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16日六安讯(通讯员 鲍启明)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六安市新安镇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调思路,聚心力、破难题,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奏响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今年以来,六安市新安镇全面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全面建设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目前,新安已建成9个林下养鸡合作社,土鸡规模化养殖已达230户,养殖集中区16个,全年肉鸡出栏465万羽,存栏129万羽,产值1.8亿元;猪产值1.2亿元;种植业产值0.5亿元;林业产值0.2亿元;其他产值0.7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04亿元。

新安镇汤那村林下养鸡产业示范带
全面推动风貌改造,建设“生态宜居”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新安镇以南百“两高”沿线为主线,在全镇24个屯开展镇容村貌示范带建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一个组织架构、一个理事会、一个先锋队、一个志愿者服务队、一个长效机制”有机结合的“1+5”组合拳机制,高效有序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因地制宜进行改善提升。2021年,新安镇共完成农房改造2316屯,实施“三清三拆”1835处,新建“微田园”“微菜园”“微花园”195处,铺设污水管网13公里,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全力加码。

风貌改造焕新颜
建设村史馆,宣传“乡风文明”
全面开展乡风宣传,打造文明乡风。2021年4月,六安市新安镇首个村史馆——道峨村史馆落座于道峨村部旁,馆内包含文化阅览厅、乡风展示厅和民间美食体验厅三个展厅。在各展示厅内,展示了道峨村的历史沿革和村容村貌的变迁,不仅是农耕文明的记忆,更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告别贫困、记住变迁的历史见证,时有村民以及游客到村史馆开展文娱活动。同时,新安镇在2021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传会12次,发放破除陈规陋习宣传手册10000余册,为切实打造文明乡村夯实基础。

新安镇道峨村村史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