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南和区书法教师专业素养,夯实书法教育教学基础,2025年7月22日,南和区暑期书法教师培训正式开启。首日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理论讲解、实操演练与专家指导,为参训教师带来一场书法教育的知识盛宴。

上午,培训聚焦书法教学理论,由资深书法教育专家李旭光老师主讲。李老师围绕“润心启智 艺脉相承——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展开深入讲解,从书法教学课堂设计的完整流程,到小初高书法教学的衔接与取舍,为教师们构建起系统的书法教学知识框架。李老师详细阐释了书法课堂教学的七大环节——导入、新授、示范、学生操作、成果展示、评价与总结。在导入环节,情境导入可通过营造古代书法创作场景、播放古典音乐等,快速让学生进入书法学习氛围。新授环节,示范讲解式、对比辨析式、情境探究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贴合书法学科技能性与文化性特点,兼顾直观性、互动性与实践性。例如对比辨析式教学,通过呈现规范字与不规范字、名家作品与学生常见错误写法,引导学生观察笔画长短、结构疏密差异,理解书法结构规律。

示范环节是学生掌握书写技能的关键。李老师强调,示范动作需规范,握笔姿势、坐姿要精准,笔画起笔、行笔、收笔及结构穿插避让等核心要点必须清晰呈现;示范过程要分步拆解、突出重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精准示范字体写法,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此外,还需关注示范后的反馈,观察学生模仿情况,对比错误案例,形成“示范—实践—再示范”的闭环。在学生操作与评价环节,李老师指出,要明确书写要求、关注书写姿势,分层指导兼顾个体差异,控制书写时长保持学生兴趣,以鼓励为主培养信心,渗透审美引导。评价需注重鼓励性、针对性,结合教学目标,从态度习惯、技能理解、专业素养创新等维度,动态衔接小初高评价标准,助力学生逐步成长。

下午,培训进入实操演练与专家指导环节。参训教师们热情高涨,在书法教室铺展宣纸、研磨调墨,结合上午所学理论,进行书法练习。练习内容涵盖基本笔画、单字临摹与简单作品创作,教师们专注书写,感受笔墨韵味。

在基本笔画练习中,教师们从横、竖、撇、捺等基础笔画入手,力求笔画起笔收笔精准、形态规范。有的教师反复练习横画的“抗肩角度”与“起收笔变化”,有的专注于竖画“垂露”与“悬针”的区别,在一笔一划中体悟书法笔法精髓。单字临摹环节,教师们选取经典碑帖,如《颜勤礼碑》《曹全碑》等,仔细观察范字结构、笔画呼应关系,尝试还原字体神韵。从“永”字八法的练习,到复杂单字的临摹,教师们不断打磨书写技巧,提升对书法结构与笔法的理解。

李旭光老师全程参与实操指导,穿梭于教师之间,观察书写情况并给予精准建议。针对书写姿势问题,专家亲自示范,纠正教师握笔“指实掌虚”、坐姿“头正身直”等细节,强调正确姿势是书写规范与健康书写的基础;对于笔画书写问题,专家从笔法原理出发,讲解“中锋行笔”“提按顿挫”的运用,指导教师感受笔锋在纸上的运动轨迹,调整书写力度与节奏;在结构布局方面,专家结合例字,分析“疏密避让”“呼应协调”等原则,帮助教师理解书法结构美学,提升作品整体美感对于教师们创作的简单书法作品,专家从章法布局、墨色运用、风格体现等进行评价。肯定作品优点,如笔画扎实、结构规整等,同时指出不足,如章法不够协调、墨色变化单一等,引导教师在创作中融入更多书法审美与创意,让作品既有技法支撑,又有艺术韵味。

首日培训在墨香与研讨氛围中落下帷幕。参训教师们满载而归,既收获了书法教学理论知识,又在实操中提升了书写技能,更明确了书法教育的责任与方向。后续两日培训,将继续围绕书法教学实践拓展、教学案例研讨等内容深入开展,助力南和区书法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推动区域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书法文化在校园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以笔墨之力润心启智,传承千年艺脉。(郭洋洋 )
来源:信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