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山西省地级市,晋东南中心城市 [1] ,为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 [1] ,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2]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辖4区8县,面积13955平方千米 [7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治市常住人口为3180884人。 [71]
长治历史悠久,周显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48年)韩国在此首置上党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统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党郡为其一,市区内留存有古上党郡署大门上党门和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中轴线长408米的城隍庙潞安府城隍庙。
长治是全国文明城市 [4]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5] 、国家森林城市 [6] 、国家园林城市 [7] 、国家卫生城市 [8]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9] 、中国曲艺名城 [1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1] 。2016年9月,长治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之一 [12] 。2017年,长治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4] 。2019年,长治再次入选“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位列第68位,居全省之首。 [13]
2020年,长治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11.6亿元,同比增长5.1% [65] 。2020年11月10日,长治经复查确认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14] 。
历史沿革
长治市古为“上党”、“潞州”地域,殷商时为黎国,属冀州。春秋时,曾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战国时,属韩国。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年),韩首置上党郡,后归赵国。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
东汉沿用秦制,上党郡属并州。建安十八年(213年),上党郡入冀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上党郡复归并州。西晋永兴元年(304年),上党郡属前赵,建兴中(313-317年),归后赵。后上党郡归西燕。太和五年(370年),苻坚灭燕,上党郡入后秦。太元十一年(386年),慕容永称帝于长子,上党郡归之。北周建德七年(578年),分上党郡置潞州(是为潞州建置之始),上党郡属焉。州得名,因潞子之国。
隋开皇三年(583年),上党郡废,移潞州于壶关。大业元年(605年),改潞州为上党郡,隶冀州。
唐武德年间(618-627年),改上党郡为潞州,并置都督府。开元十七年(729年),以玄宗历试尝在潞洲,置大都督府,并置上党郡。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潞州、上党郡属河东道。大历元年(766年),置昭义军。
五代后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时(913-914年),改为匡义军,岁余,唐灭梁,改为安义军。后晋(936-947年),复为昭义军;后汉、后周(947-960年)因之。
长治
宋代,太平兴国初(976为元年),改昭义军为昭德军,后为潞州。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为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隶河东路。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昭义军改为威胜军。崇宁三年(1104年),复为隆德府,后为昭德军。
金代(1115-1234年),潞州隶河东南路,天会六年(1128年),置潞南辽沁观察处。
元代(1206-1368年),潞州属晋宁路。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元太宗三年(1231年),复为潞州,隶平阳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沿用元制。初,潞州隶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年),隶山西中书省,九年(1376年),隶布政司。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升潞州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清代(1616-1911年),沿用明制,潞安府治今长治城。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实行省、道、县3级制,废潞安府,原潞安府所领各县均属冀宁道。4月,于今长治市置潞泽辽沁镇守使署;民国五年(1916年)改为潞泽辽沁营务处。民国十三年(1924年),撤销营务处。民国十九年(1930年),撤销冀宁道,各县直隶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山西省政府(阎锡山政权)置第三、第五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太行、太岳山为依托,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
1950年3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
1952年3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
1953年7月1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
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
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
1975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
1983年9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县。
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销,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区11县。
1992年11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1994年,潞城县正式撤县设市,隶属长治市管辖。 [16]
2018年6月1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调整长治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8〕87号),撤销城区、郊区,合并设立长治市潞州区,以原城区和原郊区的行政区域为潞州区的行政区域,潞州区人民政府驻太行东街街道太行东街66号。撤销长治县,设立长治市上党区,以原长治县的行政区域为上党区的行政区域,上党区人民政府驻韩店镇迎宾西街295号。撤销屯留县,设立长治市屯留区,以原屯留县的行政区域为屯留区的行政区域,屯留区人民政府驻麟绛镇东大街51号。撤销潞城市,设立长治市潞城区,以原潞城市的行政区域为潞城区的行政区域,潞城区人民政府驻潞华街道城内正街16号。 [17]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3月20日,长治市下辖4个区,8个县,有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市政府驻潞州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5°49′-37°07′,东经111°59′-113°44′。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长治市东西长150千米,南北宽140千米,总面积为13955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90%。 [19] 长治市城区距省会太原公路里程229公里,距首都北京623公里。 [20]
