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吉子祥 江霞 彭飞)少林寺山门前,金丝云锦袈裟与冰冷的手铐,构成了这个时代最具讽刺性的信仰隐喻。
2025年7月27日,一份来自少林寺管理处的通报引爆全网:“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通报发布前48小时,少林寺内部已弥漫诡异气氛。记者致电三位法师询问方丈下落,得到的是“等官方消息”、“在外学习不清楚”的推诿,甚至直接挂断电话的慌乱。
这位日均发文1.5条的“网红方丈”,其拥有87万粉丝的微博账号定格在7月24日清晨的佛教哲理问答,再无更新。
商业帝国:从禅房到董事会的堕落之路
回溯释永信执掌少林寺的36年,恰是一部宗教资本化的标本式溃烂史。

在他主导下,少林寺构建了惊人的商业版图:注册700余个商标,成立18家关联公司,在诵经声中构筑年收入超亿元的“商业帝国”。2022年,少林寺关联公司更以4.52亿元购得郑州商业用地,高调进军房地产行业。
海外扩张同样迅猛——分寺从纽约开到悉尼,洋弟子数量超过300万。少林寺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核心平台,自1999年以来累计对外投资近8000万元,最大单笔投资达1600万元。
财务黑洞始终是悬顶之剑。当调查组发现少林寺名下15辆豪车时,自称月薪仅700元的释永信辩解“车是政府奖励”;面对“如何买豪车”的质问,他双手合十称“为文化交流”。
通报中“挪用侵占项目资金”的定性,让这些辩词沦为贪婪的苍白注脚。
情欲泥潭:从谣言到实锤的二十年罪证
关于释永信的私生活指控,早在2011年便初现端倪。但此次官方通报首次以司法名义坐实“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的丑闻。
2015年,弟子“释正义”实名举报释永信包养情妇,曝光所谓“通奸笔录”,称其与女商人发生关系20次致对方堕胎。网传“7个情人21个子女”虽被开封警方证伪,但通报中“育有私生子”的表述,让多年传闻获得残酷印证。
最吊诡的插曲发生在2013年——少林寺曾自曝方丈卧室发现多个摄像头正对床铺,此事后来却不了了之。
核心涉事女性韩明君(释延洁)的身份尤为敏感。作为河南佛教协会原副会长、少林慈幼院院长,她多次被举报为释永信情妇。2015年官方调查称其“子宫切除无生育能力”,所涉女孩韩某恩为“收养弃婴”;2025年的通报间接推翻了这一结论,承认私生子存在。
法律定性:袈裟难掩刑事犯罪
法律专家分析指出,释永信涉嫌的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在宗教场所犯罪中具有典型性。
“公安部曾有批复,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或挪用场所公共财产的,可构成职务侵占罪或挪用资金罪。”一位法律学者表示。江西会昌县吉祥寺住持就曾因侵占寺院资金6.7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此次多部门联合调查的特殊性在于,既要处理刑事犯罪问题,又要解决宗教戒律违规。释永信作为汉传佛教受具足戒僧人,依法依规不得婚娶,其非婚关系已突破“不淫欲”根本戒律。
耐人寻味的是,2017年官方调查曾否认释永信存在不当男女关系,此次通报彻底颠覆了此前结论,暴露历史调查程序公信力存疑。
信仰破产:当资本逻辑吞噬宗教灵魂
释永信的堕落轨迹,折射出中国宗教商业化困局的结构性溃烂。
“当门票明码标价,香火变成POS机刷卡,开光沦为增值服务,少林精神早已在资本狂欢中异化。”一位宗教研究者痛心指出。信徒捐的香火钱流向成谜,寺院股权背后暗藏操控,文创产品年销数亿却未见审计公开——过度商业化正掏空宗教的精神内核。
学者警示:“宗教最可怕的敌人是自身的世俗化。”当释永信身披16万元金丝云锦袈裟宣讲“无欲无求”时,信仰纯粹性已在资本逻辑前彻底崩解。
随着调查深入,少林寺官网仍在更新佛经讲义,仿佛方丈室的震荡从未发生。然而停车场闲置的奥迪Q7、海外分寺冻结的账户、信徒手中褪色的开光佛牌,都在诉说一个被资本蛀空的信仰残骸。
截至发稿,少林寺官网上释永信最后一次公开活动记录停留在7月8日的全体僧众会议。网传“释永信携34人潜逃美国被拦截”的消息虽被开封警方辟谣为假消息,但其微博长达72小时的异常停更,预示案件重大性远超以往。
联合调查组的介入,预示着宗教特权灰色地带将被全面清查。当方丈室变成董事长办公室,当武僧团成为商业表演队,千年古刹的震荡才刚刚开始——这既是宗教商业化的必然反噬,更是中国宗教去资本化改革的阵痛分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