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李小飞)近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张家口校区一期项目签约仪式在怀来县圆满举行,标志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同时,首批45个“京津冀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式成立,为三地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共享开辟了新路径。
在基础教育领域,河北省精准施策,积极引入京津优质资源,深化合作办学。截至目前,已成功引入246所京津名校与省内370所学校建立跨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5所部属高校对口支援河北省10所县域高中,显著提升了区域基础教育水平,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高等教育方面,河北省围绕雄安新区建设,加速推进在京高校疏解进程,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首开项目相继落成,北京交通大学等项目正紧锣密鼓施工,为雄安新区乃至河北省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通过制定《省属骨干大学“1+N”对接京津高校工作方案》,13所省属骨干大学与29所京津“双一流”高校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合作项目达130个,有效提升了河北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
京津冀高校联盟作为深化教学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已吸纳京津两地22所高校及39个科研院所参与河北51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促进了科研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与共享。此外,“周末专家河北行”等活动的开展,更是以灵活高效的方式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深度交流与融合。
职业教育领域同样亮点纷呈,京津冀跨省单独招生及“3+2”联合培养模式稳步推进,为技能人才培养搭建了广阔舞台。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青龙职教中心的合作便是其中典型,双方通过“3+2”贯通培养协议,实现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连续培养。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河北省还注重校长、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组织250名中小学校长教师赴京津优质学校跟岗学习,并计划持续开展京津冀教育师资培训与交流活动,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将继续深化,三地将在学生培养、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注入更加强劲的教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