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魏勇 季壮壮 李小莉)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
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
与会者分享各国城市治理先进经验,共同探讨城市发展未来趋势和应对挑战,为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开拓思路、贡献智慧。
长江之夜的文明交响
作为本次活动的启幕环节,“长江之夜”活动于11月19日晚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隆重举行。
开幕式融合了美声合唱、民乐、越剧、西域舞与中外青年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再现了南京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画卷。
南京市代市长李忠军向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并以大报恩塔为媒介,介绍了南京独特的城市魅力。他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城市间友好往来,在互学互鉴中启迪智慧,在交流交往中深化友谊,在共赢共荣中创造未来。
在庄重的城市亮相环节,大报恩寺琉璃塔通过灯光投影技术,将各参会城市名称逐一呈现。
伴随着璀璨的灯光秀,文莱内政部部长哈吉·阿赫马丁、埃及吉萨省副省长亨德·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阿卜杜勒哈利姆等来自十余个国家的城市代表相继登台亮相。
南京实践的立体呈现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会议形式,精心设计了四大主题“城市展场”活动。
“滨水城市的活力”主题带领嘉宾走进雨花台中学,与“苏超”南京队员、教练互动交流,观摩青少年足球训练,感受城市青春活力。
德国迪特福特市市长贝恩德·麦尔表示:“成熟的足球体系需要来自不同文化的球员加入,未来完全有可能让南京的年轻球员来我们城市交流,一起训练。”
“滨水文化遗产保护”主题组织参观南京城墙博物馆、中华门瓮城,展示历史文化保护成果。
由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发起的“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项目引起国外嘉宾浓厚兴趣。该项目自2016年启动,已累计回收60万块城砖,保障了城墙本体修缮。
“滨水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主题通过参访滨江风光带,调研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虫子工作室”、南钢集团,展现绿色发展实践。
登上长江海巡船,嘉宾们近距离了解江豚的种群动态,感受南京在水生生物保护及长江沿岸生态修复方面所做的努力。
“滨水城市与文学”主题则在世界文学客厅开展诗歌共读,彰显南京的“世界文学之都”魅力。
全球城市的经验分享
在21日于南京六朝博物馆举行的“世界市长主题对话”中,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城市在文化遗产保护、绿色生态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实践经验。
埃及吉萨省副省长亨德·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阿卜杜勒哈利姆表示,吉萨是埃及最为古老的省级行政区之一,以金字塔、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等独特的历史遗产著称。
她表示,吉萨正通过遗产保护、城市发展和国际合作等重要举措,实现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和谐共存。
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工作委员会主席颜天禄说:“在马六甲,我们不仅保护静态的历史遗迹,更致力于活态传承。”今年正值郑和下西洋620周年,南京与马六甲有着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和驻扎地的历史渊源。
德国迪特福特市市长贝恩德·麦尔介绍了该市与中国的历史渊源:迪特福特被誉为“巴伐利亚的中国城”,多年来通过举办中国节、推动教育交流、促进艺术互鉴及多元共治,将中华文化深度融入城市生活。
滨水城市的生态智慧
身处全球最干旱地区之一,纳米比亚温得和克市通过开采含水层的地道水、经过处理的城市废水等方式,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市长恩德西哈费拉·拉兰贾呼吁建立相互学习、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与南京加强在环境技术、文化互鉴与可持续城市发展方面的合作。
意大利罗马二区区长弗朗西斯卡·德尔·贝洛表示,为实现兼具景观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生态转型,罗马已建成五座临河公园,使得台伯河成为融合体育、生态与社交功能的公共空间。
“下一步,我们还要将台伯河打造成交通之河、宜居之河。”
科罗拉多河是墨西哥墨西卡利的母亲河和主要淡水来源,墨西卡利市旅游和会展局长玛利亚·穆里略表示,该市正致力于修复科罗拉多河三角洲与哈迪河支流,通过重建湿地与绿色走廊来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系统。
古都的文脉守护与绿色重生
南京市副市长孙百军从文化传承、绿色转型、智慧赋能三个维度,分享了南京发展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一座屹立于长江之滨的城市,南京正努力探索一条兼具历史厚度、生态温度与科技锐度的滨水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保留青砖黛瓦的传统肌理,引入灯彩工作室、茶馆、咖啡屋、民宿等多元化业态,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城南小西湖社区在城市更新中,坚持“最小干预、最大尊重”的保护理念。
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存”迈向“活态传承”。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市市长扎尔科·米钦对此表示赞赏:“很高兴南京也在做同样的事,保护文化遗产、保留文化场所,同时让人们继续在此居住。”
意大利科莫市市长亚历山德罗·拉皮内塞介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科莫自2021年起推行“科莫绿水与纺织景观”战略,确保了工业活力与湖泊生态的长期和谐共存。
全球滨水城市的共同承诺
活动最后,与会城市市长、城市代表共同登台,正式发布《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标志着全球滨水城市合作迈入新阶段。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共同挑战,共识提出四大倡议:
秉承开放和包容的理念,迅速采取行动,积极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本地化实践,保护大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
尊重各大河流域的文明特性,保护、传承发展文化多样性,活态传承河流文化遗产,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当代价值;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交通便捷、服务公平、环境友好、韧性安全的宜居型滨水城市;
加强跨河联系、流域上下游联系,促进国际合作,构建世界大河城市对话合作网络。
---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的发布,标志着全球滨水城市合作迈入新阶段。这份共识凝聚了来自四大洲城市代表的智慧与承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共同挑战提供了行动框架。
正如南京市代市长李忠军所言,南京将以本次对话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的友好往来,发掘合作潜能,构建多维度、宽领域的对外合作新格局。
各国城市携手做历史文脉的守护者、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智慧城市的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