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中国

【城市百科】长春市-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和电影制作基地

长春,简称“长”,古称喜都、茶啊冲,别称“北国春城”,吉林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长春城市群核心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工业基地。截至2020年,长春下辖7个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24744平方公里 [1]  。截至2020年11月11日,长春常住人口为906.6906万人 [2]  。2020年,长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38.03亿元 [3]  。

长春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东北的地理中心,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分别与松原、四平、吉林和哈尔滨接壤,是著名的中国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之称,同时还是新中国轨道客车、光电技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产业发展的摇篮,诞生了著名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众多历史古迹、工业遗产和文化遗存,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集中见证地;也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享有“北国春城”的美誉,绿化率居于亚洲大城市前列 [4]  ;还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首批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位列“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全球第37名、中国第13名历史沿革

古代文明

远古,在四万年前旧石器时代,长春就出现原始人类“榆树人”。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纺织技术和原始农业(左家山遗址) [6]  。

夏商周及秦,肃慎族居于此。

汉至西晋,为扶余国辖地,公元346年起为扶余国都。

南北朝,扶余为高句丽所并,部分地区入高句丽扶余城。

唐朝,属渤海国扶余府,为渤海国的边防重镇。

宋辽金,北宋初,辽设黄龙府(即“直捣黄龙”之黄龙府,今农安县城),属东京道 [6]  。北宋末,金国建立,曾定都黄龙府。金天眷三年(1140年),改黄龙府为济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济州为隆州。金贞祐二年(1214年),将州升为府,改为隆安府,属上京路。

元朝,元代设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

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归属辽东都司三万卫管辖。永乐元年,属奴儿干都司亦东河卫,名为龙安站。明代中叶,属兀良哈三卫。明朝末年,属蒙古科尔沁部游牧之地 [7]  。

近代开埠

清初,朝廷设柳条边,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属郭尔罗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封地。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土地开始被大面积开发,人口剧增。

嘉庆五年(1800年7月),设置长春厅,置理事通判,隶属吉林将军,是长春正式设置之始,治所在今新立城镇。

道光四年(1825年),治所迁至宽城子。

同治四年(1865年),挖城壕、建筑城垣,长春城成型。

光绪七年(1881年),长春厅理事通判改为长春厅抚民通判,并增设农安分防经历。

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春厅升为长春府。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地区由军府制改为行省制,长春府隶属吉林省 [8]  。

民国二年(1913年),长春府改称长春县,置县公署,隶属吉长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立长春市政公所,实行市治。

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爆发。翌日,长春沦陷。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8月,改为“新京特别市”,隶属伪满洲国国务院。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0日,中共东北抗日联军和苏联红军进驻长春,伪都长春光复。12月20日,国民政府在长春设置长春市政府,隶属吉林省。

现代城市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19日,长春和平解放。同月21日,长春市改称长春特别市,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

1949年3月11日,长春特别市改称回长春市。5月9日,长春市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隶属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长春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理。

1954年8月1日,长春改为吉林省省辖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至长春,长春成为吉林省省会。

1955年2月22日,长春市人民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195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双阳县、九台县、德惠县、农安县和榆树县划归长春管辖,长春实施市管县体制。

1968年3月6日,成立长春市革命委员会。

1979年,列为国家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1980年6月1日,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九台县改为九台市(县级)。

1989年2月,国家批准长春为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榆树县改为榆树市(县级)。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将长春列为沿边开放城市,享有沿海开放城市同等的优惠政策。

199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各省会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12月,长春停止计划单列市。

1994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复德惠县改为德惠市(县级)。

1994年2月25日,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同意,长春成为副省级市。

1995年8月,撤销双阳县建置,设立双阳区。

2005年,九台市卡伦湖镇、龙嘉镇、东湖镇3个镇划归二道区管辖,德惠市米沙子镇、万宝镇和农安县合隆镇3个镇划归宽城区管辖,此次调整使长春城区面积扩大了31.5%。

2005年6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的方正、泡子沿、盛家3个村(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整建制划归长春管辖,建立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

2014年10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撤销九台市(县级),改为九台区。12月20日,撤销九台市建置,设立九台区。

