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

黑龙江省两岸青年志愿者团队协助央视来哈拍摄

中经联播1月29日哈尔滨讯(金薇)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宣传龙江冰雪旅游、特色美食,助力黑龙江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受黑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节目组赴哈尔滨市拍摄制作文旅综合节目。黑龙江省台办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协调省文旅厅、哈尔滨市文旅局、哈尔滨市台办等单位做好对接,指导黑龙江省两岸青年志愿者团队全程陪同、提供服务保障,确保拍摄工作顺利进行,让央视记者和台湾嘉宾真切感受到冰城人民的热情真诚。

2f2891f6566ba2df8b1f88102b658de.jpg?v=1706511067

在哈期间,摄制组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天气拍摄地标景点和特色美食,宣传哈尔滨市独特的欧陆风情和美食文化,擦亮 “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城市名片。

在金春大酒店,摄制组采访了中国十大名厨、北派宫廷菜传承人张金春。张金春向台湾嘉宾讲述1998年赴台北市参加中华美食文化节的难忘经历,还原飞龙宴的制作过程,现场展示哈尔滨特色美食老式锅包肉、酥黄菜的制作工艺,并邀请台湾嘉宾品尝。

随着采访的深入,张金春大师对哈尔滨美食的热爱和执着,深深打动了摄制组和台湾嘉宾。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采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哈尔滨的独特文化和美食魅力,对这座“东方小巴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离开哈尔滨之前,摄制组和台湾嘉宾共同参加了哈尔滨市政府举办的文化交流晚宴。

晚宴上,哈尔滨的特色美食一一呈现,令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哈尔滨的艺术家们也为来宾们献上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展现出这座城市的艺术魅力。 这次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两岸同胞的情感联系,也进一步扩大了哈尔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举行,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道道蕴含中华文化和哈尔滨特色的美味佳肴,让人不由大块朵颐。台青蔡如瑜表示“一直以为东北美食只有铁锅炖,现在才知道哈尔滨不光是冰雪之城、音乐之都,同时也是美食之邦。心灵手巧的哈尔滨人不光善于制作精美绝伦的冰雕、雪雕,也可以制作精致可口的美食。回到岛内,一定多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哈尔滨。”

在山河屯铁锅炖,台湾嘉宾品尝到心心念念的铁锅炖大鹅和冻梨刺身,大赞美味的同时,开心地合影留念。在黑龙江慧鑫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曹显慧详细介绍了五常大米的特点和辨别方法,特意端出刚焖好的米饭让大家品尝。

而在离五常大米原产地不远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两旁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作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地点,中央大街的面包石路和历史悠久的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除了欣赏建筑,游客们更喜欢品尝这里的特色小吃,如马迭尔冰棍、糖葫芦等。这些特色小吃的美味与中央大街的历史氛围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哈尔滨的美食文化,市政府还特意举办了“哈尔滨美食节”,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家和游客前来品尝。在美食节上,哈尔滨的厨师们展示了他们的烹饪技艺,现场制作了许多道地道的东北菜肴。这些佳肴不仅让在场的人大饱口福,也向世界展示了哈尔滨作为美食之都的魅力。

台湾青年蔡如瑜在参加了这次美食节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来哈尔滨,让我对东北菜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除了铁锅炖,还有这么多精致可口的佳肴。这里的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让我感受到了哈尔滨人的热情和匠心独运。回到台湾后,我一定要向更多人推荐这个美食天堂。”

此外,哈尔滨的美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许多餐厅开始注重食材的品质和烹饪技巧的提升,同时也融入了更多的国际元素,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食客们带来更加多元的味觉盛宴。

4e439ef0e52bdbdc7738f94f60014b4.jpg?v=1706511067

如今的哈尔滨,不仅是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心和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美食之都。无论是品味传统东北菜还是探索创新美食,这里都能满足你的味蕾需求。而对于台湾青年蔡如瑜这样的食客来说,这里不仅有美景、音乐、冰雕雪雕,更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台湾歌手杨品骅品尝到正宗的五常稻花香大米,不由得惊叹“这个米饭太好吃了!软糯中带着香甜,不需要配菜都可以连吃三碗!”在浴舍水汇,台湾嘉宾第一次体会东北洗浴文化,新奇的同时深感震撼,“哈尔滨洗浴中心又豪华又宽敞,室内娱乐设施齐全,之前真的没见过,东北人的冬天真的太幸福了!” 接下来,他们开始了一段难忘的冰雪之旅。他们徜徉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园、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等地,被这些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和充满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群深深吸引。

fa23c244665502143c101e976f08afa.jpg?v=1706511067

每一处风景都让他们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最后,他们来到了龙吹雪音乐酒吧。在这里,台湾歌手杨品骅携手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刘臣教授共同演绎、录制《两岸一家亲》歌曲。这首歌曲将两岸同胞守望相助、亲爱友善的氛围推向高潮。在歌声中,两岸同胞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彼此间的情感也更加深厚。 这一周的拍摄行程虽然结束了,但这份珍贵的记忆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他们深知,无论身在何处,两岸同胞的心永远都是连在一起的,就像那碗美味的五常稻花香大米,软糯香甜,让人难以忘怀。

据悉,此次拍摄内容将制作成两期节目通过海峡飞虹中文网、国际在线、央视频及境内外社交平台向海内外发布推送,让更多台湾同胞领略哈尔滨作为冰雪之城、音乐之都、美食之邦、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为促进龙台各领域融合发展,助力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李小飞】

太极连两岸 文化共传承 | 2025海峡两岸(厦门)太极拳大赛暨太极嘉年华启幕在即

将于12月12日至15日在厦门海沧体育中心启幕。福建省武术协会会长高楚兰、组委会负责人、台湾太极拳代表队总领队等嘉宾齐聚一堂,就赛事筹备情况、活动亮点以及太极文化对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行介绍与展望。国际太极拳日喜讯添彩 太极文化迎来世界时

