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

安徽祁门:发挥生态优势振兴祁门红茶雄风

祁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体土类为结构良好、肥力较高的酸红性土壤,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祁门县是中国红茶之乡,“十二五”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兴县”战略,以打造“全省生态经济强县”为目标,启动实施“祁红产业发展‘2111’计划”,特别是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祁门红茶等四大名茶建设及黄山市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文件颁布后,祁门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夯实产业基础,做好品牌文章,茶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坚持“生态立县”提升科技水平

作为全省林业县,祁门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展示区建设,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城乡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祁门县全力实施生态祁门建设,加快推进新安江流域、阊江河城区段、金东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着力抓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加快城乡绿化步伐。

为大力振兴祁红产业,祁门县将茶产业发展与“全省生态经济强县”工作有机结合,围绕祁红“百亿产业”目标,加快茶企发展步伐,重点建设祁门文化中心等文化产业项目。为形成产业集聚,营造祁红发展的绝佳环境,2010年以来,该县通过推进绿色产业园区建设,在城东投资10亿元以上,建设祁红绿色产业园。目前已有天之红公司、祥源公司、祁门香公司、阊江源公司、牯牛降祁红庄园公司、谢裕大红茶公司等企业入驻。

在紧跟生态发展步伐同时,祁门县多措并举,提升茶产业科技发展水平,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创新。

在科技体系培育建设上,该县积极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组建 “黄山市祁门红茶标准化生产科技专家大院”、“安徽省祁门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茶叶产业技术祁门综合试验站”等一批科技试验点,天之红、祥源、祁盛、祁眉等一批企业获得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

在祁红生产科技研发上,自2011年以来,天之红公司、祥源公司等企业率先在全国建成国内首条祁红工夫红茶初制、精制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有效解决了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设备研制、生产线联接、污染控制以及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目前全县已建成4条初制生产线、1条精制生产线,祁红自动化加工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茶树良种繁育上,该县箬坑红旗茶苗合作社与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独创薄膜覆盖高温杀菌技术,解决了业界几十年来茶苗繁育每年必须更换黄心土的方法,大大简便了茶树茶苗的繁育工作。目前,祁门县在祁红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共申请注册专利40余项,祥源、天之红、祁盛、祁眉等企业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天之红、祥源等企业祁门红茶创新团队被认定为“黄山市前沿技术创新团队”。

夯实发展基础壮大产业龙头

祁门县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的同时,县本级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300万元的资金,重点用于品牌、龙头、基地、文化及宣传等,积极推进祁门茶产业发展各项工作。

加大标准茶园建设,夯实祁红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祁门县重点抓好天之红祁红专业合作社、华盛农友茶叶合作社、祁春舜溪有机茶合作社及祁眉外中茶叶合作社的现代农业项目茶园基地,发挥柏溪、塔坊、箬坑等乡镇现代农业标准示范茶园辐射带动作用,规范茶园病虫害防治,加快促进全县茶叶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不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面积,新建生态高效茶园,改造低产茶园,推广茶园“三品“认证,逐步提升全县茶园亩效益,实现茶农增产增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壮大产业龙头,发挥龙头导向作用。该县积极做好对已引进优质资本、集团企业的服务工作,加快国药黄山大健康产业公司、祥源公司、天之红公司、谢裕大红茶公司、牯牛降祁红庄园等一批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坚持政策激励、资金支持,扶持提升骨干企业,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在品牌创建引导、市场推广开拓及对产业发展的整体带动效应,实现资金、技术和资源有机结合。

加快新区茶城建设,提升祁红展示平台。充分利用祁红茶城建设契机,祁门县倾力打造祁门原产地祁门红茶形象展示高标准平台。积极做好重点企业入驻服务,全新塑造祁红企业形象,打造一流祁红品牌企业;同时高标准建设祁红茶文化展示馆,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祁红历史文化和愿景;此外,做好新区周边景观打造,结合祁红茶文化展示馆,建设祁门新区地标性文化娱乐市民休闲体验中心,祁红茶城对祁红产业发展的人气、产业集聚功能已初步显现。