2015年9月,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长府【2015】45号文件,将卡伦湖镇、东湖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回九台区管辖。12月,卡伦湖镇、东湖镇撤镇设街道。同月,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赋予农安县政府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016年7月,吉民行批【2016】2号文件,将龙嘉镇撤镇建街道,由二道区变更为九台区管辖。

201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 [9]  。

2020年6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同意公主岭市(原由四平市代管)划归长春代管 [10]  。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长春辖7个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辖97个街道、32个乡、75个镇。

截至2018年,长春总面积20593.5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625.5平方公里 [11]  。

截至2020年6月,长春土地总面积24744平方公里 [1]  。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长春地处中国东北平原腹地松辽平原,西北与松原毗邻,西南和四平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哈尔滨接壤,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腹地城市。

长春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居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13]  。

地形地貌

长春地势较为平坦,为东部山区与西部松辽平原过渡地带。以富峰镇—上河湾一线为界,东南部属丘陵—低山区,海拔高程多为200—400m,最高山峰为双阳区东南部的老道洞山,海拔711m。西北部为冲洪积台地,属高平原波状起伏地形,海拔标高160—200m;至农安—德惠—榆树一线进入松嫩平原,海拔高程为137—160m,相对高差5—10m,地形坡度多在5°以下,最低处为榆树市与松原市交界拉林河谷,海拔137.5m。全市低山丘陵占地2.84%,高平原(台地)占37.5%,河谷平原占59.66% [14]  。

气候

长春的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类型。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挡,削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故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4.6℃,历史上最高气温可达40℃,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温度1970年,为-36.5℃。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140—150天,全年冰冻期为5个月 [15]  。

水文

长春的地表水属松花江水系,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的中下游,还有沐石河、双阳河、雾开河、新开河及卡岔河等流经境内,有波罗泡子、敖宝吐泡子、元宝泡子等主要泡子湖泊7处;市区的地表水,较大的河流为松花江的支流也是饮马河的支流—伊通河,及其支流新开河等。由于市区的下部基岩为中生代白垩系红色岩系,岩层致密,为一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因而无深层地下水源,故地下水贫乏 [13]  。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长春地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土质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等,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4.5%、29.06%和15.28%。土质肥沃,一般黑土层厚达0.6—1.0米。长春土壤共有12个土类、38个亚类、64个土属、190个土种,其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长春东部为暗棕壤地带,中部为黑土地带,西部为黑钙土地带,自东向西更替。受地形分异的影响,地带内的土壤系列各不相同。在暗棕壤地带内,组成了低山丘陵暗棕壤,台地白浆水、河谷草甸土和洼地沼泽土土壤系列;在黑土地带内,组成了台地黑土、河流阶地草甸土和低地沼泽土土壤系列;在黑钙土地带内,组成了阶地平原黑钙土、河谷阶地草甸土和盐碱土土壤系列 [14]  。

生物资源

长春有林地26.5万公顷,森林的组成以东亚阔叶林成分为主,华北系成分、长白区系成分也有渗入,如黑松、樟子松、云杉、冷杉、长白落叶松、侧柏、桧柏、胡桃楸、水曲柳、黄菠萝、花曲柳、山杨、黑桦等。

野生植物资源群落中,有森林植物、草甸植物、草原植物等,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300余种:可供药用的有五味子、大活、党参、苍术等到150多种;可做工副业原料的有胡枝子、芦苇、蒙古栎等50多种;可供食用的有蕨菜、黄花菜、山楂、山葡萄等30多种;可做饲料的有草木樨、小叶樟等50多种。

野生动物资源方面,有豹猫、红狐、鸿雁、林蛙、中华鳖、背角无齿蚌等5类34种 [14]  。

矿产资源

长春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共39种,258处,主要是能源矿、非金属矿和金属矿,多分布在九台区和双阳区。除已探明的煤、油质岩矿、水泥石灰岩矿、水泥黏土矿、珍珠岩砂、膨润土、萤石、铸型用砂矿、铜、银、铁以外,石油、天然气也有一定储量 [13]  。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1日,长春常住人口为9066906人 [2]  。

