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4日泉州讯( 靳向有 庄秋风 林建辉 陈金新)泉州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印发《服务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围绕政务服务、环评改革、排污管理等领域推出八项创新举措,旨在降低民营企业环保成本,激发绿色转型活力,助力泉州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强市标杆。
制度创新与精准服务并举
1.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通过“一个窗口对外”和“生态助企轻骑兵大篷车”机制,线上专栏实时收集企业诉求并限时反馈,对复杂问题组建专家服务团上门帮扶,精准破解企业环保难题。
2. 环评审批流程简化
优质产业园区纳入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推行登记表免备案、同类项目“打捆”审批,扩大惠企覆盖面,缩短审批周期。
3. 排污指标动态优化
对污染物年增量低于阈值(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0.1吨)的建设项目,免予购买排污权指标或提交总量来源说明,切实降低企业审批成本。
4. 执法监管智慧转型
对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优先采用在线监控、无人机等非现场执法,依托“生态云”平台动态预警环境隐患,强化远程指导帮扶,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5. 包容审慎柔性执法
落实“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制度,动态调整执法权责清单,允许困难企业分期缴纳罚款,构建宽严相济的监管格局。
6. 信用评价分类激励
实施环境信用分级管理,对诚信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并建立信用快速修复机制,整改达标企业可及时恢复信用评级,保障政策优惠兑现。
7. 污染治理集约共享
鼓励建设活性炭集中再生、餐饮油烟集中处理等“绿岛”项目,通过共享治污设施降低企业环保成本,提升治理效率。
8. 环保产业扩容升级
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推动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修复领域,加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政策红利提振发展信心
在2025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企业家代表对政策给予高度评价。信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书传表示,新政为企业减负增效提供了“及时雨”,尤其是环评流程简化与信用修复机制,增强了企业绿色转型的信心。晋江产业集团董事长丁永贵指出,政策的出台与“晋江经验”一脉相承,将进一步推动国企与民企合作,助力泉州产业升级。
经济与生态协同共进
泉州市生态环境局强调,八项措施通过制度创新与精准服务“双向发力”,既严守生态红线,又为企业松绑减负。下一步,将结合“生态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动态跟踪政策实施效果,持续优化服务,推动泉州民营经济在绿色赛道上“轻装快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