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司法护航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全面升级

中经联播讯 4月24日,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成效并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德城区法院党组成员张瑞环主持发布会,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杨阳、知识产权庭负责人杨爱华出席活动,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大众网、德城融媒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现场报道。

审判机制创新 精准赋能产业升级
张瑞环介绍,2024年德城区法院围绕“司法主导、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原则,构建起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司法服务前移:设立巡回审判点,针对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建立“一企一策”司法服务机制,通过庭前调解、证据保全等举措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裁判规则精细化:完善“类案检索+要素式审判”模式,在涉商业秘密、数字版权等新类型案件中强化技术事实查明,案件审理周期同比缩短28%;
协同保护深化:与市场监管、版权局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行政执法与司法裁判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典型案例引领 彰显司法保护力度
杨爱华通报的十大典型案例涵盖专利侵权、商标恶意抢注、网络不正当竞争等热点领域。其中,某医疗器械公司技术秘密案通过“举证责任转移+惩罚性赔偿”机制,判令侵权方赔偿320万元,创同类案件赔偿新高;某短视频平台音乐侵权案明确“先授权后使用”规则,入选全省法院参考性案例。
普法矩阵升级 营造创新法治生态
着力构建“立体化”法治宣传体系:线上打造“德法知产”专栏,以动漫、短视频形式解读典型案例,播放量突破50万次;线下开展“百名法官进千企”活动,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定制《知识产权合规指引》,惠及企业600余家。
张瑞环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司法应对,探索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路径;杨阳补充,法院正研究制定涉平台经济反不正当竞争裁判指引,助力新业态健康发展。以司法实践护航创新驱动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