地形地貌
长治市域主要由长治盆地及其周边山区两种地貌单元组成。武乡-襄垣-潞城-壶关以东的中山区,主要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襄垣-长子县之间的长治盆地,主要为新生界松散堆积的红土、黄土分布区;武乡-沁县-屯留-长子一线以西的低中山区,主要为上古生界碎屑岩地层分布区;太古界变质岩、中元古界长城系石英砂岩及石炭系铁铝岩仅零星分布。地层出露总厚度约11500米。
长治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缘,从全市整体地貌看,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总体呈盆地状。最高点为沁源县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41米,最低点为平顺县浊漳河出境处,海拔标高380米,最大切割深度为2161米。长治市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地、河谷4种类型。2016年,长治市土地总面积13955.2平方千米,其中平川占15.9%,丘陵占33.4%,山地占50.7%。 [18] [21]
气候
长治地处山西黄土高原东南部,群山环绕,大陆性季风强烈、持久,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干燥,四季分明。 [22-23] 2016年,长治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气象灾害较多,主要气象灾害有:冰雹、低温冷冻、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全市平均气温为10.3摄氏度,比历年偏高0.6摄氏。各县降水在511.2毫米-795.9毫米之间,平均日照时数为2185.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20天。 [18]
水文
长治市水文下垫面,地质条件分为松散岩类、变质岩类、碎屑岩类和碳酸盐岩类;依据地貌条件分为中山区、低山区、丘陵区、山前洪积扇区、沟壑区和盆地区;植被条件可分为高郁闭度区、中等郁闭度和低郁闭度区。境内河流分属海河与黄河两大流域,主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清漳河、卫河以及黄河流域的沁河、丹河、入汾小河等。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长治市境内共有野生动物243种,其中,兽类6目15科4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金钱豹、原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种:石貂、青鼬、水獭、猕猴;省重点保护动物4种:刺猬、复齿鼯鼠、飞鼠、小麝鼩;鸟类16目40科177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黑鹳、金雕、大鸨、褐马鸡;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2种:黄嘴白鹭、白琵鹭、大天鹅、鸳鸯、蜂鹰、鸢、苍鹰、雀鹰、松雀鹰、大鵟、普通鵟、秃鹫、白尾鹞、游隼、灰背隼、燕隼、红角隼、红隼、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省重点保护鸟类13种:苍鹭、池鹭、金眶鸻、鹮嘴鹬、普通夜鹰、星头啄木鸟、黑枕黄鹂、蓝翡翠、白顶溪鸲、黄脚三趾鹑、四声杜鹃、小杜鹃、红翅旋壁雀。爬行类3目7科15种。两栖类1目3科6种。 [25]
植物资源
长治市植物资源以针阔混交林为主,夹杂有灌木和草本植物。沁源灵空山保存有二三百年的天然林群落。经济林木主要是木本粮油和水果林。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核桃楸、紫椴、刺五加、水曲柳、漆树、脱皮榆、刺楸、流苏树、党参和桔梗等二十余种。 [25]
矿产资源
长治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全市12个县(市、区) [26] 除沁县矿产资源较为贫乏外,其他县(市、区)都分布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岩、矿泉水等矿产资源;有白云岩、硅石、石膏、铝土矿、硫铁矿、耐火粘土、高铝粘土、铁矾土、水泥粘土、砖瓦粘土、陶瓷粘土、紫砂陶土、花岗石、大理石、红石板、建筑砂等多种矿产;还有硅藻土、油页岩、含钾岩石、钾长石、低品位磷矿、蛇纹岩、钠长石、泥炭、麦饭石、白垩土、水晶、蛭石、石棉、石榴子石、重晶石、冰洲石和煤层气以及伴生的钛、镓、钴等,共40种。最具优势的矿产是煤炭、铁和石灰石。全市10个县(市、区)有煤炭资源,2016年,全市煤炭勘探面积3396.49平方千米,保有储量133.93亿吨,铁矿储量5901.97万吨。 [25]
人口
长治市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人数最多,其他的少数民族人口均不足千人,有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和羌族等。 [1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治市常住人口为3180884人。
经济
综述
2019年,长治市地区生产总值1652.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亿元,下降3.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第二产业增加值874.9亿元,增长4.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0%;第三产业增加值713.6亿元,增长8.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2%。
2019年,长治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9亿元,增长7.5%。税收收入124.7亿元,增长8.3%,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104.3亿元,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8亿元,增长11.4%。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8.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0%,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5.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66.7%。
2019年,长治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5.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
2019年,长治市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29%。
2019年,长治市固定资产投资746.5亿元,增长9.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22.7亿元,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4.3亿元,增长21.8 %;第二产业投资344.0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投资378.2亿元,增长4.5 %。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344.0亿元,增长15.5%。其中,煤炭工业投资82.7亿元,增长39.1%。
2019年,长治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26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51元,比上年增长9.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7%。 [3]
