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中国

【城市百科】阳泉市-三晋门户,晋冀要衡

阳泉,古称“漾泉”,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东部,北与忻州市毗邻,东隔太行山与石家庄市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总面积4559平方公里 [40]  ,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阳泉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属于山西东部山地,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其余为丘陵和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泉市常住人口为131.8505万人。 [39] 

阳泉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地处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相距均为100公里。阳泉又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还位于环渤海与长江三角洲的两大经济区的合理运输扇区内,经天津、青岛、黄骅港可东出渤海。境内有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有藏山旅游景区,有冠山书院,有石评梅故居,有梁家寨温泉,还有以百团大战纪念建筑群体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 [4] 

20世纪80年代开始,阳泉利用煤炭资源优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一路领跑山西各市,被誉为“小上海”。2019年,阳泉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0% [3]  。2020年,阳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2.2亿元,增长3.6% [37]  。 [41] 

现今阳泉市致力于打造“五城同创”、晋东旅游中心城市、晋东交通综合枢纽和山西向东发展桥头堡。2020年,阳泉市入选国家卫生城市名单。

历史沿革

阳泉市历史悠久,据20世纪50年代从平定西北枣烟、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证,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唐虞夏商时,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

春秋时,今盂县地有仇犹国。

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年),晋卿智伯灭仇犹;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市境属赵。秦属太原郡。

西汉初,于市境置上艾县,县治在今平定县新城村,属并州太原郡。

东汉,上艾县属冀州常山国。

三国时,南北分属魏并州乐平郡、新兴郡。

西晋沿用曹魏旧制。

东晋十六国时,历属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等国。北魏时南北分属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和肆州新兴郡定襄县。后全境属东魏和北齐。隋时于今娘子关置苇泽县,属井州,后废;于今盂县境置原仇县(后改称盂县),与石艾县同属辽州。

唐初,市境属受州,后受州废,石艾、盂县先后属并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石艾更名广阳,徙县治于广阳村。

五代历属后唐、后晋、后汉、北汉。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迁回平定上城,隶平定军;盂县属并州;之后,平定县、盂县同属河东路。

金升平定州、盂州,属河东路、河东北路。

元属冀宁路。

明,盂州降为县,与平定州同属山西太原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为直隶州,增领盂县、寿阳县,属山西省。

民国初,为平定县和盂县,属山西冀宁道,后直辖山西省。抗日战争时期,平定分置平定(路北)县、平(定)东县和平(定)西县,盂县分置盂(县)平(山)县、盂(县)阳(曲)县、盂(县)寿(阳)县;正太铁路以南的平(定)东、平(定)西二县属晋冀鲁豫边区,以北各县属晋察冀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平定、盂县逐渐恢复原建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县的一部分设阳泉市,以后一度改称阳泉工矿区。阳泉市(工矿区)先后归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山西省管辖。

新中国建立后,阳泉市(初为工矿区,1952年恢复市建置)数度由晋中(榆次)地区(专署)代管,平定县、盂县则属晋中(榆次)地区(专署)。先后置城区、郊区和矿区。

1983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平定县、盂县划归阳泉市,阳泉市成为由山西省直辖的下辖两县(平定、盂县)三区(城、矿、郊)的城市。 [6]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3月,阳泉市辖平定县、盂县两县及城区、矿区、郊区三区。 [4]  平定县辖8个镇、2个乡、7个社区和322个村 [7]  ;盂县辖8个镇、6个乡、453个村 [8]  ;城区辖1个镇、6个街道,14个村、50个社区 [9]  ;矿区辖6个街道、38个社区、18个村 [10]  ;郊区辖3个镇、4个乡、147个村 [11]  。阳泉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南大街2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泉市地处山西省中部东翼,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114°4′,北纬37°40′—38°31′,位于太行山中部西侧,北接忻州定襄县、五台县,东临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井陉县,南连晋中昔阳县,西俟晋中寿阳县、太原阳曲县;南北长约106千米,东西宽约42千米。 [13]  全市面积土地总面积4559平方公里 [2]  。

