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24日昆明讯(王东琴 颜峯)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绿色能源优势及政策红利,云南省高端制造业在2025年一季度迎来“开门红”。数据显示,全省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3%、12.8%,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5和8.0个百分点,成为西南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工业母机”领跑:玉溪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跻身国家级
作为制造业的“心脏”,机床产业在云南展现出强劲活力。滇中腹地玉溪凭借7.23亿吨优质铁矿储量(占全省33%)及全产业链布局,已形成涵盖铸造、光机生产、整机装配的数控机床产业集群,汇聚30余家规上企业,年产能达30万吨铸件、4万台光机、1万台整机,贡献全省数控机床60%的产值。其中,云南红塔产业园区研和数控产业园作为全国最大光机制造基地,其“玉溪红塔区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跻身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成为西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的标杆。
昆明市同步发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向千亿级目标迈进:通用技术集团昆明机床厂完成整体搬迁,云内动力智能无人配送车下线,并实现5G手机、OLED微型显示面板等“昆明造”。新引进的山东龙马集团南方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等20余个项目加速建设,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
新能源电池“狂飙”:一季度增速86.3%领跑全国
云南“绿电+先进制造”战略成效显著,新能源电池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赛道。一季度产业增加值同比激增86.3%,较2024年提升62.7个百分点,增速全国领先。这一爆发式增长得益于:
1. 重大项目牵引:云南杉杉30万吨负极材料、曲靖亿纬锂能动力电池等项目投产,带动正极、负极、隔膜材料全链条完善;
2. 龙头企业集聚:德方纳米、贝特瑞、裕能等市场份额全球前五的企业落地,形成“正极材料全球第一、负极材料全国领先”的产业格局;
3. 储能市场助力:致信、海博思创等储能巨头落地,推动2024年储能产值占比达14.6%,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目前,云南已构建以曲靖、昆明、玉溪为核心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带,并加速形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氢能装备三大产业集群。
资源与政策双支撑:打造“西南制造高地”
云南制造业的崛起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政策赋能:
资源基石:全省8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600万吨电解铝产能支撑汽车零部件深加工;玉溪、楚雄等地优质铁矿为“工业母机”铸件提供原料,产能居西南之首;
政策红利:省委、省政府实施《云南省“十四五”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推进“工业母机”、新能源电池等专项行动,培育4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建成3个国家级、8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未来布局:瞄准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赛道
下一步将聚焦氢能、储能、智能网联汽车、医疗装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扩容。目标包括:
深化昆明、玉溪、楚雄数控机床基地的智能化转型;
加速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向储能系统集成延伸;
建设“中国铝谷”和绿色硅材基地,强化绿电与高端制造融合。
“云南正从‘资源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未来将以‘绿电+’模式重塑全国高端制造业版图。”省相关单位负责人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