2020年,长治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11.6亿元,同比增长5.1% [65] 。2020年11月10日,长治经复查确认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14] 。
2020年,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11.6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亿元,增长6.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第二产业增加值898.5亿元,增长6.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5%;第三产业增加值751.5亿元,增长3.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9%。 [74]
第一产业
2019年,长治市粮食种植面积252.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6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03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12.7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4.2千公顷。
2019年,长治市粮食产量107.4万吨。其中,夏粮1.8万吨;秋粮105.5万吨。
2019年,长治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2万千瓦;机械耕地面积229千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18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20千公顷。 [3]
2017年,长治市猪牛羊肉总产量9.1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7.8万吨,增长2.0%;牛肉产量0.5万吨,增长17.4%;羊肉产量0.8万吨,增长11.1%。年末生猪存栏62.4万头,生猪出栏100.9万头。牛奶产量1.64万吨,下降7.1%。禽蛋产量13.7万吨,下降0.9%。 [29]
第二产业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3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
2019年,长治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3041.7万吨,增长8.7 %;发电量315.4亿千瓦时,下降2.5%;焦炭产量1486.5万吨,增长1.6 %;钢材产量528.2万吨,增长10.0%。
2019年,长治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65.3亿元,增长21.2%。其中,煤炭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6.1亿元,增长41.8%;炼焦工业实现251.3亿元,下降1.2%;钢铁工业实现243.4亿元,增长0.2%;电力工业实现87.7亿元,下降4.3%;化学工业实现139.7亿元,下降4.2%;建材工业实现46.3亿元,增长17.9%;装备制造业实现97.2亿元,增长23.6%;医药工业实现29.5亿元,增长24%;食品工业实现51.1亿元,增长7.8%。
2019年,长治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40.7亿元,下降11.6%;实现利润185.6亿元,下降12.6%。
2019年,长治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5.5%。 [3]
第三产业
2019年,长治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28.3亿元,增长24.2%。其中,住宅投资100.1亿元,增长35.2%。
2019年,长治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06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92个,计划总投资1838.8亿元,完成投资233.6亿元。
2019年,长治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1亿元,增长7.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9.6亿元,增长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5.5亿元,增长7.7%。
2019年,长治市进出口总额17740万美元。其中,进口额9810万美元;出口额7929万美元。
2019年,长治市新批三资企业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40789.6万美元,增长2.8%。
2019年,长治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0.2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84.0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92.4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89.6万户。全市互联网接入用户98.7万户,其中,新增互联网用户21.3万户。
2019年,长治市商业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9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6803.5万人次,分别增长5.6%和13.0%;旅游外汇收入1784.6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688.3亿元,旅游总收入689.5亿元,分别增长6.8%、19.5%和19.4%。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65亿元,比年初增加280亿元,比年初增长10.4%。各项贷款余额1743亿元,比年初增加187亿元,比年初增长12.0%。
2019年,长治市保费收入70.8亿元,增长8.3%。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1.1亿元,增长4.0%;健康和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12.2亿元,增长34.0%;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0亿元,增长17.1%;车险业务保费收入13.5亿元,增长1.0%。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1.1亿元,下降0.6%。其中,寿险业务保费赔付7.6亿元,下降30.8%;健康和意外险业务保费赔付4.0亿元,增长35.8%;财产险业务保费赔付2.6亿元,增长195.6%;车险业务保费赔付6.9亿元,增长7.5%。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9年,长治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588件和1367件。全年全市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88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9亿元。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个。全年对71户企业实施了产品认证,对9种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9个,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5万台件。 [3]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37所;普通高中53所;初中153所,小学503所。 [3]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决定在山西省长治市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8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22个,公共图书馆1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25.8万册。 [3]
