负责主体施工、武汉局集团公司配合施工的新建合武高铁周家田村跨麻武线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任务圆满落下帷幕。

株洲税务:“四步法”提升出口退税风险防控能力

源头上把关、常态化巡查、穿透式监管、系统性防控“四步工作法”,靠前防范涉税风险,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风电叶片产品在射阳港装船,即将发往海外。源头上把关,精

绥芬河:跨境电商通道高效运转 区域高效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双11”即将来临之际,百年口岸绥芬河作为对俄及东北亚跨境贸易的重要节点,跨境电商业态展现出高效协同与持续增长态势。据数字显示,在今年10月20日开始,绥芬河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就运行平稳有序展开。9610出口方面,主要面向俄罗斯市场的3C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日用消费品等热销品类订单量增长明显;1210进口方面则以俄罗斯化妆品、护肤品为主。据统计,10月,监管

以“零碳中国”示范引领 谱写峨边绿色转型发展新篇章——大渡河畔绘就全域零碳发展新画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正以前瞻视野和坚定决心,开启一场覆盖全域、贯穿多领域的深层次绿色变革,全力打造“零碳中国”战略在西南地区的县域示范样板。峨边县以建设零碳园区为核心引擎,同步推进零碳城区与零碳景区建设,构建起“园区-城区-景区”三区联动、多点开花的零碳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醴陵市委常委胡旭率队赴大连沈阳调研

10月25日至28日,醴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胡旭带队赴大连、沈阳调研,与大连市湖南商会和当地企业对接交流,为醴陵产业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市工商联、住建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在大连市湖南商会十周年庆典中,胡旭一行见证了商会十年发展历程。在大连钢构有限公司,调研组深入生产车间,实地了解企业金属材料研发、出口贸易的全流程运营模式。次日,来到辽宁耀致科技有限公司,详细调研AED

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全部完成

随着最后一板无砟轨道床板浇筑完成,标志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全部完成,西十高铁湖北段已完成98%的无砟轨道施工任务,为后续轨道铺设、联调联试及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的无砟轨道施工由武九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隧道局

河北:锚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上新台阶

嘉宁“双向赋能”:对口合作如春风化雨 润泽多领域发展沃土

近期,上海与福建三明宁化的嘉宁对口合作捷报频传。宁化县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上海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办与宁化县城郊镇签订合作协议;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在上海举办“耐高温民用硅橡胶”生产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交流会等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