长春有5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2.8万。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有6个民族乡镇,分别为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九台区胡家回族乡、九台区莽卡满族乡、榆树市延和朝鲜族乡、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满族镇、公主岭市龙山满族乡;有43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有长春市朝鲜族老年协会等7个市级少数民族社团;有皓月集团、老韩头等7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市级朝鲜族群众艺术馆1所;乡级少数民族文化站4所;民族中小学12所;民族医院1所,民族乡医院4所 [13]  。

经济

综述

2020年,长春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129.5亿元,增长0.3%。全市地方财政收入440.4亿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351.3亿元,增长2.1%。地方财政支出1084.1亿元,增长10.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3.9亿元,增长6.9%;教育支出152.3亿元,增长4.8%;卫生健康支出92.8亿元,增长16.1%;交通运输支出32.7亿元,下降9.2%;农林水支出131.6亿元,增长20.6%;住房保障支出49.1亿元,增长37.3%。

2020年,长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年收窄1.0个百分点。从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变动情况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0%,衣着价格下降2.2%,居住价格下降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8%,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9%。

2020年,长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24.3%,比上年下降7.8个百分点。房屋面积竣工率为7.6%,比上年下降4.6个百分点。

2020年,长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38.03亿元,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3.82亿元,比上年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2758.12亿元,比上年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33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0.3% [3]  。

第一产业

长春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为全球三大黑土区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人均占有量等指标长期位居全国大城市首位,下辖的两市一县均名列全国10大产粮县行列,其中榆树市更多年位居榜首,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长春是首个“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中国优质粳米之都,长春大米闻名全国。

2020年,长春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8.5亿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94.1亿元,增长2.5%;林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5.8%;牧业增加值332.6亿元,下降2.8%;渔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0.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2%。

2020年,长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3.3万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达到1163.9万吨,比上年下降3.3%。其中,玉米产量990.2万吨,下降3.6%;水稻产量151.9万吨,增长2.0%。猪出栏471.6万头,增长2.6%;牛出栏87.6万头,下降9.6%;羊出栏48.1万只,下降2%;家禽出栏3亿只,增长0.5%。肉类产量达到106.3万吨,比上年下降1.2%;禽蛋产量达到42.2万吨,比上年下降8.2%;牛奶产量达到7.7万吨,比上年增长29.8%。

2020年,长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共5.4亿元,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2.9亿元,农机购置补贴6.4亿元。获评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补助资金10435万元,改造农户卫生厕所45122户,获评吉林省美丽乡村共计31个。

202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04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9%;全市蔬菜耕地面积为8.45万公顷,下降0.6%;蔬菜总产值130亿元,增长6.5%。全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产品297个,有机食品217个,绿色有机环境监测面积达到529.4万亩,绿色有机农业总产值416亿元。

2020年,长春新建续建农产品加工业产加销一体化项目21个,完成投资16.3亿元。省级以上和市级龙头企业数量分别发展到162户和173户 [3]  。

第二产业

长春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是新中国汽车、轨道客车、光电信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工业发展的摇篮,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长春的著名企业。2017年,长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量居东北第一 [23]  。

2020年,长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增长3.4%;重工业总产值增长1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总产值增长41.1%;集体企业总产值增长4.2%;股份合作企业总产值增长18.9%;股份制企业总产值增长8.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增长8.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下降30.6%。七大重点行业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3.2%;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下降1.0%;生物与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24.2%;光电子信息工业总产值增长1.9%;建材工业总产值增长10.4%;能源工业总产值下降0.6%;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3.4%。产值前30户重点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5.3%。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4%;利税总额比上年增长2.3%;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4%。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7.9% [3]  。

第三产业

2020年,长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下降5.5%。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下降6.3%;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下降6.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下降13.4%。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下降21.1%;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下降12.9%。

2020年,长春实现进出口总额1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进口892.2亿元,增长5.2%;出口135.4亿元,下降9.3%。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方式出口88.3亿元,下降6.0%;加工贸易方式出口43.5亿元,增长32.2%。

2020年,来长旅游人数达到7238.2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9.5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4.7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54%;接待国内旅游者7223.48万人次,下降29.4%。旅游总收入1381.52亿元,增长37.4%。旅游外汇收入6865.01万美元,下降69.99%。

