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澜湄合作机制迈入第十个年头。云南省作为参与澜湄合作的前沿省份,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与湄公河五国紧密携手,为 “金色平台” 增添精彩,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不断贡献 “云南力量”。
建机制,夯实合作基础
云南省与湄公河五国实现合作机制全覆盖。中国云南省与越南老街河江莱州奠边省省委书记年度会晤机制、云南— 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中国(云南)— 缅甸合作论坛、中国云南 — 泰国合作工作组、中国(云南)— 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合作工作组等相关机制会议陆续召开,机制运转平稳有序。围绕地方治理、纪检、执法、交通、农业等发展议题,云南面向湄公河五国党政职能部门开展专题研修、培训和参访活动,加强交流,凝聚共识。
促互联,织密立体交通网
云南省“五出境” 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成形。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已全线贯通,中缅清水河通道预计在 2025 年内实现境内段高速化,境外段中老高速万象 — 万荣段已建成通车。中老铁路 “黄金线路” 效应日益显现,造福沿线。开通以来至 2025 年 7 月,全线累计发送旅客突破 5500 万人次,运输货物总量超 6300 万吨,客货运输服务网络已辐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 19 个国家。中越铁路境内段全线开行动车,中缅方向昆明至临沧、昆明至保山段铁路建成通车,保山至瑞丽铁路正抓紧建设。全省累计开通至南亚东南亚客货运航线 75 条、通航城市 43 个,实现湄公河五国重要城市航线全覆盖。澜沧江 — 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势头良好,集装箱运输实现零的突破,关累港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市场投入使用。
增动能,深化经贸合作
湄公河五国长期保持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 年,云南与湄公河国家进出口总额达 1017.65 亿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 40.9%,对越、对老贸易保持两位数增长。云南省对湄公河国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 87 亿美元,在五国累计设立投资企业 680 余家。中国 — 南亚博览会、澜湄水果节、边交会等成为共赢平台,云南对湄公河五国推出单边开放的 “三免三便利” 政策措施,有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度。
护平安,筑牢安全屏障
2011 年 12 月至 2025 年 7 月,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机制常态化开展,累计完成 155 次联合巡航。云南省依托与越南北部、老挝中北部、缅甸北部、泰国第五警区建立的省州市县双边合作机制,及边境禁毒、打拐联络官办公室,加强执法交流、联合执法等合作。2024 年 11 月,澜湄执法合作学院在云南警官学院揭牌,配套构建符合区域国际执法培训课程体系,成为区域执法能力建设合作的重要平台。
添活力,拉紧心纽带
2024 年,云南省高校共招收 7000 多名湄公河国家留学生。全省 11 所高校在湄公河国家设立 20 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累计培训各类人才 2000 余人。澜湄职业教育联盟和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发展成为 “澜湄职教” 品牌,澜湄国家文化艺术节、澜湄视听周、澜湄国际电影周、澜湄合作大理马拉松赛及中国藤球公开赛、“一江情・一家亲” 人文交流活动等丰富多彩。澜湄 “爱心行动” 以及太阳能路灯、清洁用水、垃圾处理等 “小而美” 示范项目,为各国民众带去希望和实惠。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