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城市百科】嘉峪关市-国家重要的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360截图20211125110340260.jpg

嘉峪关,甘肃省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2018年,辖3个街道、3个镇,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嘉峪关市常住人口为312663人。 2020年,嘉峪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6亿元。

嘉峪关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肃州区,东南距兰州650千米,西北连酒泉玉门市,西北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连山与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金塔县相连,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要冲,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因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新兴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素有“边陲锁钥”之称。又因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所在地,被称为“戈壁钢城”。 

2016年11月,嘉峪关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20年6月,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360截图20211124154041674.jpg

历史沿革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边陲锁钥“之称。

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 

嘉峪关市是伴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以市区明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得名,原属酒泉县。

1955年,发现肃南镜铁山铁矿。

1958年,成立酒泉钢铁公司,以原城镇为主,划出酒泉县、肃南县部分辖地,设立甘肃省嘉峪关市筹备委员会。

1965年,设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360截图20211125113729989.jpg

地理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玉门市, 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中心位置为东经98°17',北纬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米之间,城区平均海拔1600米。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 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矿产资源

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石灰石、芒销、造型粘土、重晶石等为本市优势矿产。 镜铁山矿铁矿石总储量为4.83亿吨,现已建成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坑采冶金矿山; 西沟石灰石矿储量为2.06亿吨,为露天开采,年产量80万吨;大草滩造型粘土总储量为9800万吨。 邻近地区还有储量可观的芒销矿及可供开采的铬、锰、莹石、冰川石等矿藏。

嘉峪关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汉代和明代万里长城、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心脏,以及展现古代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黑山岩画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晋墓地下画廊等人文古迹; 有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连积雪、瀚海蜃楼等独具特色的西部风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国第一座“长城博物馆”和被誉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及国家AAAAA级关城文化旅游景区;有西北民俗风情旅游和讨赖河大峡谷探险、沙漠探险、花海魔鬼城探险等具有西部情调的探险旅游胜地;有乾圆山庄、新城草湖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此外还有石关峡、黑山湖等多处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嘉峪关关城为龙头的四大资源(空中气流资源、山地冰川资源、陆地资源和地下资源)、八大景点(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 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浅石刻岩画、长城博物馆、魏晋墓地下画廊、七一冰川),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本地生产的旅游产品主要有:夜光杯、风雨雕、驼绒画、祁连玉雕、嘉峪石砚、文物复制品及反映魏晋时代人文景观的墓砖画等。

新世纪来临之际,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号召,要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树立大产业、大旅游、大市场的意识,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努力实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培养旅游精品路线和精品景点、实行全民旅游全民办”的旅游发展三大战略,力争把嘉峪关市发展成为国际旅游明星城市。

受首届丝绸之路(嘉峪关)国际房车博览会及第五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等节会效应影响,2016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45.3亿元,增长25.9%。旅游人数702万人次,增长23.2%。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5天,与上年持平;客房出租率为46%,与上年持平。

经济

综述

2020年,嘉峪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79.2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97.0亿元,下降1.0%。

截至2019年,嘉峪关市实现生产总值283.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78.1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00.6亿元,增长4.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6.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3.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46亿元,增长8.2%,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2.9%,房地产业增加值7.4亿元,下降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2219元。

第一产业

嘉峪关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大、农村小,属城郊型农业,是城市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嘉峪关市农业人口为3.28万人。2002年,嘉峪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14元。农村现有耕地2840公顷,全部为水浇地,村、田、路、渠、电、通信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实现了农田水利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是甘肃省农业先进地区。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77.3%的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康房。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粮食总产量1.92万吨,增长2.62%。其中,夏粮产量0.46万吨,增长5.66%。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72万亩,下降1.36%,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01万亩,增长2.41%;折粮薯类种植面积0.2万亩,下降10.32%;蔬菜种植面积2.49万亩,增长9.79%。年末大牲畜存栏0.8万头(只),增长0.37%;牛存栏0.78万头,增长0.43%;羊存栏4.82万只,增长1.3%;猪存栏2.83万头,下降1.85%。牛出栏0.24万头,增长9.81%;羊出栏3.47万只,下降2.89%,猪出栏4.06万头,增长5.51%。全年肉类总产量0.13万吨,增长1.3%,其中猪肉产量0.09万吨、牛肉产量0.02万吨、羊肉产量0.03万吨。绵羊毛产量45.75吨、鲜蛋产量0.01万吨、奶类产量0.7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18万吨,下降1.48%;园林水果产量0.28万吨,增长137.09%;蔬菜产量15.27万吨,增长11.1%。 