推进品牌创建做好创新文章

市场拓展是祁红发展的生命线,“十二五”期间,祁门县将品牌创建作为拓展市场的重要抓手,做好品牌推介与产品创新文章,着力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市场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扎实提升加工科技,做好产品创新文章。提升祁红质量,必须从初制抓起,按照 《祁门红茶清洁化初制厂建设规范》,该县每年完成30家以上茶叶初制厂的新建、改建任务,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发高档、精品祁红和茶饮料、茶食品、茶多酚、茶黄素等多元化精深加工工艺,延长祁红产业链,提高祁红产业综合效益。以充分发挥祁红的外向性和国际知名度为目标,该县大力扶持祁红袋泡茶发展项目,开发高、中档不同风味祁红袋泡茶产品,促进产业升级,企业壮大,农民增收。

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做好品牌推介文章。为进一步提升祁红品牌影响力,扩大祁红市场占有率,该县针对祁红企业品牌发展情况,实施祁红品牌动态化管理,积极打造祁红五大品牌。为继续加大祁红线下宣传,该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方式,积极参与各种展会活动,扩大祁红在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同时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十城百店”活动,在全国优选10大城市,开展建设100家祁红专营店,拓展祁红市场,提升祁红品牌影响力;积极尝试线上宣传模式,该县鼓励企业开办电商、微商,发挥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发展的改造作用,扩大祁红网络知名度;积极参与国家、省组织的各种著名商标和名牌评比活动,打造独具特色、市场认知程度高的强势品牌。

通过一系列的推动举措,祁门县茶产业实体渠道不断拓展,市场网络进一步完善。祥源、天之红、祁眉等公司在全国主要省份建有各种类型的祁红专营店、旗舰店、形象店、体验店,祁门红茶已进入国内主要中心城市茶叶市场、茶庄、超市、便利店;黄山、海南等重点旅游区市场销售布点正在开拓。同时,该县茶叶电子商务迅猛发展,2014年8月谢裕大祁红公司与祁门渤海红茶运营中心先后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祁红现货首登天津渤海电子交易平台,为安徽第一例上市交易农产品。

祁门茶产业发展概况

2014年祁门县茶园面积达17万亩,比2010年15.58万亩增加1.42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认证茶园面积11.4万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67.06%。

无性系茶园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5.37万亩,比2010年3.6万亩增加1.77万亩,2014年祁门县被授予“安徽省茶园无性系发展十强县”。

2014年,祁门县一产茶叶产量6615吨,产值6.02亿元,比2010年5129吨、2.15亿元,分别增长28.97%、180%;茶叶综合产值20亿元,比2010年5.75亿元增长247.83%;茶园亩产量由2010年的38.33公斤增长到38.91公斤,亩产值由1606.5元增长到3541.2元,人均茶农收入由1456元增长到4040元。

2014年祁门县共生产红茶5000吨,产值7.1亿元,比2010年3200吨、1.1亿元分别增长56.25%、545.45%。 2015年预计红茶产量达5500吨,产值8亿元。

截至目前,全县2015年已生产茶叶4970吨,产值54970万元,预计全年茶叶产量7000吨,产值7亿元,茶叶综合产值达22.5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500元。

通过扶优扶强、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借力发展、强化招商引资企业建设等措施,祁门县茶叶企业由2010年的200余家,发展到目前大小加工企业30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亿元以上规上企业2家,全国茶业百强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责任编辑:孙晓曼】

《易经》的经济哲学:古典智慧与现代经济的跨时空对话

当区块链的哈希值在虚拟世界中流转,当华尔街的电子屏闪烁着绿色与红色的数字,古老东方典籍《易经》的智慧正悄然穿透时空,为现代经济提供着独特的哲学视角。这部诞生于三千年前的占筮之书,其核心的阴阳辩证思维、动态平衡理念与系统观,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了当代经济决策的迷雾。从硅谷的创业公司到华尔街的投行精英,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的数字经济,越来越多的实践者开始从《易经》中汲取灵感,探索古典智慧与现代

太极连两岸 文化共传承 | 2025海峡两岸(厦门)太极拳大赛暨太极嘉年华启幕在即

将于12月12日至15日在厦门海沧体育中心启幕。福建省武术协会会长高楚兰、组委会负责人、台湾太极拳代表队总领队等嘉宾齐聚一堂,就赛事筹备情况、活动亮点以及太极文化对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行介绍与展望。国际太极拳日喜讯添彩 太极文化迎来世界时

