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林建辉 郑雅能 通讯员 陈靖怡)漳州八宝印泥,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自清康熙十二年,前身为药膏,创始人魏长安的一次机缘巧合,发现药膏在书画作品上有惊人妙用。经过改进技艺,八宝印泥成为清乾隆时期专供朝廷使用的贡品。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八宝印泥深受中外书画家的喜爱,是闻名中外的“漳州三宝”之一,有“文房第五宝”之称。
为推动中国台湾青少年学生交流活动创新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国台湾青少年感受中国非遗——八宝印泥的独特魅力。近日,由中共漳州市龙文区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主办,漳州市八宝印泥有限公司协办的漳台青少年交流活动拉开帷幕。


“情系两岸,共研非遗”中国台湾青少年八宝印泥非遗交流活动在福建漳州龙文区举行。漳州八宝印泥有限公司团队成员参与本次活动。活动中,来自中国台湾的37名青少年运动员及其教练老师共同走进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领略闽南古厝文化,亲身体验了八宝印泥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与八宝印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盛宴。


在非遗传承人杨煜老师的研学课堂讲解中,中国台湾青少年学生深刻感受到漳州八宝印泥的深厚底蕴,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教授过程中,漳州市八宝印泥的技艺团队更是以实践教学、亲身指导的方式,让中国台湾青少年学生通过聆听学习、亲手锤打印泥、钤印纪念卡、互动问答等环节,深度挖掘和探讨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感受着非遗文化的魅力。他们全神贯注,通过全身心的参与体验,纷纷表示对八宝印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这次友好交流活动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本次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是一次心灵的碰撞、文化的传承,为中国台湾青少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搭建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感受艺出同源、两岸一家的文化魅力。它不仅让中国台湾的青少年学生收获了珍贵的体验和难忘的回忆,更增进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共同书写传统文化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