地形地貌

阳泉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属于山西东部山地。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其余为丘陵和平原。山地包括九条山脉。北部市界上有牛道岭山脉,它处于系舟山和太行山的接合部。西北市界上有两岭山脉,它是系舟山的支脉。其余山脉排列成东西两列。东列包括四条山脉,自北向南依次为白马山脉、秋林山脉、绵山山脉和艾山山脉,它们属于太行山的中段,山顶海拔700一1700米不等。太行山是冀晋两省的界山,其东坡陡峻,山麓与海拔不足100米的华北平原相接;西坡缓斜,山地和丘陵绵延起伏。西列包括三条山脉,即北方山山脉、南方山山脉和七岭山脉。它们已深入山西高原内部,海拔虽较高,地面起伏却较东列和缓。在山脉之间,分布着一些山间盆地,主要有西部的西烟盆地、中部的盂城盆地和南部的平定盆地。 [14] 

气候

阳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1]  。受季风及复杂地形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总的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日照比较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春季干旱严重,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干燥。太阳辐射总量多年平均值为134千卡/平方厘米;实际日照时数为2700—2900小时。年均气温一般8—12℃。大于或等于10℃积温为2400—3000℃,无霜期平均为130—180天。年降水量450-550毫米。境内区域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15] 

水文

阳泉市境内除西部有22平方公里属于黄河流域外,其余均属于海河流域。境内的河流共有6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有34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千米、河流长度在30千米以上的有7条,均属海河水系。滹沱河与绵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滹沱河流经市境北部,是海河水系五大河之‘子牙河的北源,在境内的主要支流有乌河、龙华河、石塘河等。绵河由温河与桃河汇流而成,分布于市境中部和南部;出境后与甘陶河(松溪河)汇流注入滹沱河。此外还有若干直接出境的河流。 [16]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阳泉市水资源总量为15.84亿立方米/年。其中河川径流量13.82亿立方米/年(包括本河川径流量4.90亿立方米/年和外区入境河川径流量8.92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量5.43亿立方米/年(包括本地地下水资源量4.35亿立方米/年及外区入境地下水资源量1.08亿立方米/年),河川径流与地下水重复量3.41亿立方米/年。阳泉市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62立方米/年,略高于山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46立方米/年,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00立方米/年的1/4,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 [17] 

植物资源

阳泉市生境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按恩格勒—吉尔格分类系统,境内常见植物达93科、437种;其中菌类植物5科、5种,蕨类植物4科、6种;裸子植物4科、11种,被子植物80科、415种(包括双子叶植物72科、360种和单子叶植物8科、55种)。各科植物中,种数最多的是菊科、豆科、蔷薇科及禾本科,这4个科共有154种;其次是百合科、伞本科、唇形科、藜科、毛莨科、茄科等。在植物品种资源中,有可供药用的植物160种以上,更有多种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蔬菜作物。阳泉市境内有森林94.1万亩,占阳泉市总面积的13.74%,另有四旁树2205万株;木材蓄积量共为55万立方米。在有林地中,经济林为4.8万亩。境内有牧坡草地182.1万亩,其中可利用的牧坡草地占90%以上,青草总产量在1亿公斤以上。 [17] 

动物资源

阳泉市野生动物资源由于森林少,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种类很少。如《平定州志》记载清朝时有虎、獐、鹿,虎已绝迹,獐很少见到,鹿仅堞药岭寺林场等处有少量人工饲养。据调查,本分主要动物资源除昆虫外有4纲17目28科49种。其中哺乳纲5目8科14种,鸟纲8目14科27种,爬行纲3了4科5种,两栖纲1目2科3种。但阳泉市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中已知森林害虫831种;也有一些益虫,在控制害虫和平衡生态方面起作用。除野生动物外,阳泉市还饲养了大量猪、牛、羊、马、驴、骡,还有鸡、兔等。 [17] 

矿产资源

阳泉市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多达52种,尤以无烟煤、硫铁矿、铝矾土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而著称于世,是中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全国三大铝矾土生产基地之一和五大硫铁矿生产基地之一。境内含煤面积1051平方千米,煤炭地质储量104亿吨,硫铁矿2.5亿吨,铝矾土2.27亿吨。原煤年生产量在3500万吨,硫铁矿年生产量在200万吨,铝矾土熟料年产量180万吨。还有陶瓷原料,高岭土、塑性粘土、硬质粘土的储量为17740.9万吨;长石储量为4317万吨;石英储量为4320万吨;透辉石储量为5亿吨。 [18] 