2020年,长春共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66项,展览面积239万平方米,展会实现交易额近180亿元。

2020年,长春拥有银行信社类金融机构34家,保险公司28家,证券公司40家,证券分支机构1家,证券营业部20家,上市企业26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230.6亿元,比年初增长12.2%。住户存款余额6943.3亿元,比年初增长16.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535.4亿元,比年初增长11% [3]  。

交通运输

铁路

长春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城市、“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2017年10月13日,长春国际港暨中欧班列(长春—汉堡)正式开通。长春国际港依托长春铁路综合货场建设,是东北最大的一级铁路综合物流基地 [25]  。

长春北站、长春南站仅供列车员乘降或办理货运业务。

航空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5张)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位于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为民用4E级机场,于2005年8月27日正式通航,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东北亚航空枢纽门户、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我国主要建设的干线机场,总面积21.3万平方米,有2座航站楼,50个机位,1条3200米跑道以及1条1068.5米的第二平行滑行道和2条快速滑行道。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实现了高速铁路和机场的无缝衔接 [26-27]  。

截至2021年,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共有37家航空公司累计运营航线150条,通航城市73个,初步形成了辐射国内、布局东北亚、连接东南亚主要国家和俄罗斯地区重点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

2017年11月13日,龙嘉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正式跻身“千万机场俱乐部” [26]  。

2020年,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完成运输航班7.49万架次、旅客吞吐量936.0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3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为23.93%、32.83%和5.88% [28]  。

公共交通

公共汽车

长春公共交通主要由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和长春公交集团两个单位负责运营。截至2021年7月,长春公交线路总计233条 [29]  。

有轨电车

长春有轨电车始建于1941年,现有长春公交54路和长春公交55路两条线路。未来,长春有轨电车线网将由4条线路组成,为一横三纵的棋盘式线网,全长38.16千米。

轨道交通

长春是中国第一个有地铁规划的城市(1939年),是中国内地第五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2002年10月30日)。长春轨道交通包括长春地铁和长春轻轨。2020年,长春轨道交通客运量为1.54亿人次 [30]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概述

2020年,长春各类教育学校1621所(不含幼儿园),其中,普通高校41所,成人高校8所,中等职业学校94所,普通高中73所,初中学校323所,小学1061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工读学校1所。

2020年,长春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当年招生44.1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3.6万人,成人本专科生5.7万人,研究生2.4万人,中等职业1.7万人,普通高中5.4万人,初中阶段7.5万人,小学7.8万人,特殊教育0.014万人,工读14人。

2020年,长春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在校学生154.4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48.3万人,成人本专科生9.6万人,研究生7.0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4.6万人,普通高中15.0万人,初中23.1万人,小学46.5万人,特殊教育0.14万人,工读35人。

2020年,长春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在校教职工13.4万人。其中,普通高校4.4万人,成人高校0.14万人,中等职业0.5万人,普通高中1.7万人,普通初中3.3万人,小学3.4万人,特殊教育人0.047万人,工读41人。

2020年,长春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专任教师10.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2.9万人,成人高校0.08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0.4万人,普通高中1.1万人,初中2.3万人,小学3.6万人,特殊教育0.047万人,工读31人。

2020年,长春学前教育机构1216个,其中独立设置幼儿园893所、附设幼儿班机构323个。当年入园儿童2.7万人,在园儿童12.2万人。幼儿园教职工2.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万人。民办普惠性幼儿园129所,在园幼儿1.8万人。

2020年,长春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机构)612个。当年注册学生6.3万人,结业生1.95万人。教职工0.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23万人 [3]  。

2020年7月,长春入选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名单 [33]  。

科学技术

长春是科教文化名城,在光学、精密仪器、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制品、超导、汽车等方面的科研均居国内领先水平,是中国智力密集型城市之一,被誉为“东方波士顿”。长春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位列“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全球第37名、中国第13名 [5]  。

2015年10月7日12点13分,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吉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组。截至2021年9月27日,“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为30颗 [35]  。

