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的宗教充分体现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除佛教、道教、儒教信仰为主体的民间信仰之外,也有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历史源远流长。澳门全区人口中佛教信徒占50%,天主教信徒占15%,无宗教信仰者及其他教信徒占35%。新兴宗教的国际基士拿知觉协会、日本的神慈秀明会、澳门创价学会等都有在澳门活动,只是规模较主流宗教相对小。
佛教

佛教信仰在澳门华人群体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澳门居民大多数是华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佛教信仰在澳门华人的文化和生活中植有深厚根基。澳门有不少佛教团体,主要的有成立于1997年的澳门佛教总会。澳门有庙宇40多座,数十座土地庙和神舍,以供奉观音、天后和关帝居多。特区政府成立后,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定为公众假期。
天主教
澳门天主教教区于1576年1月23日由教宗额我略十三世颁令成立,成为近代远东第一个主教区。澳门教区成立初期,涵盖的范围极广,包括中国、日本、越南和东南亚沿海各岛屿。
澳门天主教教区首位署任主教是耶稣会会士贾耐劳。澳门教区的实际范围只局限于澳门本埠,共拥有堂区6个,准堂区3个,传教区圣堂3间。独立建筑物形式的大小圣堂18间,设立在公教机构建筑物内的小圣堂55间。
基督教(更正教)
基督教传入中国共有四次,分别在唐、元、明和清朝,最后两次都与澳门有关,近代基督教历史,将澳门称为福音初至之地。1807年,第一位基督教(更正教)传教士马礼逊,从英国伦敦传道会来到澳门,展开基督教第四次来华历史。澳门浸信教会于1904年创立,中华基督教会志道堂于1906年在黑沙湾建堂;1938年,圣公会在澳门开展工作。澳门的基督教宗派主要有:中华基督教会、浸信会、圣公会、宣道堂、宣道会、浸信宣道会、神召会、协基会、播道会等。澳门基督教有近80多间堂会,教牧人员逾150人,居澳信徒约8000人,经常参加崇拜者约4400人。
伊斯兰教
澳门伊斯兰会于1935年成立,早年计划兴建清真寺及伊斯兰中心,其中建筑伊斯兰中心的蓝图在澳葡政府时代已获批淮。按计划兴建的清真寺,面积约有1250平方米,可容纳600名礼拜者。
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于1953年传入澳门。澳门巴哈伊教的地方级教务机构-澳门分会于1958年成立。1984年于氹仔岛、1988年于路环设立地方巴哈伊中心。1989年,全澳性的教务机构-巴哈伊教澳门总会成立。澳门3个分会都归巴哈伊教澳门总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