落笔常在乡土间

曾经排列在夫夷江桃花岛新田车、黄家车、何家车、曹家车、杨木车等地段,那七、八架日夜翻滚的竹筒水车,见证了桃花村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碌,正是那“远看蜘蛛织网/近看棍棍棒棒/四十八把酒壶筛酒/中间弹琴吹唱”的童谣,不仅激发了抗战时期短暂旅居新宁的艾青先生喷薄的诗情,更吸引着我为这方绝美的山水不住地吟哦。作为新宁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中为数不多的中国作协会员,我深知真实记录这块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

福建高速厦门区域趣味运动会:以赛为媒 搭建“路链家企”协同发展大舞台

近日,以“高速聚能・路鹭同行”为主题的福建高速厦门区域2025年职工趣味运动会活力启幕。福建高速厦门区域相关单位,属地交警执法、管理部门等单位职工代表齐聚赛场,厦门市总工会相关领导到场指导,共同见证这场集趣味性、协作性与凝聚力于一体的职工文体盛会。

泊心舟

文/张毅龙这满城的华灯,原是盛世的眼睛。可我的魂,偏被一扇素简的窗棂勾了去——那光晕温润如隔世的玉,在万千璀璨里,守着豆大的清明。茶烟起时,白日清谈的余韵便漫上心头。半窗明月移过阶庭,茶烟袅袅散入虚空,恰如此刻墨痕在宣纸上走成孤舟。

“传物遊心 解构万象——刘怡涛中国画作品展”在西双版纳启幕

11月5日,由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双版纳州文化馆、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承办的“传物遊心 解构万象——刘怡涛中国画作品展”在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正式启幕。仪式在极具民族特色的浓郁氛围中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哈尼族非遗传承人现场献唱《迎宾曲》,歌声婉转悠扬,为画展增添了热烈而庄重的文化氛围。

龙江县:排球联赛燃情赛场绽放青春“该有模样”

11月2日,历时四天的龙江县中小学生排球联赛在热烈的欢呼声中圆满收官。此次赛事由龙江县教育局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得到全县各中小学积极响应,22所学校组建49支队伍踊跃参赛。青少年学生以球会友、以赛为媒,用拼搏诠释热爱,用汗水书写青春,奏响了昂扬向上的运动乐章

2025年第十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颁奖仪式圆满举行 全球佳作竞逐共绘数字创意新蓝图

10月31日,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国际动漫节组委会承办,厦门信息集团创新软件园管理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七届“金海豚奖”颁奖仪式在厦门集美成功举办。本届大赛聚焦动漫、游戏、虚拟现实(VR)三大核心赛道,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件优秀作品参与角逐。

世界遗产 人民共享 | 2025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人大书画作品展在武夷山成功举办

由福建省人大书画院指导,福建省文联、中国四个“双世遗”地所在设区市的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部门,以及武夷山市共同举办的“世界遗产 人民共享”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2025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人大书画作品展在武夷山正式开展。本次活动是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后,由全国四个世界双遗产地联合举办的一场文化盛会,也是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六

华安各镇巾帼广场舞展演 多元活动赋能县域文化活力提升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各乡镇纷纷开展“舞动巾帼风采 悦享县域活力”广场舞相关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为县域文化生活注入蓬勃活力。丰山镇:精心选拔 展巾帼魅力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全镇女性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近日,丰山镇妇联先后到各村广场舞练习现场,通过实地观看、现场打分的方式

丹青绘新貌 光影摄温情 | 攸县文联“时代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十月风来,携桂子清甜漫过阡陌,将新联村裹进一帧浓得化不开的秋光里。油茶果缀满枝头,凝着灿灿金晖;稻浪沿田埂起伏,与垂首的穗子低声絮语。白墙黛瓦隐在绿阴深处,乌亮的沥青路如墨绸蜿蜒,一头连着翻涌的丰收,一头系着炊烟袅袅的家园。2025年10月26日,重阳节前夕,攸县文联二十余位书家、影者,联袂黄丰桥镇文联同仁踏秋而来——为这处揽获全国、省、市、县、镇五级双文明称号

秋窗琐记

这秋光,原是这般耐人寻味的。作为终日与文书为伴的教育工作者,忽在这窗前得了片刻闲坐,竟觉出几分偷得浮生的愧怍。时光的渡轮驶入秋水长天,十月的风拂过眉梢,带着一种淬炼后的澄澈。它不似韩退之笔下“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喧哗逼人,也无白乐天“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泼辣恣睢,只是这般安安静静地,将王介甫“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笔意倒转,把淡淡转浓的暮色涂抹在园林亭阁。那光是熟透的,带着十月特有的温

连城培田村歌破空而来 唱响客家古村的千年文脉

最近,一曲《心中的培田》横空出世,以悠扬旋律唤醒八百年客家古村的沉睡记忆,用深情文字勾勒培田的过去与未来。这首由原福建省侨联副主席、龙岩市连城县乡村振兴特派员谢小建作词、AI作曲的村歌,不仅是献给古村的抒情礼赞,更成为连接培田历史根脉与时代活力的文化纽带。

枫契韶光

深秋时节,西风掠过山峦,枫叶如赤云般层层铺展,簌簌作响,正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境。千万片红叶仿佛离枝的蝴蝶,在空中盘旋成阵——名如朝露恨如烟,聚散何须问旧年?我独自走在石径上,见落叶铺就一条金色的小路,“人迹板桥霜”恍若旧日的誓约被秋霜一寸寸栽种在林间。还记得月下许下的三生之契,“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如今篱前温着五色醅酒,笑谈间挽起斑白的发丝,竟以枫叶为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