截至2017年12月,长春拥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107家科研院所,38所大专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集聚了本地1375户科技企业、4155名科技专家、695项科技成果、1849台(套)大型科研仪器等创新资源,整合了103个国家的1亿多条专利信息 [36]  。

截至2017年10月,长春拥有两院院士40人(域内24人,双聘16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35人,省高级专家356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5人,市有突出贡献专家658人,是全国第四大智力密集城市。2017年4月26日,长春市院士专家联合会成立。

2020年,长春专利授权量17373件,比上年增长46.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472件,增长33.5%。

2020年,长春登记的科技成果25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51.6亿元。市科技管理部门共投入科技经费18.55亿元。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84户。

2020年,长春有法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6家,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9家。全年实施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316批次,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6万台/件 [3]  。

文化事业

场馆

2020年,长春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280家,其中,艺术表演团体9家,艺术表演场馆5家,公共图书馆13家,艺术馆、文化馆13家,文化站193家,文化艺术科研、科技机构1家,文物保护研究机构1家,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家,其他文化事业10家,博物馆23家,文化市场管理机构7家。公共图书馆总藏量631万册,其中,少儿图书馆藏量101万册。

2020年,长春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083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485家,文化娱乐场所313家,演出场所22家,艺术品经营店263家。市区(含开发区)文化经营场所783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30家,文化娱乐场所180家,演出场所10家,古玩(美术品)经营店263家 [3]  。

传媒

长春的广播电视台有吉林广播电视台、长春广播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其中,吉林广播电视台由吉林电视台和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整合而成,辖有9个专业广播频率和9个专业电视频道;长春广播电视台由长春电视台、长春人民广播电台和原长春市广播电视局服务中心合并而成,辖有6个专业广播频率和5个专业电视频道。报刊有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吉林日报、东亚经贸新闻、城市晚报。

节庆会展

长春是中国节庆会展名城 [38]  。2017年,全市共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148项,展览面积282万平方米。2018年,长春会展业竞争力指数跃居东北第一。

长春的节庆有中国长春电影节、瓦萨滑雪节、长春国际啤酒节、长春动漫节等。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电影节,中国四大电影节之一,最高奖项为“金鹿奖” [39]  。

长春的会展有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长春世界雕塑大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是中国五大汽车展会之一,中国唯一的国际级汽车博览会 [40]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是世界唯一由东北亚六国共同参与并面向全球开放的国际性综合博览会 [41]  。

体育事业

长春是中国重要的体育城市,在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培养出诸多体育人才,拥有闻名全国的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和吉林东北虎篮球俱乐部。

1999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冬季运动会在长春开幕。

2007年1月28日,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长春开幕。

2012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在长春开幕。

医疗卫生

2020年,长春共有卫生医疗机构7966个,比上年增长62%。其中,医院、卫生院377所,比上年增长22.4%。拥有医疗床位6.5万张,比上年增长15.2%。卫生技术人员为8.1万人,比上年增长37.4%。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74人。市辖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家,城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3]  。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来自“茶啊冲”

这是古代肃慎人(满族先祖)祭天时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所以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历史称谓 [43]  。

来自“长春厅”

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厅“设治地点,原在长春堡较东偏数里,命名由此起。而建治之处,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云。”这种说法认为,因厅设于长春堡附近,故名长春。据1982年《长春地名》资料记载,长春堡是由新迁居此地的汉族人命名的,取吉祥之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长春堡是沿用辽金时代长春州的旧名,因为此地原属于长春州辖境。《吉林地志》(民国二年版)和《增订吉林地理纪要》(民国二十年版)均认为长春一名源于长春厅,而长春厅是沿袭了辽金时的长春州而得名这种说法见于官方文献中。

来自“长春花”

长春是以蔷薇的别名而命名的。如:《满洲地名考》中提到:即“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在此,进一步说明,此种说法“并不能断言这就是长春一名的出处”;持同种说法的《辽史》《吉林通志》也有记载。“花名长春,柔枝纷披,取以名地”。此外,近人对此说法进行了考证,其结论为:“长春这个地名,是以花使命名的。远在辽金时期,长春这一带生着许多乘技纷披,花团锦簇的‘长春’花,也就是蔷薇科野生月季花,月季花自古都叫长春花,是由月月开花而得名的……” [44]

