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陈金新 通讯员 张培奋)8月26日,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大樟溪畔茉莉飘香,古朴庆丰庄旁生机盎然。由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主办的新茶饮学术研讨会在这里的春伦茉莉花博物馆进行。作为核心文化背景,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意义非凡,其于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首个以茶文化为核心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一荣誉,既认可了福州茉莉花茶的种植技艺与文化内涵,更彰显了古人顺应自然的生态智慧:通过“窨制”工艺将茉莉与茶叶融合,既适配福州气候,又造就独特风味;同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味觉使者”,茉莉花茶曾远销海外,见证东西方文明交融,如今更成为中国茶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名片。

▲研讨会会场

▲春伦茶场
承办方春伦集团,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深耕茶产业数十年,始终以传承福州茉莉花茶文化为己任。为守护这一遗产,该集团在闽侯、永泰等地建立超万亩茉莉花种植基地,严守传统种植规范;打造春伦茉莉花博物馆,通过实物、场景复原等形式,完整呈现茉莉花茶的历史与窨制工艺。在产业链布局上,春伦构建“种植—加工—研发—销售—文化传播”全链条体系,从原料甄选到生产加工均设严格标准,既保障品质,又带动数千茶农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面对新茶饮浪潮,春伦创新推出ITEAMO品牌,推动传统茉莉花茶与现代消费融合,成为本次研讨会的重要实践案例。

▲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天龙向农民传授采摘技术
此次研讨会以“守正创新、多元共生”为核心,春伦集团副总裁傅晓萍、一级评茶师蔡烈伟、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院长郭玉琼、中医养生专家梅之凌四位嘉宾,从不同维度展开探讨,为新茶饮发展献策。

▲夜晚的茉莉花摊位前游客仍络绎不绝
傅晓萍以ITEAMO为例,阐述企业“守正创新”实践。其“守正”在于坚守茉莉花茶核心价值,所有产品以传统窨制茉莉茶为基底,坚持“鲜现泡、0植脂末”,保留天然风味与营养;“创新”则体现在多元拓展:产品上,除“鲜萃轻轻茉莉”等经典茶饮,还研发“梨露生花”等创意款,融入水果、药材,延伸出“茉莉千层”“茉莉Gelato”等甜品;空间打造上,门店设270°观景台,实现品茗与赏景结合;同时开展“YOGA & TEA”跨界活动,推行纸袋回收计划,将环保与健康生活理念融入品牌。
蔡烈伟梳理新茶饮发展脉络,指出其是传统调饮文化的创新延续。从唐代煎茶加佐料,到宋元水果茶、明清窨制工艺,传统智慧为现代新茶饮奠基。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新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2亿元,年耗茶超30万吨,门店虽有调整,但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品牌上市加速行业规范化。未来创新呈五大趋势:产品时尚化,追求颜值与便捷;调制标准化,依托多项标准实现专业化;功能健康化,推低糖、食药同源产品;原料专用化,头部品牌布局专属基地;营销多元化,借联名、新媒体传播文化。此外,新茶饮出海成效显著,海外门店超1万家,预计5年内海外市场规模达国内2倍,需平衡本土化与国际化。
郭玉琼从产业宏观视角,剖析“多元共生”逻辑。中国茶饮历经传统杯泡、工业化即饮、新茶饮三阶段,三者互补共生,共同构成产业生态。2024年茶叶总产量374万吨,预计2028年茶行业市场规模破5000亿元,新茶饮占比超70%,成增长核心。但产业面临产销失衡、成本攀升等挑战,新茶饮通过提升附加值、培养年轻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她提出,创新需以需求为导向,结合“文化+科技”,并建议树立“大茶观”、洞察新需求、打通产业链,推动传统与新锐品牌协同发展,让中国茶兼具东方底蕴与世界潮流。
梅之凌从“茶养四性”切入,为“守正”提供理论支撑。茶的“通”性,可排出体内废弃物,《茶经》早有记载,现代研究也证实其降脂、调节肠道菌群等功效;“补”性源于甘味,含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能增强免疫力;茉莉花茶的“悦”性尤为突出,芳香物质可愉悦心情,品茶社交还能缓解压力,契合现代人群“健康+愉悦”需求;“静”性则符合传统养生理念,饮茶过程让人凝神静志,适配新茶饮门店营造的放松空间,是“以茶养身、以茶养心”的现代传承。


研讨会期间,春伦集团展示了多种新茶饮,让与会同志身临其境的大开眼界,大饱口福,获得了一致的高度称赞。本次研讨会汇聚多方智慧,不仅传承了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遗产,更明确了新茶饮“守正创新、多元共生”的发展方向,将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中国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