人口

截至2017年底,阳泉市常住人口为140.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2万人。全市全年出生人口1.3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46‰,比上年提高0.5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81万人,死亡率为5.74‰,比上年提高0.6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3.72‰,比上年下降0.07个千分点。从城乡结构看,全市城镇常住人口95.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人,农村常住人口45.7万人;城镇化率为67.56%,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居山西省第二位。 [2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泉市常住人口为1318505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阳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2.2亿元,增长3.6%。分产业看,一产完成10.5亿元,增长3.5%;二产完成334.4亿元,增长5.7%;三产完成397.3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4%、45.1%和5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73.0%和25.5%。 [37] 

2017年,阳泉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20.4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41.2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构成由2016年1.7:48.0:50.3调整为1.5:47.7:5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790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计算为7078美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7.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4.8%。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32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62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1%,低于省定4.2%的控制目标。

2017年,阳泉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口径,下同)完成245.7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0亿元,下降88.8%;第二产业投资149.7亿元,增长51.3%;第三产业投资93.0亿元,下降1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控股投资147.9亿元,增长29.4%。按主要行业分,工业投资149.7亿元,增长51.3%;基础设施投资36.1亿元,下降24.9%;其他投资59.9亿元,下降28.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不含房地产)项目19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3.0%;新增固定资产106.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49.5%。

2017年,阳泉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亿元,增长21.1%。其中,税收收入37.9亿元,增长38.5%,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30.9亿元,分别增长76.9%、下降99.0%、增长175.8%、增长56.0%、增长65.7%和增长19.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5.8亿元,增长10.5%。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下降1.2%,教育支出增长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8.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21.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8%,城乡社区支出增长8.9%,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0%。

2017年,阳泉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81元,增长6.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3元,增长6.5%。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052元,增长8.2%;农村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户收入5553元,增长14.8%。 [23]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9%。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5万公顷,增长2.9%;油料种植面积137.0公顷,下降7.9%;中草药种植面积577.4公顷,增长18.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0.1万公顷,下降1.0%。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4.6万公顷,增长3.4%。

202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23.1万吨,增长11.2%。其中,夏粮0.09万吨;秋粮23.0万吨,增长10.7% [41]  。 [23] 

全年肉类总产量1.5万吨,增长23.5%。其中,猪肉产量1.1万吨,增长17.1%;牛肉产量0.04万吨,增长51.7%;羊肉产量0.05万吨,增长9.0%;禽肉产量0.3万吨,增长56.2%。牛奶产量0.3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3.6万吨,下降20.0%。水产品产量531.0吨,下降25.1%。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千公顷,下降38.1%;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0千公顷,下降34.1%。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机械耕地面积4.5万公顷,下降0.4%;机械播种面积4.6万公顷,下降1.7%;机械收获面积1.9万公顷,增长10.9%。 [41] 

第二产业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7个,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11.2%,非煤工业增加值下降3.2%。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1%,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7.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5657.3万吨,增长15.3 %;洗煤产量1636.7万吨,增长6.8%;发电量160.2亿千瓦时,下降1.2%;煤层气产量13.5亿立方米,下降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1.4亿元,下降7%;实现利税35.3亿元,下降50.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8.3亿元,同比减少34.6亿元。亏损企业63家,亏损面为33.7%;亏损额46.1亿元,增长50.2%。

注:资产负债率比上年增长单位为百分点,成本、费用比上年增长单位为元。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5.7亿元,增长4.3%。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136家,同比增加23家,其中,一级企业9家,同比减少1家;二级企业37家,同比增加3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19.7亿元,增长10.7%;签订合同额193.4亿元,增长4.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1.7万平方米,下降10.3%;竣工面积52.1万平方米,增长218.4%。 [23] 

第三产业

2017年,阳泉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0.3亿元,下降52.7%。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23.3亿元,下降55.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4亿元,下降46.8%。全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实际完成投资41.6亿元,开工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6924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及棚户区改造住房12776套。

2017年,阳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5.0亿元,增长6.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3.2亿元,增长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8亿元,增长8.2%。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2336万美元,下降6.6%,其中,出口额8630万美元,下降13.4%,进口额3706万美元,增长14.3%。全年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家;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501万美元,下降63.1%。

2017年,阳泉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2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亿元,增长26.7%;电信业务总量13.9亿元。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2.2万户,下降3.4%,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79.8万户。全市互联网接入用户达到47万户,增长26.3%。按照旅游统计口径计算,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83.93亿元,增长25.8%。

