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颜峯 王东琴)自云南省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来,云南省商务厅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全省农村电商生态体系加速成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截至2024年,项目已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建成覆盖城乡的电商公共服务网络,推动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通过云岭电商融媒体中心设立云岭电商专栏、云品会客厅等专题专栏形式,助推云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高质量推进。
经济效益:激活农村经济新引擎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跨越式增长。2024年1—10月,全省88个脱贫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113.95亿元,同比增长18.49%。其中,玉溪市华宁县202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16亿元,同比增长12.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54.2%。临沧双江县通过“冰岛茶荟”直播平台实现销售额5301万元,带动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达88亿元。
物流降本增效,供应链全面升级。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农村配送效率显著提升。迪庆州维西县实现9个乡镇、70个行政村物流全覆盖,配送成本下降30%;普洱镇沅县网货中心每年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54万元。红河州建水县整合4家快递企业资源,建成智能分拣中心,实现日均处理快递2万件,柑橘旺季单日包裹量超6万件。区域品牌崛起,溢价能力增强。云南省培育了“玉见臻溪”“华赋珠颗”“象往版纳”等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玉溪市通过“玉见臻溪”品牌授权49家企业,带动猫哆哩食品、潘橙果业等企业累计销售额突破25亿元;大理州“苍洱名品”品牌年销售额达600万元,全网曝光量超20亿次。
社会效益: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并进
就业创业带动共同富裕。农村电商为农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昭通镇雄县建成284个电商服务站,开展培训133期,带动3000余人就业,惠及77.8万劳动力;腾冲市直播基地2024年创造岗位超5000个,退货率低于行业水平50个百分点。玉溪华宁县通过电商培训累计培养人才4000余人次,带动就业2000余人。基础设施完善,城乡服务均等化。全省累计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14个、村级服务网点7278个,快递覆盖7356个行政村。文山州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物流频次从每周2次提升至每日1次;怒江兰坪县构建“商贸+冷链”物流体系,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惠及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攻坚与民族地区发展双促进。电商扶贫覆盖全省88个贫困县,带动68.95万贫困人口增收。例如,红河州红河县通过电商推动农产品上行,2023年网络交易额同比增长56.94%;耿马县通过电商服务中心带动本地农特产品加工,2023年营业额突破1500万元。 数字赋能边疆治理与民族团结。玉溪市华宁县创新“党建+电商”“融媒+电商”模式,将电商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促进各民族共同增收;西双版纳依托“旅游+电商”模式,2023年接待游客超6200万人次,带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9.31亿元。
典型案例:创新模式引领示范效应
玉溪华宁“融媒助农”,通过“华宁臻选”直播间,2023年助农销售柑橘650万元,间接增收300万元。临沧双江“茶旅融合”:组建村级直播团队,推动“冰岛茶”年销售额突破5301万元,茶农人均收入达1.15万元。红河建水“紫陶+电商”,建成紫陶直播基地,2024年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30%,带动非遗产业焕发新生。
云南省计划到2025年实现129个县物流网络全覆盖,推动跨境电商与中老铁路物流通道衔接,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电商辐射中心。同时,深化“数字商务”战略,强化农产品溯源体系与区域品牌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