第二产业

嘉峪关市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品为辅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主要有各类钢铁加工,如钢筋、钢丝、罗纹钢、标准紧固件,钢门窗等企业。此外,还有棉纺、服装、针织手套、皮鞋、食品、粮油加工、饮料等厂家。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工业增加值171.89亿元,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76亿元,增长3.3%。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0.25亿元,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9.5%,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0.72亿元,下降5.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61.04亿元,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5亿元,增长11.5%。实现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下降7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37个百分点。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26亿元,增长2.5%。

第三产业

由于地理区位优越,70年代国家在嘉峪关设立的三个二级批发站,货物供应整个河西地区,后来辐射到青海的北部矿区、新疆的哈密地区和内蒙的额济纳旗。通过坚定不移地实行名品名店经销、连锁超市经销和有规模有特色专业批发经销策略,已基本构筑起以批发市场为主体,大型商场为骨干,点多面广的集贸市场、连销超市、名品名店为网络的市场体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2亿元,增长23.7%;餐饮业1.15亿元,增长16.3%;其他行业1.38亿元,下降19.7%。嘉峪关市集市贸易成交额4.6亿元,比上年下降6.4%。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1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21倍;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4.12%,其中工业投资下降34.1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1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7亿元,增长6.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20.59亿元,下降12.5%;石油及制品类6.03亿元,增长2.9%;汽车类5.41亿元,下降34.4%;医药类0.42亿元,下降6.6%;烟酒类1.99亿元,下降5.5%。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20.37亿元,增长1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68.34亿元,增长5.9%;住宿业营业额2.44亿元,增长11.4%;餐饮业营业额14.79亿元,增长9.2%。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6.57亿元,比年初下降8.69%;住户存款173.73亿元,比年初增长10.37%;其中,活期存款51.8亿元,比年初下降4.86%,定期及其他存款121.93亿元,比年初增长19.0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2.57亿元,比年初增长0.74%;住户贷款69.28亿元,比年初增长2.06%,其中短期贷款26.37亿元,比年初下降1.84%,中长期贷款42.91亿元,比年初增长4.61%。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国内旅游收入73.9亿元,增长29.03%;国内旅游人数1047.9万人次,增长22.26%。接待境外旅游人数1.3万人次,增长15.83%。其中,接待外国游客0.7万人次,增长14.36%;接待港澳台同胞0.6万人次,增长17.7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39.6万美元,增长26.52%。游客平均停留天数1.52天,比上年延长0.02天;客房出租率为4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欧阳雪】

黑龙江举办种业创新沙龙 加速构建产学研融合新生态

为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落地见效。11月18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举办“全省种业创新发展沙龙”活动,来自全省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种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同商种业振兴大计,共绘创新发展蓝图。

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专项服务 精准破解乡镇办税难题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将服务阵地延伸至乡镇一线,给网岭、皇图岭等乡镇送上税费政策解读,普及税法知识,共解办税缴费难题。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紧扣乡镇居民办税缴费“开票难、申报错、缴费慢”等实际痛点,设置两个专题辅导和课后答疑环节,现场气氛活跃

河北省人社厅成功举办2025年雄安新区招聘会

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人才服务工作,促进本地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助力雄安新区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由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雄县人民政府承办,雄县公共服务局协办的“2025年河北雄安新区人力资源招聘会”,于11月15日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启动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雄聚天下英才 共建未来之城”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组织发动京津冀及雄安新区168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会引才,发布人才需求超5200个。

汉穗试点开行高铁批量运输列车 华中与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

今天,随着DJ892次列车5时58分从汉口站、DJ890次列车4时38分从广州白云站双向始发对开,利用高铁动车组列车开展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华中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整装待发的高铁(陈丹妮 摄)凌晨5点,在汉口站的站台上,装满服装、生鲜、电子产品等10吨快件有序摆放