截至2017年底,长治市共有全市广播电台13座,电视台18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78%和99.75%,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9.0万户,其中接收数字信号用户38.0万户。 [29]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0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5个,妇幼保健机构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机构14个。病床位1969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8586张。卫生技术人员22578人,其中医生9487人,注册护士9656人,药剂人员984人。乡镇卫生院139个,床位3330张,乡村医生和卫生技术人员7745人。
体育事业
2019年,长治市运动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世界冠军1个,全国冠军16个,全省冠军56个。 [3]
基础设施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城市交通运营车辆1417辆,其中市区公共汽车528辆。出租汽车3295辆,其中市区出租车1995辆。市区有公园4座,总面积127公顷。全年市区供水总量8443万吨,人均日用水量200.2升。全年天然气供应量1234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天然气7150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市区集中供热面积54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4467万平方米。市区污水处理能力27.5万吨/日,全年污水处理量7446万吨。生活垃圾年清运量42.99万吨。 [3]
社会保障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18.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50.3万人,城乡居民154.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4.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9.7万人,其中农民工26.6万人。
2019年,长治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1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1亿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1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5亿元。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各类福利单位床位数6447张,收养2937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12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7亿元,接收社会捐赠款31.7万元。
交通运输
综述
长治市境内共有高速公路4条,国道3条(207、208、309),省道13条,县道71条。 [37]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公路线路里程1207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2.1公里。
截至2019年底,长治市民用汽车保有量60.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7%,其中私人汽车54.7万辆,增长13.8%。本年新注册汽车6.1万辆,增长8.4%。 [3]
机场:长治王村机场 [37]
铁路
铁路线:太焦铁路、邯长铁路、晋豫鲁铁路通道(瓦日铁路)、郑太高铁
火车站:长治站、长治北站、长治东站、长治南站、潞城站 [37]
公路
高速公路:长治环城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邯长高速公路、长临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长晋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长安高速公路、天黎高速公路、黎霍高速公路(在建)
国道:207国道、208国道、309国道
风景名胜
主要景点
太行山大峡谷
青龙峡街景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由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组成,占地面积5848公顷,共有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太行山大峡谷园内还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 [38]
其中,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9]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壶关县树掌镇,原为紫团山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由国家林业部(现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更名为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规划面积4000公顷。实际占地面积5848公顷,有林面积4380公顷,森林覆盖率74.9%。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有五指峡之奇,龙泉峡之雄,王莽峡之秀,紫团洞之险,九龙洞之幽,翠微洞之碧,女妖洞之媚。有紫团参、红豆杉等珍稀植物300余种。有金钱豹、黑鹳、金雕等国家一、二级和省级县级保护动物130种。 [40]
木化石自然保护区
太行水乡街景
木化石自然保护区位于长子县南陈乡壑则、东峪、西峪、南苏村、高家村、谢村、西沟、团城、南陈村及张店乡的南陈村,总面积为2047公顷。区域内交通便利,孟沁公路(油路)弯蜒穿越其中,村村通公路。太焦铁路、太洛公路从保护区东南擦边而过。保护区内部有木化石群分布。现出露木化石90余株,未出露木化石正在探测,其中最粗直径为1.24米。 [41]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
灵空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沁源县五龙川乡的北山村,1993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总面积1334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面积595万余平方米。境内山势险峻,沟谷交错,森林茂密,整个地形东、北、西三面高,南面低,呈簸箕状。该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森林组成是以油松为主的植被类型,间有杨桦林和栎类,灌木有胡枝子、榛子、沙棘、黄刺玫、锦鸡儿等,森林覆盖率为91%,立木总蓄积量9万多立方米。
著名人物冯奉世:字子明,西汉将领。上党潞县(今潞城东北)人。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北魏、东魏时著名学者。
尧雄:字休武,祖籍上党长子,北魏将领。
苗晋卿:唐潞州壶关人,以精通儒学著称于世,擅长作文。
李继隆:字霸图,祖籍上党,北宋名将、外戚,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胡兆祺:沁源县城北村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宋冠英:屯留人,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