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峪关,甘肃省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2018年,辖3个街道、3个镇,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嘉峪关市常住人口为312663人。 2020年,嘉峪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6亿元。
嘉峪关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肃州区,东南距兰州650千米,西北连酒泉玉门市,西北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连山与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金塔县相连,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要冲,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因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新兴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素有“边陲锁钥”之称。又因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所在地,被称为“戈壁钢城”。
2016年11月,嘉峪关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20年6月,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历史沿革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边陲锁钥“之称。
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
嘉峪关市是伴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以市区明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得名,原属酒泉县。
1955年,发现肃南镜铁山铁矿。
1958年,成立酒泉钢铁公司,以原城镇为主,划出酒泉县、肃南县部分辖地,设立甘肃省嘉峪关市筹备委员会。
1965年,设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地理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玉门市, 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酒泉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中心位置为东经98°17',北纬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米之间,城区平均海拔1600米。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 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矿产资源
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石灰石、芒销、造型粘土、重晶石等为本市优势矿产。 镜铁山矿铁矿石总储量为4.83亿吨,现已建成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坑采冶金矿山; 西沟石灰石矿储量为2.06亿吨,为露天开采,年产量80万吨;大草滩造型粘土总储量为9800万吨。 邻近地区还有储量可观的芒销矿及可供开采的铬、锰、莹石、冰川石等矿藏。
嘉峪关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汉代和明代万里长城、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心脏,以及展现古代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黑山岩画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晋墓地下画廊等人文古迹; 有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连积雪、瀚海蜃楼等独具特色的西部风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国第一座“长城博物馆”和被誉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及国家AAAAA级关城文化旅游景区;有西北民俗风情旅游和讨赖河大峡谷探险、沙漠探险、花海魔鬼城探险等具有西部情调的探险旅游胜地;有乾圆山庄、新城草湖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此外还有石关峡、黑山湖等多处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嘉峪关关城为龙头的四大资源(空中气流资源、山地冰川资源、陆地资源和地下资源)、八大景点(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 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浅石刻岩画、长城博物馆、魏晋墓地下画廊、七一冰川),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本地生产的旅游产品主要有:夜光杯、风雨雕、驼绒画、祁连玉雕、嘉峪石砚、文物复制品及反映魏晋时代人文景观的墓砖画等。
新世纪来临之际,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号召,要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树立大产业、大旅游、大市场的意识,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努力实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培养旅游精品路线和精品景点、实行全民旅游全民办”的旅游发展三大战略,力争把嘉峪关市发展成为国际旅游明星城市。
受首届丝绸之路(嘉峪关)国际房车博览会及第五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等节会效应影响,2016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45.3亿元,增长25.9%。旅游人数702万人次,增长23.2%。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5天,与上年持平;客房出租率为46%,与上年持平。
经济
综述
2020年,嘉峪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79.2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97.0亿元,下降1.0%。
截至2019年,嘉峪关市实现生产总值283.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78.1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00.6亿元,增长4.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6.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3.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46亿元,增长8.2%,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2.9%,房地产业增加值7.4亿元,下降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2219元。
第一产业
嘉峪关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大、农村小,属城郊型农业,是城市重要的副食品基地。嘉峪关市农业人口为3.28万人。2002年,嘉峪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14元。农村现有耕地2840公顷,全部为水浇地,村、田、路、渠、电、通信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实现了农田水利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是甘肃省农业先进地区。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77.3%的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康房。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粮食总产量1.92万吨,增长2.62%。其中,夏粮产量0.46万吨,增长5.66%。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72万亩,下降1.36%,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01万亩,增长2.41%;折粮薯类种植面积0.2万亩,下降10.32%;蔬菜种植面积2.49万亩,增长9.79%。年末大牲畜存栏0.8万头(只),增长0.37%;牛存栏0.78万头,增长0.43%;羊存栏4.82万只,增长1.3%;猪存栏2.83万头,下降1.85%。牛出栏0.24万头,增长9.81%;羊出栏3.47万只,下降2.89%,猪出栏4.06万头,增长5.51%。全年肉类总产量0.13万吨,增长1.3%,其中猪肉产量0.09万吨、牛肉产量0.02万吨、羊肉产量0.03万吨。绵羊毛产量45.75吨、鲜蛋产量0.01万吨、奶类产量0.7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18万吨,下降1.48%;园林水果产量0.28万吨,增长137.09%;蔬菜产量15.27万吨,增长11.1%。
第二产业
嘉峪关市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品为辅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主要有各类钢铁加工,如钢筋、钢丝、罗纹钢、标准紧固件,钢门窗等企业。此外,还有棉纺、服装、针织手套、皮鞋、食品、粮油加工、饮料等厂家。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工业增加值171.89亿元,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76亿元,增长3.3%。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0.25亿元,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9.5%,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0.72亿元,下降5.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61.04亿元,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5亿元,增长11.5%。实现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下降7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37个百分点。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26亿元,增长2.5%。
第三产业
由于地理区位优越,70年代国家在嘉峪关设立的三个二级批发站,货物供应整个河西地区,后来辐射到青海的北部矿区、新疆的哈密地区和内蒙的额济纳旗。通过坚定不移地实行名品名店经销、连锁超市经销和有规模有特色专业批发经销策略,已基本构筑起以批发市场为主体,大型商场为骨干,点多面广的集贸市场、连销超市、名品名店为网络的市场体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2亿元,增长23.7%;餐饮业1.15亿元,增长16.3%;其他行业1.38亿元,下降19.7%。嘉峪关市集市贸易成交额4.6亿元,比上年下降6.4%。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1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21倍;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4.12%,其中工业投资下降34.1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1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7亿元,增长6.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20.59亿元,下降12.5%;石油及制品类6.03亿元,增长2.9%;汽车类5.41亿元,下降34.4%;医药类0.42亿元,下降6.6%;烟酒类1.99亿元,下降5.5%。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20.37亿元,增长1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68.34亿元,增长5.9%;住宿业营业额2.44亿元,增长11.4%;餐饮业营业额14.79亿元,增长9.2%。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6.57亿元,比年初下降8.69%;住户存款173.73亿元,比年初增长10.37%;其中,活期存款51.8亿元,比年初下降4.86%,定期及其他存款121.93亿元,比年初增长19.0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2.57亿元,比年初增长0.74%;住户贷款69.28亿元,比年初增长2.06%,其中短期贷款26.37亿元,比年初下降1.84%,中长期贷款42.91亿元,比年初增长4.61%。
截至2018年末,嘉峪关市国内旅游收入73.9亿元,增长29.03%;国内旅游人数1047.9万人次,增长22.26%。接待境外旅游人数1.3万人次,增长15.83%。其中,接待外国游客0.7万人次,增长14.36%;接待港澳台同胞0.6万人次,增长17.7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39.6万美元,增长26.52%。游客平均停留天数1.52天,比上年延长0.02天;客房出租率为4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