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日前,玉喆天都·2023玉文化峰会,在杭州市临平区浙江天都城大酒店隆重举行。参加峰会有全国一些省市的收藏家协会领导、古玉鉴定专家、古玉收藏者和古玉艺术品参展商有300多人。天津万宝斋农耕博物馆受到主办方的诚挚邀请,将酒店大堂提供给万宝斋博物馆,展示农耕及玉文化探源和系列玉猪龙艺术品。这是主办方对外唯一的主题展。报道当天就成为展会亮点,一件堪称国宝的孤品史前礼器玉耜,惊艳了此次展览会。

据介绍,万宝斋农耕博物馆馆长周树春用了数十年心血,收集人类工具和礼器等等,目前多达万件以上。博物馆收藏的从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未经加工的原始工具,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石锄之类的耕作用具,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时代。

周树春介绍,此次杭州玉文化峰会他挑选了大批能代表中国玉历史、玉文化、玉探源的有意义展品,玉质器物中有一件代表史前高等级农耕文明的玉耜,是目前国内第一件极为罕见的新石器时代古人开创了耕种工具,堪称是国宝,是史前玉器中的一件巨大型孤品。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新石器时代考古专家郭大顺曾经评价:“这件玉耜是目前国内最大保存最完美的、也是仅有的一件史前玉耜,是迄今所见我国新石器时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玉耜为农耕祭祀用礼器,对于古代农业文明的起源发展至关重要。”

在展会期间,浙江省电视台、杭州市电视台都纷纷来到“万宝斋农耕博物馆”摄像,并进行报道。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侯彦成、中国古玉器最权威的鉴定专家张友来展厅前驻足夸赞。深圳收藏家协会会长韩昌晟详细鉴赏万宝斋艺术品,并反复洽谈今后交流事宜。有位收藏家老人74岁朱德荣,久闻万宝斋玉器,专程慕名从南京到杭州鉴赏,观看后赞不绝口,连说不虚此行。加拿大温哥华收藏家协会徐忠祥会长在万宝斋艺术品展台看了很久,对万宝斋艺术品给予高度认可,并诚挚邀请万宝斋博物馆去加拿大进行一次展览,传播中国的农耕文化、玉文化,将中华无与伦比玉器艺术品推向国际。展会主办者周建忠院长数次来万宝斋展台前认真品鉴,他说万宝斋展品确实与众不同、大饱眼福、名不虚传,希望下次展会带来更具影响力展品。

通过参与这次在南方的大都市杭州的玉文化峰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的对万宝斋博物馆的藏品一致表示认可,纷纷给予高度评价。专家们都被周树春的执着甚至痴迷这种精神所感动,觉得万宝斋农耕博物馆不仅填补了农耕文明的空白,对社会的教育意义是非常大的。这是对民族的奉献、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信仰。

北京大学原地质系岩矿教研室主任、玉石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观赏石协会顾问的王时麒教授曾经赞赏万宝斋“收藏量多,分布地域大,玉石质量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陈全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傅仁义组成的专家组曾经给出的鉴定结果是:周树春先生收藏的藏品大多均采自海城小孤山古人类遗址周围的河漫滩附近,绝大部分为人类制作的工具及礼器等,可分为打制和磨制两种,且以岫岩玉石料为主。其中玉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与小孤山遗址相当,将人类使用岫岩玉的历史提前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八万年前。

据了解,天津万宝斋农耕博物馆馆长周树春曾经被授予“时代楷模第18届爱心中国收藏界石器时代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周树春馆长介绍说,按照中央推动的中华文明探源精神,博物馆近期正在填表申办填补国家空白的另一个博物馆……人类及玉文化探源博物馆。争取年底前后开馆运营,开馆后会将这几十年来收集的远古人类工具、人类用玉史,用实物展示出来。同时为国内外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家及玉文化爱好者提供、交流玉文化探源知识和有文化、有收藏价值的玉质器物艺术品,普及推广。

八十年代初开始,周树春就做开拓性的民营农科研事业,一九九一年时,国家科委及团中央就授予他为全国星火带头人标兵称号。今天,周树春按照国家领导人指导方向,努力把人类探源、玉文化探源博物馆办好,在国内外宣传推广伟大的远古中华文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