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林建辉 通讯员 高舒琪)中国和孟加拉国是传统友好近邻,两国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中孟政治互信持续巩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及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拓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日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学院承办的2025年孟加拉国以社区为导向的目的地旅游发展研修班在漳州科技学院举行结业典礼。

来自孟加拉国的22名官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经过培训顺利结业。本次研修班旨在促进中孟两国在旅游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来自孟加拉国的学员通过系统学习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中国在社区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出席典礼的领导嘉宾有: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卢长贵、漳州市中华职教社专职副主任张磊、漳州市商务局外经科科长吴岚薷、漳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蔡智民、中共漳浦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小娟、漳州科技学院校长李奠础、漳州科技学院副理事长黄铁枝,还有来自漳州市中华职教社、漳浦县外事办、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漳浦县委员会的领导嘉宾以及担任此次授课的漳州科技学院教授专家团队。

据悉,孟加拉国以社区为导向的目的地旅游发展研修班历时15天,学员们在漳州科技学院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习实践和研讨交流等活动,深入探讨中国社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中孟两国在此领域的共同发展。

学员们系统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并赴云南民族村学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运营模式;赴洱海生态园,了解社区旅游开发项目,学习如何进行湖景资源开发与设计;赴喜洲古镇,学习古镇区块的保护与开发管理模式;赴玉龙雪山,了解景区旅游安全管理与数字化管理;考察“石头村”—玉湖村,学习原生态景区的保护与传承。

结业典礼上孟加拉国学员带来“中孟友好,茶旅融合”为主题的茶艺表演,体现了中孟茶旅的融合,赢得领导和师生们阵阵掌声。

来自孟加拉国民航和旅游部的迪达鲁尔表达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漳州科技学院领导、教授、老师和志愿者们的感激之情,并分享培训的收获。他表示,此次研修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友谊之旅。与中国的专家学者建立了深厚情谊,这将成为未来中孟旅游合作的重要纽带,将把在中国的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孟加拉国推广社区导向的旅游模式,助力本土文化遗产保护,期待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借鉴中国"景居共治"的模式,让社区居民成为旅游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

李奠础代表承办方作项目情况总结。李奠础向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省、市、县等各级领导对漳州科技学院的大力支持与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并获得结业证书22位学员表示热烈祝贺!李奠础指出,恰逢中孟建交五十周年与“中孟人文交流年”这一历史性时刻,15天里,学员们通过系统学习旅游管理、服务提升及社区参与模式,深入探索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学校师生与学员们共同品茗、交流经验,在茶香与海丝文化中深化了对多元旅游资源的理解。也期待学员们将漳科所学的经验与孟加拉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社区旅游成为促进地方经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

吴岚薷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丰硕,为旅游产业注入新动力。近年来,中国通过基础设施联通、能力建设等项目,支持孟加拉国提升能源、交通与城市服务能力,为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本次研修班是落实中孟两国人文交流与旅游合作的重要实践,中方愿与孟方进一步加强旅游政策沟通,鼓励双方地方省市缔结友好关系,推动社区旅游成为中孟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

卢长贵代表县政府致辞表示,漳浦县作为对外开放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漳浦县依托“山、海、文、茶”四大核心资源,深耕社区旅游发展实践,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激活文化底蕴、健全参与机制,让旅游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当地社区,也为国际间旅游发展交流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近年来,漳浦持续优化文旅发展环境,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旅游发展生态。这既是漳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彰显漳浦深化国际文旅合作的决心与诚意。

领导们为22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学员代表迪达鲁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赠送感谢状、向漳州科技学院赠送锦旗,并与学校互赠礼物。

漳州科技学院始终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与丝路精神,积极推动社区旅游的国际合作。自2009年起,学校已成功承办52期援外培训项目,吸引了66个国家的1598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本次研修班,既是中孟友好关系的生动体现,也为两国在文旅领域的互联互通与共同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夯实了双边合作的民生基础,也为共建开放包容的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