饮食文化

长春是吉菜的发源地,长春自古就有汉、朝、蒙、满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特有的民族食俗,客观上形成了独特多元的吉菜饮食文化。20世纪30年代,长春成为伪满州国统治中心,溥仪的宫中膳房聚集了一批北京清宫御厨和山东名厨,宫廷菜、鲁菜与长春民间菜相互交融,形成了吉菜的基本雏形。又经过近年来的大规模挖掘、创新、推广,吉菜逐渐地以其独有的特色展现于世人面前。

特色名菜:长春蹄花丝、长春地三鲜、回宝珍饺子、满族八大碗、雪衣豆沙、韭菜烙盒、长春酱肉、翡翠人参茅台鸡、鼎丰真糕点、烧鹿尾、鹿血糕、渍菜白肉火锅、白肉血肠、鸡汤豆腐串 [45]  。

老字号:鼎丰真、回宝珍、福义德灌汤包、真不同酱菜、春发合饭庄。

曲艺文化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是在建国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而得名,唱腔是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的综合体制,代表性剧目有《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雨夜送粮》等 [46]  。

黄龙戏诞生于1959年,得名于辽金时代的“黄龙府”,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代表作有《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摩托格夫人》等。

影视文化

长春是最早接触电影的中国城市之一,1895年电影艺术诞生于法国巴黎,1907年便传入长春。长春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城市,是著名的“电影城”,为新中国电影事业聚集、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电影人才。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创造了新中国电影“七个第一”,先后拍摄了人民电影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并译制了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47]  。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以来,共拍摄各类影片10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白毛女》、《平原游击队》、《五朵金花》、《刘三姐》、《甲午风云》、《英雄儿女》、《创业》、《开国大典》等老影片成为共和国经典;长春电影制片厂改制后,又拍摄了《辛亥革命》、《铜雀台》、《龙之谷:破晓奇兵》、《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众多著名影片。

长影世纪城是长影改革、二次创业标志性工程,国际十大影视城榜首、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娱乐园。

雕塑文化

长春是闻名全国的“雕塑城”。长春世界雕塑园及城市内部汇聚了来自世界五大洲216个国家和地区近700位雕塑家的1300余件雕塑作品,涵盖了玛雅、毛利、爱斯基摩、印欧等各种文化。长春世界雕塑园陆续从法国罗丹博物馆引进了奥古斯特·罗丹名作《思想者》、《巴尔扎克》、《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和《行走的人》,使长春成为亚洲第一个拥有罗丹大型雕塑作品的城市。

截至2020年6月,在长春世界雕塑园共举行了五届世界雕塑大会及二十届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 [48-49]  。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在国内外雕塑界享有盛誉,被誉为“雕塑界的奥林匹克”。位于长春世界雕塑园的长春雕塑馆是现今国内最大的雕塑艺术馆。

2013年5月14日,长春市城市雕塑学会成为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单位。

建筑文化

长春的城市格局与风貌具有广场统领、轴线放射、气势恢弘的杰出近代城市与建筑特色,是近现代规划理念在中国大规模实践的重要实例 [50]  。

以伪满皇宫博物院及伪满八大部旧址为代表的长春大型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分布于长春市中心地带,这些历史遗迹是长春独特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春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已公布的第一批历史建筑99处237栋。还划定了10处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其中6处被公布为吉林省历史文化街区。新民大街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筑、伪满皇宫及日伪军政机构旧址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51]  。

宗教文化

长春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且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全市经政府批准并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396处。

长春的寺观教堂有护国般若寺、百国兴隆寺、普门寺、大佛寺、长春观、长春天主教堂、长春西五马路基督教堂、长春市清真寺、长春万寿寺等。

萨满教曾流传于古代中国东北地区,为众多满族人所信仰,因此其宗教特质成为本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萨满文化研究所是东北地区仅有的萨满文化专门研究机构。

文物古迹

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存丰富,工业遗产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具有独特的工业轨迹、工业风貌和工业历程,以铁路、长春有轨电车、一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影(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客(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拖(长春拖拉机厂)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遗存具有深厚的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

截至2017年,长春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19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8处 [52]  。

