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

陈家恬及其《日落日出》:走进乡村 读懂农民

作者:黄淑贞

---读农事散文集《日落日出》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日落日出》作者陈家恬近照

《日落日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家恬的获奖作品。陈家恬曾任福建省永泰县政协主席,出生于该县梧桐镇盘洋村时代务农的贫穷人家。高中毕业,五试不第——当医生的梦想彻底破灭,种过田、打过工、烧过炭。偶遇本省招干考试,改变了身份——仅仅是身份,惦的依然是农村,想的依然是农民,写的依然是农事。公务之余,陪伴家人、读书、省思、习作,终成农事散文集《日落日出》、长篇行孝日记《将心比心》等。

有人喜欢“李子柒”镜头里的诗意雅致,也有人喜欢《乡村里的中国》的灰暗沉郁,该片的农民形象,更多的是干裂的指甲、黝黑的皮肤、佝偻的身躯、饱经风霜的灰头土脸......主角山东农民杜深忠一段话直戳人心:“实际上我一开始对这片土地就没有一点感情,这个土地不养人,不成功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还要来得血淋淋!”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2.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与前两者相比,永泰籍作家陈家恬的《日落日出》农耕记忆散文,则将诗意与辛劳做了巧妙的中和,他写农事也写人心,不讳言农村的困苦艰难,又不乏诗意的田园表达,同时还有充满哲学的人生思考,尤其是本地童谣、俚语、谚语的灵活运用,更是让其字里行间充满了淡咸微甜的“菜脯”味,余韵悠长。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全书虽有31万字,37个农事,每篇自成体系,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随意撷取喜欢的篇章阅读,不必顾虑前后章节的连贯性。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3.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五访梅花》梅花盛开

该书具有极丰富的农耕文化元素,堪称农业县永泰的“首富”,甚或称之“中国南方农事博物馆”(福建省作协原主席陈章武语)也不为过。书中画面感十足的文句,读来如临其境,让人不由自主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原乡”。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4.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作为基层干部,远学近学,最可学的是《日落日出》;千读本万读本必选的读本是《日落日出》。阅读此书,可探问学之道,可探为人之道,可探处事之道。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5.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2011年金秋10月,该书经由作家出版社为其出版发行,第一版就印了5万册。2012年5月、10月又陆续推出了第二版、第三版……开创了当代文学散文专著再版之最,众多专业文学评论家、作家如何建明、陈忠实、谢冕、孙绍振等给予高度评价。

2024年,此书问世距今已13载,仍是经久不衰,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愈来愈多,成为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枕边书。因求购此书的读者太多,10月,作者又奉献历时十年润色的精品——第四版《日落日出》,让读者们的惦记有了着落。

在纸质阅读日渐式微的今天,此书为何还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呢?

乡村工作者的“扫盲”读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代乡村建设,文盲几乎没有了,但是“农盲”和“半农盲”却越来越多,农民的思维习惯、文化性格、情感逻辑,农民思考问题的方式、内心的利益关切,很多初来乍到的乡村工作者一无所知,在此情况下,阅读《日落日出》无疑是最便捷的“扫盲”途径。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6.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全书围绕着农事书写农村生活,有很多农活不只是山外人没见过,甚至于永泰本地年轻人都未曾听闻,在《日落日出》中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谢冕这样评价:“我发现,他是一个有心人,他的工作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文学写作,而是包含着文学特质的类似文化考古的开掘和留存。”

如《田园将芜》里,他描写父亲运用现今已罕见的苏州码记录柑橘种植、头季和再生季水稻收成等收支账目,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他一一翻译成简明易懂的效益分析表。而后得出结论——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7.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苏州码对照表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8.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中稻种植收支效益分析表

“农民最讲实惠,种田追求效益。...倘若管好若干农资企业,把天女散花式的各种补贴集中起来,直接补给他们,以调节农资价格,让种田有利可图——只要能与外出打工的收入旗鼓相当,也许就不会有太多的抛荒”

“工钱,工钱,有工就有钱”“只有人,只有充满活力的劳动者,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

假如每个乡村工作者都有这种巧心去调研、记录、分析,则未来的乡村建设无疑会更接地气、更得人心、更行稳致远。

研学教育的乡土教材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9.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起厝》杵夯土墙

《日落日出》里引用的文学经典囊括古今中外,无论是自然研学教育还是研习写作,都是优秀的素材范本。通过这本书,很多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过的植物、鸟类、农具以及农活等都有了具象化的汉字表达。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叩问历史,拨动心弦,与刷短视频的被动接受不同,阅读此书,会让人不自觉主动加入自己的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他坦言,自己写作没有诀窍,唯有靠日常的点滴积累,及时将各种信息归类存档,形成可随时查阅的电子化“聚宝盆”,所以片头我们称他为永泰“首富”,是因为再没人比他有如此的坚持,几十年间,将阅读、看书、写作看成是和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修行。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10.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番薯啊,番薯》过滤地瓜粉浆

