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2月24日唐山讯( 常小军 王金友 刘常惠)唐山市“无证明城市”建设中迈出坚实步伐,通过“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能替代的一律替代、能共享的一律共享”原则,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14项证明材料实现“免提交”,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的跨越。
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

近年来,唐山市聚焦企业和群众高频办理的服务事项,以“无证明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改革。通过取消、替代、共享等方式,大幅精简证明材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群众满意度。2024年,唐山市“无证明”服务系统正式上线,累计在线办理证明6100余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814项证明材料“免提交”
取消证明事项:从压减法定证明事项入手,直接取消21项证明事项,并通过梳理非法定证明材料,进一步取消52项,仅保留221项,形成《唐山市“无证明”事项保留清单》。
替代证明材料:在户籍管理、市场主体准营、资格考试等领域,唐山市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制,61项法定证明事项和164项非法定证明材料以告知承诺替代。
共享电子证照:建立电子证照数据库,实现275种电子证照“自动填”“免提交”,并通过“无证明”服务系统,实现814项证明材料“免提交”。
数据共享与信用赋能
数据共享平台: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开发“无证明”服务系统,支持在线提取证明信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唐山市在42个领域推行“一纸报告”改革,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办事效率提升:企业开办实现“全市域通办”,平均用时缩短至4小时以内;不动产登记、廉租房及低保业务办理中,群众无需携带购房合同即可完成业务。
群众获得感增强:通过“无证明”服务系统,群众办事“档案袋”越来越少,满意度显著提升。2024年以来,唐山市累计帮扶130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从“无证明”到“一网通办”

唐山市“无证明城市”建设不仅是一项政务服务改革,更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举措。唐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数据共享和信用赋能为抓手,不断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探索“一网同办”“全市域通办”等新模式,依托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套材料,单次采集,多方共用”,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完成业务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