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河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河北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河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经济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农林牧渔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不断跃上新台阶。2012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12.4亿元,2021年达7018.7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速为4.2%。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2021年产值分别是2012年的1.3、3.2、1.3、1.8和2.4倍,年均增速分别为3.1%、4.1%、3.8%、2.7%和7.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3021.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286.1亿元,增长1.4倍。


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有力保障了口粮安全。2021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3825.1万吨,居全国第7位,比2012年增长11.1%,年均增长1.2%。随着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优良品种大规模推广应用,全省粮食单产逐年提高,单产由2012年的每公顷5253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每公顷5950公斤,增长13.3%。


经济作物快速增长,极大丰富了物质生活。棉花单产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单产由2012年的每公顷977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每公顷1142公斤,增长16.9%。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省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蔬菜产量5284.2万吨,比2012年增长12.6%,年均增长1.3%。


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极大满足消费需求。2021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2239.5亿元,是2012年的1.3倍,年均增长3.8%。猪牛羊肉生产结构优化,2012年猪肉、牛肉、羊肉占猪牛羊肉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76.5%、15.5%和8.0%,2021年占比分别为74.8%、15.7%和9.5%。禽蛋奶产量显著增长,2012年禽蛋产量346.3万吨,2021年达386.8万吨,比2012年增长11.7%,年均增长1.2%。2012年牛奶产量391.2万吨,2021年达498.4万吨,比2012年增长27.4%,年均增长2.7%。


林业实现长足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2年林业产值83.4亿元,2013年突破百亿,达104.3亿元,2021年林业产值达263.7亿元,是2012年的3.2倍。2016年以来,全省每年完成造林绿化保持在500万亩以上。2021年,全省完成营造林面积630万亩,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渔业繁荣发展,水产品供应充裕。2021年,水产品总产量(含远洋捕捞)108.1万吨,比2012年增长8.3%,年均增长0.9%。


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技术显著提高


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和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交通、水、电、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河北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兴修农田水利,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2012年耕地灌溉面积4165.0千公顷,2021年达4489.2千公顷,比2012年增长7.8%。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加,农作物机械化率大幅提高。2012年,全省有21.4万台大中型拖拉机,2021年达到32.0万台,增长49.5%。机耕面积5276.3千公顷,占总播种面积比重65.2%,比2012年提高3.7个百分点;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6892.1千公顷和5971.6千公顷,占总播种面积比重分别为85.1%和73.7%,比2012年分别提高10.1和25.8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4.25%。


科技驱动作用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促进作用,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推动作用日益增强。全省农药从2014年开始连续6年实现零增长,化肥使用量从2015年开始连续5年实现零增长,有力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2012年,全省地膜覆盖面积为1159.1千公顷,2021年减少到752.3千公顷,比2012年减少35.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凸显,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让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10.92万家,比2012年增加7.65万家,家庭农场5.9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大量涌现,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大量返乡下乡人员在农村创业创新,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9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9.4%;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91元,比2012年增长93.7%,年均增长7.6%。城乡收入比逐年缩小,由2012年的2.54缩小到2021年的2.19,下降0.35。


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391元,是2012年的2.9倍。反映消费结构和水平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6%,比2012年下降3.3个百分点。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2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4.2平方米,住房条件大为改善。


【信息来源:河北日报 2022-09-21 】


【责任编辑:李文闻】

黑龙江举办种业创新沙龙 加速构建产学研融合新生态

为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落地见效。11月18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举办“全省种业创新发展沙龙”活动,来自全省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种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同商种业振兴大计,共绘创新发展蓝图。

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专项服务 精准破解乡镇办税难题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攸县税务局将服务阵地延伸至乡镇一线,给网岭、皇图岭等乡镇送上税费政策解读,普及税法知识,共解办税缴费难题。攸县税务局开展“送策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紧扣乡镇居民办税缴费“开票难、申报错、缴费慢”等实际痛点,设置两个专题辅导和课后答疑环节,现场气氛活跃

河北省人社厅成功举办2025年雄安新区招聘会

为加快推进雄安新区人才服务工作,促进本地群众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助力雄安新区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由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雄县人民政府承办,雄县公共服务局协办的“2025年河北雄安新区人力资源招聘会”,于11月15日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启动

第七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雄聚天下英才 共建未来之城”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组织发动京津冀及雄安新区168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会引才,发布人才需求超5200个。

汉穗试点开行高铁批量运输列车 华中与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

今天,随着DJ892次列车5时58分从汉口站、DJ890次列车4时38分从广州白云站双向始发对开,利用高铁动车组列车开展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华中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增添高铁物流新通道。整装待发的高铁(陈丹妮 摄)凌晨5点,在汉口站的站台上,装满服装、生鲜、电子产品等10吨快件有序摆放

