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铁矿石超产8.8%;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利润超计划86.5%;职工人均收入同比增幅21%;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今年前五个月,鞍钢矿业弓长岭井下矿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这是该矿深化改革,构建正向激励机制的结果。
鞍钢矿业弓长岭井下矿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地下矿山。近年来,该矿不断创新,聚力攻坚,通过生产运营模式改革,实现了扭亏为盈,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持续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特别是一段时期,薪酬分配导向性不强,激励作用不够明显,职工缺乏干事创业热情。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去年以来,该矿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构建业绩导向的正向激励机制,实施“建立五项机制,完善五个体系”具体措施,解决影响产能释放的瓶颈问题、梗阻现象,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实现了企业和职工“同利共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鞍钢矿业弓长岭井下矿中央区全貌
构建岗位绩效机制,完善全员岗位绩效管理体系。“企业发展是大家的事,岗位绩效就要全员参与”该矿根据岗位工作职责重新梳理制定全员岗位绩效考核标准,使岗位有效承接战略绩效。细化所有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把全矿生产经营目标逐级分解到部门、班组、岗位,推动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实施全员绩效核算单元细化到班组,建立微市场化核算机制,把考核权交给班组长,让每个人身上都带指标,使班组内部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5月份,该矿综合项目组水泵班岗位绩效最低得分82分,最高得分118分,当月岗位绩效工资核算后相差1368元。

各级管理人员深入一线跟踪落实战略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构建战略绩效机制,完善战略绩效考核体系。“重点项目重点考核”该矿针对直接影响生产经营成效的重点项目十分重视,细化关键绩效指标和运营绩效及管理指标,对项目组进行战略绩效考核。建立了利润及产量为基础的考核指标,和重点工作否决指标。同时,对机关部室进行战略绩效考核,拉大同层级收入差;对部门负责人实行经营目标责任薪酬,提高利润、矿石量、成本等关键指标绩效占比,按业绩挣收入。通过战略绩效核算和分配,实现“收入凭贡献”。
构建“赛马”激励机制,完善重点工作考核体系。根据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完成绩效考核指标好的单位负责人、业绩突出骨干人员给予奖励。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负责人实施承包奖励,依据重点项目中的里程碑事件完成情况,给予项目负责人激励绩效奖励。激励机制实施以来,重点工程进展超过预期,地表残矿增产15万吨、富矿生产提前1年投产。
构建定员绩效奖励机制,完善岗位考核体系。对检修、测量、水泵等技术性、缺员性、艰苦性岗位实行工资总额保留管理方式,对人员减少不增加人的岗位按基本岗薪给与返回,用于奖励在岗人员,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激发艰苦岗位工作积极性。促进项目组、班组优化人员配置和岗位设置,对井下水泵值守岗位进行优化整合,减少岗位设置有效提高了岗位工作效率,将转出人员的基本岗薪充实到现水泵班人员工资中,实现“五人活,三人干,四人薪”,职工收入、劳动效率得到较大提升。2021年,发放定员绩效激励29万余元,2022年前五个月发放19万余元。

铲运机输出富矿时的场景
构建产量绩效奖励机制,完善计件工资体系。对矿石提升系统等“生产瓶颈”类班组,实行计件工资+超产奖励绩效机制,完全按照产量进行计件考核和超产奖励绩效,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对班组长、点检员等人员实行“随件”奖励。把具体计件工资分配权下放到项目组和班组,切实做到多劳多得。2021年发放产量绩效激励54万余元,2022年1至5月份发放33万余元,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刘金宇 张士龙 谢忠刚 摄影:王兰)
信息来源:鞍钢集团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