截至2017年7月,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53个项目(9大类)。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0项,市级20项风景名胜

截至2021年5月,长春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4个,4A级旅游景区13个。

长春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57]  。

长春文庙是全国参与“祭孔”的14家文庙之一,每年2月和8月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纪念孔子。2013年3月5日,长影旧址博物馆被评为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成为全国十大入选景区之一。

长春新十五景:长东北文化旅游产业园、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长影旧址博物馆、伊通河景观带、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劳动公园、长影世纪城、长春孔子文化园、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长春东北虎园、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百花百草百木园、松山韩蓉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长春国际汽车公园、长春农业博览园。

长春之最

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管道煤气,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1930年代) [82]  。

长春是中国第一个全由外国专家规划设计的城市,是唯一仿照外国首都(巴黎、堪培拉)建造的城市 [82]  。

长春素有“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森林城”、“雕塑城”、“光学城”、“绿色食品城”、“国际轨道交通之都”的美誉 [83]  ,是新中国汽车、轨道客车、电影、光学、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行业的发祥地。

长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辆轿车 [84]  。

长春是中国轨道客车的摇篮,长春客车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轨道客车、第一辆有轨电车、第一列地铁列车、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实验);长春客车厂是我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也是世界规模最大轨道车辆制造商 [85]  。

长春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新中国第一部动画等 [47]  。

长春是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长春光机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是中国最早和最负盛名的光学研究机构,研制出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 [86]  以及神舟六号的有效载荷(主要部件)和玻璃窗,其出资组建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出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组“吉林一号” [87]  。

长春是中国应用化学的摇篮,长春应化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出神舟六号的耐火材料 [88]  。

长春是中国生物制品的摇篮,中国生物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国最早和最大的疫苗研究生产单位,研制出中国第一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第一支基因工程干扰素、第一批单克隆抗体 [89]  。

对外交流

截至2018年7月,长春与世界上19个国家的20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 [90]  ,与世界上27个国家的49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关系 [91]  。


【责任编辑:欧阳雪】

漳州八宝印泥文化进校园:党建领航 于童心播撒非遗文化自信火种

秋末时节,文韵飘香。11月5日,“指尖传承中国红 童心向党印自信——漳州八宝印泥文化进校园”活动在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金山中心小学隆重举行,为“党建引领青少年儿童文化自信品牌系列活动”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方朱红印记,百年匠心传承,在菁菁校园烙下鲜明的文化印章。作为享誉三百余年的“非遗瑰宝”,漳州八宝印泥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工艺价值,在这场活动中绽放出夺

吉利烟花张孝文荣膺“醴陵工匠”称号,书写行业传奇

湖南省醴陵吉利烟花研发中心主任张孝文凭借卓越的技艺与不懈的匠心,荣耀膺获“醴陵工匠”称号。此次评选活动由醴陵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醴陵市委员会、醴陵市妇女联合会联合发起,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四到位"促基层产线提劲焕能

张宣科技球团产线、近零碳排电炉产线各系统协同攻坚,两天内完成1080块篦板高效完成大型装备检修及高端材料生产任务攻坚,再次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刚刚历经特钢思维重塑的产线,如今快速实现技术、工艺、操作等多维度协同创新,何以完成一次次的“自我革命”?张宣科技用“思想认识到位、压力传导到位、指标分解到位、责任担当到位”赋予的闯劲和韧劲,创新开路、遇水搭桥,跑出加速度

金秋遇“鹤”彩 齐齐哈尔汇宾包子铺四十多年不变的情怀

烤肉、手拉面是齐齐哈尔招牌美食中最响亮的两个名字。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齐齐哈尔汇宾包子也历史悠久。“包子肉量足、馅料新鲜、口味多样。”食客们这样评价。在店里,边吃边聊。记者发现,这家包子铺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开业至今,仍是全班人马在经营管理,因此包子口味四十几年不变。一个店,一群人,是坚守还是情怀?“汇宾包子在齐齐哈尔已经成立40多年了,现在面