“来杭州一定走大运”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举办

11月11日,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暨杭州天竺筷150周年主题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畔举办。此次活动以“来杭州一定走大运”为主题,结合拱墅区非遗“运河灯塔”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示范项目——天竺筷制作技艺150周年为契机,开展运河非遗伴手礼推介展示、文旅资源对接、“筷文化”专家主旨发言以及运河非遗圆桌会暨“传承人对话”沙龙活动等,现场同步进行了天竺筷制作技艺深度体验及“筷子趣味游戏”等。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召开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京津冀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11月13日在石家庄举行。

攻坚半年创佳绩 绿色建造铸精品 衡德高速改扩建衡水金湖集团分部南半幅主体工程提前完工

11月6日,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迎来里程碑式进展——南半幅上面层圆满收官。至此,历经7个月奋战,衡德高速改扩建主体一分部南半幅所有断点全面贯通、主体工程提前完工!自今年4月初正式施工以来,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挂图作战、攻坚克难,将7个月工期分解为25个关键节点,坚持“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高效推进,从路基清表到沥青摊铺,从桥梁顶升到底层加固,各专业齐头并进、

株洲市长陈恢清赴泸溪调研对口帮扶:以产业为核 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立足株洲制造业优势,聚焦产业帮扶核心,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全力支持泸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调研首站“氧城泸溪”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由株洲对口帮扶工作组与华瑞公司共建运营的绿色农业产业链枢纽平台。陈恢清察看展陈产品、了解运营模式及市场销售情况

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落户邵东廉桥

金秋药香满湘中,盛会赋能启新程。在第三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隆重举办期间,湖南医药集团中药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户邵东市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的落地不仅标志着邵东“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从协议框架全面迈向实质运营新阶段,更为“南国药都”廉桥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邵东廉桥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素有“医不到廉桥不灵,药不到廉桥

沿江高铁合武段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圆满完成

今天,随着最后一块钢盖梁精准就位,由长江沿岸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十九局负责主体施工、武汉局集团公司配合施工的新建合武高铁周家田村跨麻武线特大桥钢盖梁吊装施工任务圆满落下帷幕。

株洲税务:“四步法”提升出口退税风险防控能力

源头上把关、常态化巡查、穿透式监管、系统性防控“四步工作法”,靠前防范涉税风险,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风电叶片产品在射阳港装船,即将发往海外。源头上把关,精

绥芬河:跨境电商通道高效运转 区域高效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双11”即将来临之际,百年口岸绥芬河作为对俄及东北亚跨境贸易的重要节点,跨境电商业态展现出高效协同与持续增长态势。据数字显示,在今年10月20日开始,绥芬河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就运行平稳有序展开。9610出口方面,主要面向俄罗斯市场的3C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日用消费品等热销品类订单量增长明显;1210进口方面则以俄罗斯化妆品、护肤品为主。据统计,10月,监管

以“零碳中国”示范引领 谱写峨边绿色转型发展新篇章——大渡河畔绘就全域零碳发展新画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正以前瞻视野和坚定决心,开启一场覆盖全域、贯穿多领域的深层次绿色变革,全力打造“零碳中国”战略在西南地区的县域示范样板。峨边县以建设零碳园区为核心引擎,同步推进零碳城区与零碳景区建设,构建起“园区-城区-景区”三区联动、多点开花的零碳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醴陵市委常委胡旭率队赴大连沈阳调研

10月25日至28日,醴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胡旭带队赴大连、沈阳调研,与大连市湖南商会和当地企业对接交流,为醴陵产业寻合作、拓市场、引活水。市工商联、住建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在大连市湖南商会十周年庆典中,胡旭一行见证了商会十年发展历程。在大连钢构有限公司,调研组深入生产车间,实地了解企业金属材料研发、出口贸易的全流程运营模式。次日,来到辽宁耀致科技有限公司,详细调研AED

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全部完成

随着最后一板无砟轨道床板浇筑完成,标志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全部完成,西十高铁湖北段已完成98%的无砟轨道施工任务,为后续轨道铺设、联调联试及全线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十高铁湖北段2标三分部的无砟轨道施工由武九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铁隧道局

河北:锚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

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上新台阶

嘉宁“双向赋能”:对口合作如春风化雨 润泽多领域发展沃土

近期,上海与福建三明宁化的嘉宁对口合作捷报频传。宁化县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上海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办与宁化县城郊镇签订合作协议;福建固泰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在上海举办“耐高温民用硅橡胶”生产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交流会等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