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5日济南讯( 宣一飞 史亮 商英英)面对全球市场新机遇,山东民营企业以新业态、新产品、新市场为突破口,加速布局海外,订单量与出口额双双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出海加速度”。
创新技术赋能,抢滩国际市场
在山东淄博临淄区的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赶制一批发往美国的画框订单。作为资源循环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英科再生通过自主研发的塑料减容增密回收设备,将废旧塑料转化为再生粒子,并制成家居装饰成品框、食品包装盒等产品,销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潍坊寿光市的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则凭借智能焊接机械臂和抗风弧形钢梁技术,将寿光温室大棚“种”到了全球40余个国家。其研发的新型纳米覆膜材料在中东市场大受欢迎,年出口蔬菜达80万吨,带动寿光农业对外年交易额近30亿元。
政策加码,激发“三新”活力
山东省委、省政府通过“1+N”提振消费政策体系,推出90亿元惠民利企“政策包”,重点支持工业技改、消费品以旧换新及元宇宙等新业态培育。例如,对元宇宙创新“名品”和应用“名景”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并计划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海陆空联动,开辟出海新航道
2025年伊始,山东启动“万企出海鲁贸全球”行动,海陆空三路并进:首趟中亚班列满载卷钢、机械设备驶向哈萨克斯坦;青岛港“达飞伊瓜苏”货轮搭载新能源汽车等产品驶往地中海;烟台至大阪的航空货运则将电子产品直送日本消费者手中。全省全年计划组织境外展会360场以上,推动“山东制造”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向“新”而行,打造开放新高地

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王红表示,未来将聚焦“新业态、新产品、新市场”,深化“一带一路”节点优势,强化政策与产业协同,助力民营企业开拓更广阔的海外版图。在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山东正以民营企业为先锋,书写对外开放的“新航海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