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堂

夏日高血压患者怎么过?降血压的三个方法

夏天是高血压患者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在这个时候高血压患者要多加留意自己的身体,警惕因夏天对高血压的忽视而让高血压有机可趁,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少人因饮食起居调理不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多种并发症。有专家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60%的死亡病例就发生在炎夏。

高温夏日高血压病人怎么过?

高温环境下,尤其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忽然饮用大量冷饮或突然进入空调很低的房间后,血管收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加剧,引发血压波动,继而诱发心肌梗死、脑血栓或脑出血等险情。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本身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差,遇到忽热忽冷地刺激后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能进行快速调节,一旦发生意外后果更严重。

因此,高血压病人要比普通人更注意避暑。首先要主动补水,不要等口干舌燥再猛灌冷饮。夏天出汗比较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容易浓缩而导致黏稠度增高,使得发生上述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因此,身边多备些凉白开或温茶水,多吃瓜果蔬菜。心血管病人最好能自己冲泡中药茶,比如用山楂、莲心、菊花、荷叶等泡水喝,不仅能解暑、安神,还能降低血压。

夏季炎热,高血压患者须加强防范。但从临床来看存在不少误区,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在采取防范措施时不辨体质,有时往往适得其反。炎夏季节,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从喝水、运动到吹空调都有不同的讲究。因此,要有效防治高血压,必须先分清体质。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患者可分为肝火型、气虚型和痰湿型三大类,这三类人群一般有如下特点:

肝火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多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多呈现出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急躁易怒、舌苔增厚等症状。

气虚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一般身体都比较虚弱,他们多数身体乏力,懒得动,动则气喘,且厌食、大便不通或大便溏泻,舌质淡、舌苔薄白。

痰湿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但仍以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为“主力军”,他们身体偏胖,夏季多出现食欲不振、肚胀腹泻、舌苔厚腻、容易疲劳、睡眠质量不高等症状

夏季高血压病人需要怎么养护?

1、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以不超过6g为宜。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素菜和水果,摄入足量的钾、镁、钙。

3、适量饮茶,可清热解毒、消炎抗菌、软化血管,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像罗布麻、决明子都有预防和调理因高血压引起的不适。

4、限制饮酒 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

降血压的三个方法介绍

日常降血压有如下几种常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晒太阳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因为在户外晒10分钟太阳,血压可下降6毫米汞柱。

理由: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可使机体产生一种营养素——维生素D3,而维生素D3与钙相互影响又能够控制动脉血压,所以适当晒太阳能使血压下降。

2、少说多听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医学专家们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发现,人们之间任何交往对身体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使关于天气的轻松闲谈也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特别是血压。

3、蓝绿色平和情绪

高血压患者家里不妨多用些蓝绿色的装饰品,对调节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责任编辑:孙晓曼】

台湾弘光科技大学师生交流团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交流访问

台湾弘光科技大学医学专业的师生交流团一行17人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宣传处处长陈兴宇、副处长张元良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吴丽洁副院长、刘向岩副院长和相关职能科室的陪同下,参观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特色诊疗技术,了解医院发展历程与文化底蕴,进一步加强两岸医学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拓展学术视野,促进两岸医学事业共同发展,为两岸医学教育领域的交流搭建了坚

【发展战略】贵州省铜仁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紧扣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激发发展活力动力。坚持把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进重点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行政审批“三减一降”,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深化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实现“一窗式”分类受理事项90%、“零跑腿”线上办理率90%以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