当下绿色农业热门的关键词如自然农法、生态堆肥以及绿色种植等,在本书里都有提及,并不新鲜。由此可见,今天的种地技术,并不是一直在进步,某种程度上是在退步。

比如《种瓜》:

“母亲常说,锄头嘴吐黄金,春一锄头,秋一钵头。我喜欢那‘一锄头,更渴望那‘一钵头’。其实有的收成是指日可待的,无需漫长的等待,比如丝瓜,便是春种夏收”......

“树大招风,苗嫩惹虫,向来如此,黄虫是丝瓜的头号敌人,嫩叶被打开许多天窗。好在丝瓜亦能忍受它们的侵害。丝瓜苗奋发向上,初生的瓜秧,用它灵敏、轻盈的卷须,络着插在身边的竹子上,几度攀爬,几度滑落,但它凭借卷须的反复缠绕,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到顶,像一只飞累的蜻蜓栖息在那里,四处张望”。

这种近似《植物世界》纪录片的即视感,对培养青少年的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写作技能都是最鲜活的教材。

治愈焦虑的心灵读本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11.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油茶香》烘焙茶籽

农村里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生存、生产、生活,规律而有秩序,节奏踏实而不紧慌,与近乎直线频率的都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度竞争的城市“内卷”生活轨道单一,是现代精神疾病的主要诱因,而书中近乎白描的乡村生活,鲜活生动,让读者的精神向往有了皈依之所。将《日落日出》当成枕边书,可让困顿的灵魂有暂时的栖息之所,现实中的困惑迷茫也可在目之所及的只言片语中找到答案。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12.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瓦道》做瓦

“为了终极的幸福,你应该到田间来劳动。”对于这样的建议,不论是出自文人笔下,还是农人之口,我都深深赞同。......唯有劳动或工作,才使流动的生命留些可回望的印痕,可度量的价值或意义,否则就是孤舟独泛,白来空往,了无踪迹。

性本爱丘山的我现在就想,退休之后,固然不可能像中国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那样率领学生,穿粗布衣服,打草鞋、织草席,简单生活,提倡贤者与民同耕同食,呼吁人人参加劳动,但至少要找个幽静的地方——那里有山、山上有树、树上有鸟;那里有溪,溪里有水,水里有鱼;那里有地、地里有图,可耕可种......建一座小木屋,享受亦耕亦读的生活。....夜坐厝里,汲泉煮茗,看看闲书,写写闲文。”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13.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柿子趣》削柿皮

20241118  《日落日出》 走近乡村读懂农民14.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奇异的埔李》晒李干

在《日落日出》中,特殊年代的经历,虽然让作者吃尽了苦头,可是我们仍能在笔端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他的深情他的睿智他的风趣,都静静流淌在温暖的文字里,在新常态下的社会语境中,建构起人们对乡村“新情感结构”以及对当下乡村发展的反思,这或许才是《日落日出》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吧!


【责任编辑:崔岳莺】

太极连两岸 文化共传承 | 2025海峡两岸(厦门)太极拳大赛暨太极嘉年华启幕在即

将于12月12日至15日在厦门海沧体育中心启幕。福建省武术协会会长高楚兰、组委会负责人、台湾太极拳代表队总领队等嘉宾齐聚一堂,就赛事筹备情况、活动亮点以及太极文化对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行介绍与展望。国际太极拳日喜讯添彩 太极文化迎来世界时

落笔常在乡土间

曾经排列在夫夷江桃花岛新田车、黄家车、何家车、曹家车、杨木车等地段,那七、八架日夜翻滚的竹筒水车,见证了桃花村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碌,正是那“远看蜘蛛织网/近看棍棍棒棒/四十八把酒壶筛酒/中间弹琴吹唱”的童谣,不仅激发了抗战时期短暂旅居新宁的艾青先生喷薄的诗情,更吸引着我为这方绝美的山水不住地吟哦。作为新宁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中为数不多的中国作协会员,我深知真实记录这块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

福建高速厦门区域趣味运动会:以赛为媒 搭建“路链家企”协同发展大舞台

近日,以“高速聚能・路鹭同行”为主题的福建高速厦门区域2025年职工趣味运动会活力启幕。福建高速厦门区域相关单位,属地交警执法、管理部门等单位职工代表齐聚赛场,厦门市总工会相关领导到场指导,共同见证这场集趣味性、协作性与凝聚力于一体的职工文体盛会。