2017年,阳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84.6亿元,比年初增长8.5%。各项贷款余额884.7亿元,比年初增长19.1%。全年保费收入31.66亿元,增长6.9%。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0.27亿元,下降0.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3.32亿元,增长41.3%;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8.07亿元,增长16.8%。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85亿元,增长0.58%。其中,寿险业务给付7.15亿元,增长3.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33亿元,增长33.0%;财产险业务赔款5.37亿元,下降9.1%。 [23] 

2020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39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9.4亿元,下降4.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2.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4亿元,下降12.2%;金融业增加值53.9亿元,增长4.1%;房地产业增加值61.0亿元,增长5.3%;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5.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16.6亿元,增长2.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5%。

社会事业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个、艺术表演团体6个、公共图书馆6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2.7万户。全年共发行《阳泉日报》582万份。 [23] 

医疗事业

202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1539个,编制床位7443张。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059人。 [23] 

2020年11月,入选国家医疗保障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 试点城市名单。 [25] 

体育事业

2020年,阳泉市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13枚、7枚和7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市销售体育彩票1.03亿元,比上年减少0.27亿元 。 [23] 

基础设施

2017年,阳泉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859.5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8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3130吨标准煤,下降3.21%。全年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折标准煤565.88万吨,上升0.7%。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有: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6.27千克标准煤/吨,下降10.6%;炼焦工序单位能耗147.74千克标准煤/吨,下降3.6%;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300.47克标准煤/千瓦时,上升0.4%;单位氧化铝综合能耗422.14千克标准煤/吨,上升3.0%。

2017年,阳泉市全社会用电总量82.9亿千瓦时,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6亿千瓦时,增长8.3%;第二产业用电66.9亿千瓦时,增长18.1%,其中工业用电66.4亿千瓦时,增长18.0%;第三产业用电9.3亿千瓦时,增长14.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1亿千瓦时,增长4.4%。一、二、三产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分别为0.8%、79.6%、11.4%、8.2%。 [23] 

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18元,增长4.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919元,增长2.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0元,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154元,增长9.3%。

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2576元,增长6.2%;农村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户收入7884元,增长10.0%。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7.43万人,比上年增加1.6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6.80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8.57万人,与上年减少0.5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2.74万人,与上年增加0.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7.68万人,比上年增加0.7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6.80万人,与上年增加0.4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4.87万人,比上年减少0.51万人。

全市三区两县的最低工资标准:城区、矿区、郊区为1700元,平定县、盂县为1500元。

全年全市共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8万人,比上年减少1907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42万人,比上年增加348人,城市特困供养人员150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5823人,全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3.5亿元,比上年增加0.05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救助站3个。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8个,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3050张,各类福利院床位数350张,收养102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0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8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0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163.1万元。 [23] 

城市建设

2021年2月,入选交通运输部ETC智慧停车试点城市名单。

科学教育

2017年,阳泉市专利申请量为1107件,减少21.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39件,增长7.6%;全市专利授权量为360件,减少5.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8件,减少21.7%。全年共取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41项,其中市级37项,省级4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54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5亿元。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26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4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家。

截至2021年7月,阳泉市普通高等学校3所,全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6.7万人次。

交通运输

数据

2017年,阳泉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增长12.1%。公路线路年末里程5660.4千米,比上年末增加2.2千米。全年铁路货运量4497.1万吨,增长3.7%,铁路客运量264万人,增长1.3%。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1.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增长9.9%,其中私人汽车19万辆,增长11.3%。轿车保有量13.4万辆,增长10.9%,其中私人轿车12.6万辆,增长11.7%。 [23] 

航空

阳泉市地处太原与石家庄之间,市区距东面的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约140千米,距西面的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约100千米,市内设有多个航空售票点,查询、预定航班,快捷方便。2016年,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阳泉城市航站楼正式开业,提供购票以及机场接送服务。2017年,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阳泉候机楼正式开业,提供购票以及机场接送服务。

铁路

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复线——石太铁路横穿市区,东接京广线,西连同蒲线,南连阳涉线,境内设有10个车站,分射出32条支线或专用线。阳泉火车站已开通了到达太原、晋中、石家庄等城市的列车。