绥芬河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新引进人才岗前培训助力青年启航边城

绥芬河市深化人才强市战略、打造“边城英才”品牌的重要举措。对于下一步在培育人才工作上,绥芬河市委组织部将持续优化“引育留用”人才生态,落实“导师帮带”机制,加强跟踪培养和精准服务,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营造更优环境,为绥芬河跃升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王田湘:用热爱点亮匠心,书写中车株洲电机风采

在中车湖南株洲电机公司牵引电机事业部那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里,王田湘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帜,飘扬在每一位职工心间。这位在岗位上默默耕耘、践行匠心长达数十年的叠装工,凭借着自身的魅力与卓越成就,赢得了同事们由衷的称赞与深深的敬佩。他不仅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独特的创新思维,成为后辈们前行路上的明灯,更是整个车间生产一线职工竞相学习的楷模。回溯到1993年,年轻的王田湘初入公司,便一头扎

杨秀娟:立足岗位 勤于钻研 在平凡岗位做出非凡贡献

杨秀娟,德百集团百货大楼客户部经理,多年来她立足岗位、勤于钻研、善于创新,凭借对商业工作的热爱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平凡岗位做出了非凡贡献。特别是对珠宝首饰的清洗、抛光、焊接等方面的知识,她更是一丝不苟地认真记录并逐项试验,直至转化为为己所用,终于练就了“巧焊首饰”绝技,填补了企业首饰维修空白,“焊接巧手”服务品牌于2010年被授予“全国商业服务品牌”。她把“亲情”融入服务中,用“热心、耐心、细心”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圆满完成首次大规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

7月20日,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石工校”)联合河北晓进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校内钳工实训室圆满完成首次大规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本次认定覆盖初、中、高三个级别,共107名企业职工报名(初级工21人、中级工13人、高级工73人),系该校首次承接超百人规模的跨级别同工种技能认定,标志着其职业技能社会化评价能力实现突破。

齐齐哈尔技师学院:技能英才辈出,校企共绘“大国工匠”新蓝图

近日,齐齐哈尔技师学院频传喜讯:学院优秀毕业生、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刘伯鸣作为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学院2024年到大连船舶工业工程公司LNG运营部赵超越等四人获得法国GTT认证的波纹板焊接证;大连九成船舶重工舵轴有限公司、大连金山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黑龙江省

南博时间:消防监督员李伟-- 一丝不苟护盛会

“同志,请问麻栗坡茶叶在哪个位置?”在6月19日举办的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在12号展馆,一位市民向正在巡馆的消防监督员李伟询问。李伟微笑应答,立即为该市民带路到达麻栗坡县老山茶的展台前。

以商文旅融合为推手 助力厦门老字号出海│厦门老字号协会圆满完成赴日经贸文旅考察活动

,5月27日至6月2日,厦门老字号协会组织副会长单位味友餐饮、欧芭集团,理事单位太川家具、程泰食品、启原洋伞、金鹭宝控股等企业掌门人和代表一行20余人赴日本开展融商文旅为一体的考察活动,同时作为厦门市企业代表团参加厦门市政府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举办的“厦门—日本经贸文旅交流对接会”和“厦门城市主题日”活动。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举办“5.21国际茶日无我茶会” 推动两岸茶文化交融

为落实创办人李瑞河在创校典礼上提出的“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理念,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茶文化,推动两岸茶文创交流,彰显特色茶文化校园风采,在5·21国际茶日之际,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天福养生村成功举办“5.21国际茶日无我茶会”大型茶会活动。

长汀县举办2025年酒店技能竞赛 助推文旅融合与产业人才发展

长汀县“中国梦•劳动美—红土铸魂 匠心筑梦”2025年酒店技能竞赛在汀州皇冠国际酒店举办,活动紧扣县委、县政府“生态优先、工业强县、文旅富民”发展思路,以酒店服务人才力量赋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竞赛共设2个项目,分别是餐厅部的中餐宴会摆台和客房部的中式铺床。现场几十名“能手”同台竞技,用指尖行动诠释服务匠心,以创新思维点亮职业

“技能照亮前程 匠心筑梦燕赵”先进事迹报告会成功举行

4月27日,“技能照亮前程 匠心筑梦燕赵”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功举办。作为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会通过搭建研讨交流平台,促进技能经验分享、技术创新交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