落笔常在乡土间

曾经排列在夫夷江桃花岛新田车、黄家车、何家车、曹家车、杨木车等地段,那七、八架日夜翻滚的竹筒水车,见证了桃花村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碌,正是那“远看蜘蛛织网/近看棍棍棒棒/四十八把酒壶筛酒/中间弹琴吹唱”的童谣,不仅激发了抗战时期短暂旅居新宁的艾青先生喷薄的诗情,更吸引着我为这方绝美的山水不住地吟哦。作为新宁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中为数不多的中国作协会员,我深知真实记录这块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

福建高速厦门区域趣味运动会:以赛为媒 搭建“路链家企”协同发展大舞台

近日,以“高速聚能・路鹭同行”为主题的福建高速厦门区域2025年职工趣味运动会活力启幕。福建高速厦门区域相关单位,属地交警执法、管理部门等单位职工代表齐聚赛场,厦门市总工会相关领导到场指导,共同见证这场集趣味性、协作性与凝聚力于一体的职工文体盛会。

泊心舟

文/张毅龙这满城的华灯,原是盛世的眼睛。可我的魂,偏被一扇素简的窗棂勾了去——那光晕温润如隔世的玉,在万千璀璨里,守着豆大的清明。茶烟起时,白日清谈的余韵便漫上心头。半窗明月移过阶庭,茶烟袅袅散入虚空,恰如此刻墨痕在宣纸上走成孤舟。

“传物遊心 解构万象——刘怡涛中国画作品展”在西双版纳启幕

11月5日,由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双版纳州文化馆、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承办的“传物遊心 解构万象——刘怡涛中国画作品展”在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正式启幕。仪式在极具民族特色的浓郁氛围中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哈尼族非遗传承人现场献唱《迎宾曲》,歌声婉转悠扬,为画展增添了热烈而庄重的文化氛围。

龙江县:排球联赛燃情赛场绽放青春“该有模样”

11月2日,历时四天的龙江县中小学生排球联赛在热烈的欢呼声中圆满收官。此次赛事由龙江县教育局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得到全县各中小学积极响应,22所学校组建49支队伍踊跃参赛。青少年学生以球会友、以赛为媒,用拼搏诠释热爱,用汗水书写青春,奏响了昂扬向上的运动乐章

2025年第十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颁奖仪式圆满举行 全球佳作竞逐共绘数字创意新蓝图

10月31日,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国际动漫节组委会承办,厦门信息集团创新软件园管理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七届“金海豚奖”颁奖仪式在厦门集美成功举办。本届大赛聚焦动漫、游戏、虚拟现实(VR)三大核心赛道,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件优秀作品参与角逐。

世界遗产 人民共享 | 2025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人大书画作品展在武夷山成功举办

由福建省人大书画院指导,福建省文联、中国四个“双世遗”地所在设区市的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部门,以及武夷山市共同举办的“世界遗产 人民共享”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2025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人大书画作品展在武夷山正式开展。本次活动是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后,由全国四个世界双遗产地联合举办的一场文化盛会,也是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六

华安各镇巾帼广场舞展演 多元活动赋能县域文化活力提升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各乡镇纷纷开展“舞动巾帼风采 悦享县域活力”广场舞相关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为县域文化生活注入蓬勃活力。丰山镇:精心选拔 展巾帼魅力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全镇女性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近日,丰山镇妇联先后到各村广场舞练习现场,通过实地观看、现场打分的方式

丹青绘新貌 光影摄温情 | 攸县文联“时代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十月风来,携桂子清甜漫过阡陌,将新联村裹进一帧浓得化不开的秋光里。油茶果缀满枝头,凝着灿灿金晖;稻浪沿田埂起伏,与垂首的穗子低声絮语。白墙黛瓦隐在绿阴深处,乌亮的沥青路如墨绸蜿蜒,一头连着翻涌的丰收,一头系着炊烟袅袅的家园。2025年10月26日,重阳节前夕,攸县文联二十余位书家、影者,联袂黄丰桥镇文联同仁踏秋而来——为这处揽获全国、省、市、县、镇五级双文明称号

秋窗琐记

这秋光,原是这般耐人寻味的。作为终日与文书为伴的教育工作者,忽在这窗前得了片刻闲坐,竟觉出几分偷得浮生的愧怍。时光的渡轮驶入秋水长天,十月的风拂过眉梢,带着一种淬炼后的澄澈。它不似韩退之笔下“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喧哗逼人,也无白乐天“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泼辣恣睢,只是这般安安静静地,将王介甫“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笔意倒转,把淡淡转浓的暮色涂抹在园林亭阁。那光是熟透的,带着十月特有的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