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 通讯员 董楠楠)中国人爱玉崇玉,源远流长,玉文化也成为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红山玉器作为中国玉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类史前玉文化遗存,对于认识历史久远的中华玉文化,揭示中华玉文明独有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在辽宁营口大石桥举行“2023探索红山文化玉器之源学术研讨会暨辽东玉矿考察活动”,再次研讨红山玉器文化,追溯源头小孤山玉器。

据介绍,本次“2023探索红山文化玉器之源学术研讨会暨辽东玉矿考察活动”研讨会11月6日至11日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收藏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和辽宁千璞滙珠宝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在辽宁营口大石桥举行,活动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本次活动的推动者、联络者及对接人,天津万宝斋农耕文化博物馆馆长周树春,是本次活动的重要推动者,他对红山文化及小孤山文化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深深情怀。今年10月辽宁鞍山市人民政府在海城举办的“小孤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他是全国收藏界唯一被邀请出席的民间博物馆馆长,并得到了鞍山文旅局领导、海城市政府领导的一致肯定和赞许。

据介绍,天津市武清区万宝斋博物馆创始人周树春,是一位民间收藏界的“奇才”,对开办博物馆有着极大的热情和痴迷。他从1995年开始至今28年时间,在北至黑河南至三亚收集人类农耕工具及史前石质、玉质器物总计有两万件之多,藏品不仅涵盖八千年以来整个农耕史,做到了全国农耕工具第一全的博物馆。更重要的是史前新旧石器时代石质和玉质文化的各个历史阶段,独特完整的系列,其藏品之丰富、珍贵程度令专家们赞叹称奇。目前在天津市文旅局、博物馆管理处、北辰区政府支持下,组建人类石器时代玉石文化博物馆,用大量玉、石器物展览展示中华人类远古历史生存进化及发展过程。

周树春馆长作为民间收藏界史前石质、玉质器物的领军人物,是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省劳模、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曾在1999年“十一”期间以劳模身份应邀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受到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白立忱和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曾被授予“时代楷模第11届爱心中国十大突出贡献奖”和“时代楷模第18届爱心中国收藏界石器时代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
北京大学原地质系岩矿教研室主任、矿床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和玉石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顾问的王时麒教授,负责小孤山挖掘工作的傅仁义教授,都对万宝斋藏品表示肯定。辽宁省文化厅原副厅长、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新石器时代考古专家郭大顺老师在2019年秋来万宝斋博物馆调研时,惊奇发现万宝斋农耕礼器特大玉耜,郭老师点评说:该玉耜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农耕文化礼器,做工精细及规格硕大全国罕见。
2022年8月20日至8月21日,在有关部门组织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陈全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傅仁义组成的专家组,到天津万宝斋农耕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品鉴,对万宝斋博物馆的展品给予充分肯定。

在这次研讨会上,周树春馆长做了发言,他说: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万宝斋博物馆藏的小孤山文化石人雕塑(东方维纳斯)、石器笛子、石兽、巨型玉斧、玉耜 、玉白菜、系列玉质鞋楦子、系列玉质工具、系列玉质心形器、玉质礼器、玉质图腾等等精美玉器和其他重要器物经专家调研确定来自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一带,会将人们的视线再次引入了一万多年前中华文明初曙时段的一个崇玉国度。
“玉出红山,根在小孤山”,这是周树春馆长多年来的观点,此次通过2023红山文化玉器之源学术研讨会暨辽东玉矿考察活动”得到了认可。本次调研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深刻揭示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谱系与科学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对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孕育成长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提供了独特的窗口。红山文化典型玉器散发出的悠远历史气息,让人们触碰到了五千年前中华文明曙光的历史脉动,小孤山文化让国人了解了中华人类玉器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