2009年,石太客专建成通车,新修建的阳泉北站正式投入使用。原经停阳泉站的大部分车次均改走北站。阳泉也成为山西第二个拥有高铁动车的城市。阳泉北站已开通直达北京、上海、青岛、天津、郑州、石家庄、南京、济南、杭州、成都、沈阳、长春、武汉、苏州、西安等方向的高铁或快车。

由于阳泉北站远离市区,许多市民深感出行不便。阳泉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正式通过阳大铁路方案。阳大铁路次年正式开工。阳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区内新修建一座火车站(即阳泉东站),可直达阳泉北站线路方向,由石太客专引出。于2020年9月24日建成通车。 [27]  阳大铁路是全国首条高速动车组下线铁路,是山西省南北铁路网的重要连接线,东纵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

公路交通形成了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干支交错,布局合理,以城市为中心向两县三区辐射的公路网。东去河北,西到太原,南到长治,北上五台,四通八达。山西省第一条高等级出省公路——太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京深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相互贯通,大大改善了阳泉的投资环境,东出西进十分便利。2013年的阳泉市,县县通柏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机动车辆。公路交通正向着宽路基、大吨位、高速度的方向发展。

阳泉高速公路较为发达,京深高速、京津塘高速皆与其主线太旧高速相接,沿横越阳泉全境的太旧高速至石家庄机场或太原机场仅1小时车程,而经太旧高速和京石高速到达北京仅需3个多小时。207国道、307国道亦穿过阳泉,使阳泉公路交通畅达四方。阳泉市汽车客运总站每天有到达郑州、太原、石家庄、北京、晋中等地的客车。

风景名胜

公园

南山公园、桃河公园、北山公园、阳泉植物园、城市中心公园等。

古迹

阳泉存有春秋末期赵简子古城遗址,汉淮阴侯韩信驻军遗址,唐代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的遗址等。在平定境内南部的东浮山,相传女娲在此筑灶炼石补天,使整个东浮山的石头呈褐红色,投入水中后浮而不沉,至今遗灶尚存,还有明代陆深《浮山遗灶记》的碑文。

风景

市北60千米的藏山,相传春秋时代晋国赵氏孤儿曾藏匿于此,有藏孤洞的传说,藏山之名即演绎于此。除此,阳泉还保存有北魏石窟,南北朝摩崖石刻,宋代重建的有唐代遗风的林里关帝庙正殿,金元以来的古建筑群体等不少古文化遗址。

纪念地

19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定武装起义的遗址,以及1940年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主战场——狮脑山遗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药林寺

“百团大战”纪念碑(主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正面镌刻着彭真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两侧分别为徐向前题词:“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薄一波题词:“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

文物古迹

此外还有许多古刹庙宇、刻碑碣、古塔古墓等文物足迹。具有医疗价值的梁家寨温泉、药林寺以及娘子关瀑布,北方罕见的大型钟乳岩溶洞奇观——莲花洞、五华洞等。

药林寺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城南二十千米,是平定县境内的一处省级森林公园。



【责任编辑:欧阳雪】

秋林里道斯125周年品牌升级盛典隆重举行 百年品牌启航新征程

“秋林里道斯品牌升级发布会”在冰城哈尔滨隆重举行。本次盛典以“百年˙初心”为主题,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生动展现了百年品牌与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联结,同时正式发布了企业迈向百亿征程的战略升级规划,标志着这家中华老字号开启全新发展篇章。发布会在富有黑土地风情的民乐歌舞《东北往事》中拉开序幕,引领来宾沉浸于品牌扎根哈尔滨125年的发展历

北极冰蓝莓上榜第十七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唯一果酒

黑龙江大兴安岭北极冰蓝莓酒庄有限公司成为唯一上榜的果酒企业,其北极冰品牌2025年品牌价值达18.62亿元。报告指出,2025年中国酒类品牌价值前200名总价值高达99305.21亿元,增速达4.26%,在结构性调整中展现出强劲韧性,持续稳健发展。在白酒板块,中国贵州茅

福建省乒羽网中心携手康之味为福建体育事业发展助力

福建省乒羽网运动管理中心与福建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于福州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围绕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外出参赛、赛事举办及双方合作细节等方面,就饮用水、运动功能性饮料以及反兴奋剂工作等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以确保为运动员提供安全、纯净的饮用水和运动饮料。作为怀揣着“打造中国运动饮料第一品牌”企业愿景的大型饮料企业,康之味集团多年来始终坚定不

