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德州市德城区:“政策红利”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今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传递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据统计,2024年,德州市德城区新增民营企业3910户,民营企业数量高达5.35万家,占全区企业总量的91.59%。
而在这个春天,德城民营经济又迎来了新一轮勃发。
德城何以让民营经济拔节生长、春风劲吹?答案正是立足“小切口改革”,释放“大场景活力”,以畅通办事途径、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企沟通为切入点,推出系列“小切口”政策支持措施,民营企业在“政策雨露”的滋养下,迅速成长为支撑城市经济的坚实臂膀。

“预留”制度:让中小企业“分一杯羹”
政府采购,是观察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能否在采购中公平竞争并赢得机会,直接反映了当地的市场开放度、公平性和透明度。“不问企业性质,只要实力突出,就能脱颖而出!德城区在政府采购中为中小企业推出的‘预留’制度,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中标率!”回顾几个月前的政府采购经历,德城区昊顺电子产品销售中心负责人潘国栋说。
潘国栋口中的“预留”制度,是德城区在政府采购领域实施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之一。在采购中,该区提高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对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预留项目预算总额的45%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70%。
“提高预留份额为中小企业赢得了更多采购机会,同时激励它们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这对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区财政局局长刘军说。除了“预留”制度,我区从信息公开、政策、资金三方面打出“组合拳”,调整对小微企业的价格评审优惠幅度、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并通过提高预付款比例、引入信用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合同融资等方式,确保中小企业合同份额,为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活动提供便利。2024年,全区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签订合同金额占比达89.5%。
跨域联办:破解办事“两头跑”“折返跑”
近日,山东德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将一面锦旗送到区政务大厅,“审批高效办实事、服务一流效率高”几个大字彰显企业的由衷赞赏。
今年初,该公司因业务扩展,急需变更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与库房地址。了解到企业的迫切需求后,区审批局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开启“加速度”服务模式。“由于企业部分仓库设在外地,我们打破地域壁垒,请求当地审批部门协助工作,最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跨区域核查工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二股负责人路熹说。
跨域联办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如此,为最大限度提民营企业获得感,该局以定制专属服务为外部发力点,将审批服务窗口“前移”,组织专人精准对接中小企业需求,私人定制企业的“专属事项图”,全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全过程跟踪提醒、全方位提质增效,用暖心“服务指数”提升民企“满意指数”。

“三全”模式:让金融服务“一键直达”
“由于公司新上环保项目,暂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多亏了德城区金融伙伴团队的贴心服务,为我们‘全链条’定制融资方案,积极对接德州农商行在7个工作日内发放贷款1500万元,还升级了电子银行、支付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高效解决了公司的结算、融资等问题。”近日,山东德隆博德尔环保装备发展有限公司李经理对金融伙伴提供的“三全”服务赞不绝口。
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慢问题,我区创新金融伙伴定制化服务模式,组织金融伙伴团队开展“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活动,通过“全方位”梳理需求、“全流程”陪跑跟踪、“全链条”定制服务的“三全”服务模式,实打实解决问题,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该团队以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为切入点,建立民营企业直连服务机制,并积极对接118个重点项目、技改项目,组织金融机构跟进项目“投建用管”全周期,通过先行受理、容缺办理等方式促成融资,高效推动信贷投放,2024 年,全区新增贷款87亿元,居全市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