泊心舟

文/张毅龙这满城的华灯,原是盛世的眼睛。可我的魂,偏被一扇素简的窗棂勾了去——那光晕温润如隔世的玉,在万千璀璨里,守着豆大的清明。茶烟起时,白日清谈的余韵便漫上心头。半窗明月移过阶庭,茶烟袅袅散入虚空,恰如此刻墨痕在宣纸上走成孤舟。

“传物遊心 解构万象——刘怡涛中国画作品展”在西双版纳启幕

11月5日,由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双版纳州文化馆、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承办的“传物遊心 解构万象——刘怡涛中国画作品展”在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正式启幕。仪式在极具民族特色的浓郁氛围中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哈尼族非遗传承人现场献唱《迎宾曲》,歌声婉转悠扬,为画展增添了热烈而庄重的文化氛围。

龙江县:排球联赛燃情赛场绽放青春“该有模样”

11月2日,历时四天的龙江县中小学生排球联赛在热烈的欢呼声中圆满收官。此次赛事由龙江县教育局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得到全县各中小学积极响应,22所学校组建49支队伍踊跃参赛。青少年学生以球会友、以赛为媒,用拼搏诠释热爱,用汗水书写青春,奏响了昂扬向上的运动乐章

2025年第十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颁奖仪式圆满举行 全球佳作竞逐共绘数字创意新蓝图

10月31日,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国际动漫节组委会承办,厦门信息集团创新软件园管理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七届“金海豚奖”颁奖仪式在厦门集美成功举办。本届大赛聚焦动漫、游戏、虚拟现实(VR)三大核心赛道,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件优秀作品参与角逐。

世界遗产 人民共享 | 2025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人大书画作品展在武夷山成功举办

由福建省人大书画院指导,福建省文联、中国四个“双世遗”地所在设区市的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部门,以及武夷山市共同举办的“世界遗产 人民共享”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2025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人大书画作品展在武夷山正式开展。本次活动是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后,由全国四个世界双遗产地联合举办的一场文化盛会,也是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六

华安各镇巾帼广场舞展演 多元活动赋能县域文化活力提升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各乡镇纷纷开展“舞动巾帼风采 悦享县域活力”广场舞相关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为县域文化生活注入蓬勃活力。丰山镇:精心选拔 展巾帼魅力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全镇女性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近日,丰山镇妇联先后到各村广场舞练习现场,通过实地观看、现场打分的方式

丹青绘新貌 光影摄温情 | 攸县文联“时代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十月风来,携桂子清甜漫过阡陌,将新联村裹进一帧浓得化不开的秋光里。油茶果缀满枝头,凝着灿灿金晖;稻浪沿田埂起伏,与垂首的穗子低声絮语。白墙黛瓦隐在绿阴深处,乌亮的沥青路如墨绸蜿蜒,一头连着翻涌的丰收,一头系着炊烟袅袅的家园。2025年10月26日,重阳节前夕,攸县文联二十余位书家、影者,联袂黄丰桥镇文联同仁踏秋而来——为这处揽获全国、省、市、县、镇五级双文明称号

秋窗琐记

这秋光,原是这般耐人寻味的。作为终日与文书为伴的教育工作者,忽在这窗前得了片刻闲坐,竟觉出几分偷得浮生的愧怍。时光的渡轮驶入秋水长天,十月的风拂过眉梢,带着一种淬炼后的澄澈。它不似韩退之笔下“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喧哗逼人,也无白乐天“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泼辣恣睢,只是这般安安静静地,将王介甫“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笔意倒转,把淡淡转浓的暮色涂抹在园林亭阁。那光是熟透的,带着十月特有的温

连城培田村歌破空而来 唱响客家古村的千年文脉

最近,一曲《心中的培田》横空出世,以悠扬旋律唤醒八百年客家古村的沉睡记忆,用深情文字勾勒培田的过去与未来。这首由原福建省侨联副主席、龙岩市连城县乡村振兴特派员谢小建作词、AI作曲的村歌,不仅是献给古村的抒情礼赞,更成为连接培田历史根脉与时代活力的文化纽带。

枫契韶光

深秋时节,西风掠过山峦,枫叶如赤云般层层铺展,簌簌作响,正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境。千万片红叶仿佛离枝的蝴蝶,在空中盘旋成阵——名如朝露恨如烟,聚散何须问旧年?我独自走在石径上,见落叶铺就一条金色的小路,“人迹板桥霜”恍若旧日的誓约被秋霜一寸寸栽种在林间。还记得月下许下的三生之契,“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如今篱前温着五色醅酒,笑谈间挽起斑白的发丝,竟以枫叶为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