春伦集团傅晓萍解读ITEAMO新茶饮实践:以守正创新解锁茉莉茶香多元价值

福建春伦集团副总裁傅晓萍以“守正创新・多元共生”为主题,发表关于ITEAMO新茶饮品牌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春伦集团在新茶饮领域的探索成果。作为深耕茉莉花茶产业数十年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春伦集团依托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打造ITEAMO品牌

新茶饮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办 共探茶产业守正创新与多元共生之路

8月26日,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大樟溪畔茉莉飘香,古朴庆丰庄旁生机盎然。由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主办的新茶饮学术研讨会在这里的春伦茉莉花博物馆进行。作为核心文化背景,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意义非凡,其于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首个以茶文化为核心的农业文化遗产。

辽宁超鹏服饰闪耀广交会 石墨烯防寒服引爆国际采购热潮

5月5日,素有中国外贸“风向标”“晴雨表” 之称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三期在广州落下帷幕。在“出海”领域深耕多年、经验丰富的辽宁西柳超鹏服饰携“新科技”产品精彩亮相,在这场国际贸易盛宴中展现出了“海城质造”的独特魅力。

深耕云南市场,民族品牌再谱新篇 - 北大荒品牌建水五周年庆典暨会员答谢会圆满举行​

4月28日,北大荒品牌建水连锁店五周年庆典活动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健康·幸福·共赢”为主题,汇聚了原黑龙江农垦总局负责人、北大荒集团代表、建水地区会员及消费者代表等200余人,共同见证北大荒品牌在西南市场的深耕成果与未来愿景。据悉,本次活动是继北大荒品牌在昆明、曲靖、个旧相继成功举办后的第四次云南省品牌大会。

傅博:胜利时刻 上品将军红

2025年,将军红集团武汉总部数十位合伙人与董事长傅博围绕“胜利时刻;上品将军红酒”传播语热议。有合伙人甚至说:今天的将军红酒朝气蓬勃,他日必将冲刺百亿元年销售额。武汉西北角不到百公里的湖北麻城将军红酿酒有限公司内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春节期间日均产量达16吨。统计数据表明,2025年一季度,将军红集团实现产销“开门红”,实现年产量5000吨目标稳如磐石。

黑河大豆冰淇淋亮相2025第二届上合组织雪地足球赛

别具特色的大豆冰淇淋,引来国内外足球爱好者争相购买,备受关注。 在“上合组织雪地足球赛”出入口现场,不少国内外球迷在大豆冰淇淋展柜前排起长队,只为品尝打卡这一来自高纬寒地的“黑河味道”。“近年来,我们以黑河非转

辽宁海城超鹏服饰石墨烯防寒服新品正式发布

标志着海城市棉服经济与冰雪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西柳服装产业集群在棉服领域的竞争力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海城市委书记陆荐援出席发布仪式并讲话。 陆荐援指出,超鹏石墨烯防寒服的发布是海城纺织服装转型升级、研究新质生产、研究新质材料、研发新产品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代表着“北纬40度 海城质造”的城市品牌。要加强

行业首家!益海嘉里金龙鱼发布“2050净零目标及路线图”

成为中国粮油行业首家发布净零目标及路线图的企业。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董事长郭孔丰先生在报告中表示,“在当今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粮油食品行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源头之一。推动粮油食品行业低碳转型实现净

林氏家居斩获年度营销大奖 用包包椅讲好品牌营销故事

由中国广告协会指导,经济观察报社、香港管理专业协会联合主办,《现代广告》杂志协办的“共生”——2023-2024年度营响大会暨(第二十二届)杰出品牌营销年会在北京举办。在活动颁发的系列品牌营销奖项中,林氏家居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营销策略,其报选的“林氏家居包包椅新品整合营销案例”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2023-2024年度杰出事件营销案例”奖项。这不仅是对林氏家居爆品营销能

鞍钢助力 中国新能源机车项目驶入国际竞争新赛道

中国中车向全球首次发布7款系列化新能源机车。在此次新能源机车研制开发过程中,鞍山钢铁铁运分公司围绕应用技术条件、电气控制系统优化、动力包设计优化、冶金运输应用场景问题的反馈与处置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中国新能源机车项目驶入国际竞争新赛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