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林建辉 通讯员 谢金婷)“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搭建起沟通与合作桥梁,有力促进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深度交流,为世界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5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漳州科技学院承办的2025年肯尼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及“一带一路”国家茶叶国际贸易与产业化发展官员研修班,在漳州科技学院顺利开班。此次研修班吸引了来自肯尼亚、埃及、拉脱维亚、尼泊尔、斯里兰卡等5个国家的57名技术专家和学者参与。

开班仪式上,漳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元标,漳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科长陈一春,漳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蔡智民,漳浦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二级主任科员林坤荣,漳浦县卫生健康局二级主任科员陈楚田,漳州科技学院校长李奠础、副理事长黄铁枝,漳浦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李建飞,漳浦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长杨海南,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漳浦县委员会副会长张金兰等领导嘉宾出席。

茶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深受各国友人喜爱。开班仪式前,漳州科技学院举办了茶香满园共清欢联谊茶会。学员们在各茶席间品茶,观赏泡茶师技艺与茶空间设计,品尝不同风味茶汤,开启美好茶文化之旅。

沈元标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表示,茶叶是连接世界的绿色纽带,承载千年文明对话,见证各国人民友好往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结晶,铭刻人类共同精神记忆,是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两个研修班同期举办,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实践,期待与各方携手,让漳浦的茶香飘向肯尼亚的草原,让东非的文化瑰宝闪耀漳州的街巷,探索“茶 + 非遗”商业新价值。

李奠础代表承办方发言称,“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开辟新道路,注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大动力。在此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各国共同关注课题。此次培训班联合举办,既传承弘扬中国茶文化及非遗,更是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肯尼亚在文化旅游、茶叶贸易领域深化合作的契机,学校将全力为学员提供支持与服务,贡献智慧和力量。

拉加特代表2025年肯尼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研修班全体学员,向项目主办方和承办方表达诚挚谢意。他表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融合方面经验丰富,肯尼亚学员希望学习成功经验,为肯尼亚旅游产业升级和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来自斯里兰卡的穆纳辛赫代表“一带一路”国家茶叶国际贸易与产业化发展官员研修班全体学员致谢。他称,对茶的共同热爱成为学员相聚纽带,期待深入探索茶叶种植生产奥秘、制茶与茶艺艺术以及商业营销之道,推动本国茶产业发展。


开班仪式上还展示了系列精彩非遗艺术展演。《只此青绿》展现宋人茶香中与天地对话的诗意与壮阔;《剪纸谣》带来剪纸与舞蹈交融的视觉盛宴;《行孝歌》承载民间艺术智慧;《茶趣》依托“工夫茶”展现中华茶道精神;《福满中华》绘就盛世画卷。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自2007年由天福集团董事局主席李瑞河创办以来,坚守“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办学初心,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深耕“三茶”统筹发展理念。自2009年起,该校已成功承办45期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为63个国家培养1430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主管和技术骨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