“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举办

11月11日,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畔举办。此次活动以“来杭州一定走大运”为主题,结合拱墅区非遗“运河灯塔”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示范项目——天竺筷制作技艺150周年为契机,开展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展示、文旅资源对接、“筷文化”专家主旨发言以及运河非遗圆桌会暨“传承人对话”沙龙活动等,现场同步进行了天竺筷制作技艺深度体验及“筷子趣味游戏”等。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京津冀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11月13日在石家庄举行。

攻坚半年创佳绩 绿色建造铸精品 衡德高速改扩建衡水金湖集团分部南半幅主体工程提前完工

11月6日,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南半幅上面层圆满收官。至此,历经7个月奋战,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南半幅所有断点全面贯通、主体工程提前完工!自今年4月初正式施工以来,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挂图作战、攻坚克难,将7个月工期分解为25个关键节点,坚持“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高效推进,从路基清表到沥青摊铺,从桥梁顶升到底层加固,各专业齐头并进、

株洲市长陈恢清赴泸溪调研对口帮扶:以产业为核 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立足株洲制造业优势,聚焦产业帮扶核心,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全力支持泸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首站“氧城泸溪”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由株洲对口帮扶工作组与华瑞公司共建运营的绿色农业产业链枢纽平台。陈恢清察看展陈产品、了解运营模式及市场销售情况

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落户邵东廉桥

金秋药香满湘中,盛会赋能启新程。在第三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隆重举办期间,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邵东市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的落地不仅标志着邵东“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从协议框架全面迈向实质运营新阶段,更为“南国药都”廉桥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邵东廉桥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素有“医不到廉桥不灵,药不到廉桥

沿江高铁合武段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圆满完成

今天,随着最后一块钢盖梁精准就位,由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十九局负责主体施工、武汉局集团公司配合施工的新建合武高铁周家田村跨麻武线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任务圆满落下帷幕。

株洲税务:“四步法”提升出口退税风险防控能力

源头上把关、常态化巡查、穿透式监管、系统性防控“四步工作法”,靠前防范涉税风险,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风电叶片产品在射阳港装船,即将发往海外。源头上把关,精

绥芬河:跨境电商通道高效运转 区域高效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双11”即将来临之际,百年口岸绥芬河作为对俄及东北亚跨境贸易的重要节点,跨境电商业态展现出高效协同与持续增长态势。据数字显示,在今年10月20日开始,绥芬河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就运行平稳有序展开。9610出口方面,主要面向俄罗斯市场的3C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日用消费品等热销品类订单量增长明显;1210进口方面则以俄罗斯化妆品、护肤品为主。据统计,10月,监管

以“零碳中国”示范引领 谱写峨边绿色转型发展新篇章——大渡河畔绘就全域零碳发展新画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正以前瞻视野和坚定决心,开启一场覆盖全域、贯穿多领域的深层次绿色变革,全力打造“零碳中国”战略在西南地区的县域示范样板。峨边县以建设零碳园区为核心引擎,同步推进零碳城区与零碳景区建设,构建起“园区-城区-景区”三区联动、多点开花的零碳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醴陵市委常委胡旭率队赴大连沈阳调研

10月25日至28日,醴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胡旭带队赴大连、沈阳调研,与大连市湖南商会和当地企业对接交流,为醴陵产业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市工商联、住建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在大连市湖南商会十周年庆典中,胡旭一行见证了商会十年发展历程。在大连钢构有限公司,调研组深入生产车间,实地了解企业金属材料研发、出口贸易的全流程运营模式。次日,来到辽宁耀致科技有限公司,详细调研AED

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全部完成

随着最后一板无砟轨道床板浇筑完成,标志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全部完成,西十高铁湖北段已完成98%的无砟轨道施工任务,为后续轨道铺设、联调联试及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的无砟轨道施工由武九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隧道局

河北:锚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上新台阶

嘉宁“双向赋能”:对口合作如春风化雨 润泽多领域发展沃土

近期,上海与福建三明宁化的嘉宁对口合作捷报频传。宁化县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上海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办与宁化县城郊镇签订合作协议;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在上海举办“耐高温民用硅橡胶”生产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交流会等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