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

宁波保税区首创数字人民币跨境易货结算系统 构建全球贸易新规则


中经联播讯 2025 年 4 月,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宁波跨境结算公司")研发的特别提货权 SDRC 数字金融结算系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覆盖东盟十国及中东六国市场。这一由公司董事长李健博士团队主导的创新成果,标志着我国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场景应用迈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截至目前,已有 17 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接入该系统,人民币在东盟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24%,较 2020 年增长 9 个百分点。

作为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主发起设立的专业数字贸易金融服务机构,宁波跨境结算公司自 2018 年 9 月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跨境贸易数字金融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依托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公司构建的跨境结算科技平台已形成标准化服务通道,为进出口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数字金融支持。

技术架构革新:打造 "三流合一" 结算生态

SDRC 系统的核心创新在于重构了全球贸易结算的底层逻辑,通过四维架构实现突破性进展。在技术层面,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完美实现 "货权 - 资金 - 物流" 三流合一,确保交易全程可追溯。兴业银行宁波分行通过该系统的智能合约功能实现运费自动支付,大幅降低人为干预风险。

货币层面创新采用锚定数字人民币的混合结算单位,有效规避对美元清算体系的依赖。在中新跨境新能源汽车贸易中,该系统已成功实现直接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服务层集成碳税计算、供应链金融、跨境征信等多元功能,形成 "一站式" 服务平台,目前宁波自贸区实验室已在大宗商品领域实现人民币定价与数字货权交割。

规则层面通过对接多边数字货币桥(mBridge 项目)建立新型清算网络,显著提升跨境结算效率。交通银行宁波分行通过该系统为企业办理的 1008.1 万元跨境结算业务,实现资金秒级到账,较传统 SWIFT 系统 3-5 天的结算周期,效率提升超过 90%,结算成本降低 60% 以上。

场景落地突破:从港口物流到跨境易货

在宁波保税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公司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已从港口物流逐步拓展至跨境贸易全链条。在 "集卡 e 家" 综合数字运营服务平台上,3 万多辆港口集装箱卡车已实现数字人民币在充值、提现、ETC 交费、加油、维修保养等场景的全面应用。通过数字人民币元管家和智能合约系统,原本需要 200 人管理的调度系统,现仅需 12-15 人即可高效运行。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跨境电商和易货贸易领域的创新实践。依托 "集卡 e 家" 和 "现货 e 采" 两大平台,宁波跨境结算公司正积极构建 "中非易货贸易交易中心",以数字人民币为计价和结算单位,向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区出口二手集卡、工程机械等产品,同时进口特色农牧产品和矿产品,形成完整的贸易闭环。

2024 年,公司将创新模式复制到广州,推出大宗商品现货易采 2.0 版本 "货权 e 链",实现新型离岸贸易与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的融合创新。该试点已获得海关总署、商务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批准,成为国内首个该领域试点项目。

战略意义深远:重构国际结算新秩序

李健董事长强调:"数字人民币的重大突破路径不在于短期用户数增长,而在于通过场景突围改造传统金融规则,形成增量价值。" 这一理念正通过 SDRC 系统的实践得到验证。该系统不仅为外贸企业提供规避美元结算风险的 "生存工具箱",更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构建起新型贸易防御机制。

通过数字人民币与 SDRC 的组合结算,企业可动态选择计价货币,避免单一货币波动冲击。厦门金龙公司对新加坡出口时通过该系统锁定人民币结算,成功规避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在关税成本优化方面,基于智能合约的贸易条款自动执行功能,可灵活调整贸易路径,利用区块链货权凭证确保合规性。

宁波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严荣杰表示,跨境结算科技平台的持续创新是保税区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管委会将继续构建更加开放的机制和政策环境,为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提供更好的创新发展土壤。

据悉,宁波跨境结算公司已参与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国际标准制定,助力 CPMI(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修订 ISO/TC68 金融国际标准。按照规划,公司将在 2025 年底前实现与 30 国央行系统直连,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为构建 "布雷顿森林 2.0 时代" 的全球金融新秩序贡献 "宁波方案"。


【责任编辑:刘莎莎】

阿拉善高新区:党建引领聚共识 协力施策促发展

9月18日,阿拉善高新区开展“商会·女企协·女科协”协同发展座谈交流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由高新区党建办、阿拉善盟江浙商会联合牵头组织,高新区女企业家协会代表、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代表、重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单位负责人30余人参加。

绥芬河海关前7月监管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18亿元 创历史新高

截止今年7月末,绥芬河海关监管跨境电商出口商品1891.96万件贸易额实现1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16.75%、198.63%,创下历史最高。据了解,去年底《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正式实施,由此,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简化了出口流程。在现场,绥芬河市融发能源有限公司的场地负责人孙艳表示:“新政策实施后,我们的报关作业量减少了

保定成立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打造国家级固态电池产业创新高地

6月30日,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在保定市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该市依托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组建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联合顶尖科研团队、行业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组织,聚焦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构筑产学研用生态群,全力推进未来储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国建筑中标重庆两江新区百亿级城乡融合项目 产城联动激活西部发展新引擎

❐总投资超 127 亿元保障性安居与产业园区工程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 2025 年 6 月 24 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公示两江新区水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项目 - 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期)中标结果,由中建八局两江建设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 6.12 亿元中标该项目。加上此前 2024 年 12 月中标的三期工程 6.64 亿元投资,中国建

云南出台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

全面贯彻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委关于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总体安排,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今日(5月28日)审议通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锚定新目标,聚力“四个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8日上午,2025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会上强调,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着力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现代化产业层级以及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以打造湖南扩大开放的核心“强引擎”。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毛伟明

锚定新兴产业与未来赛道,链式招商、数智转型重塑“顺德制造”新优势

作为全国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的市辖区,顺德在2024年交出惊艳招商答卷后,2025年开年即加速冲刺,以“三链融合”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产业高地蝶变。数据显示,2024年顺德全年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247个,签约投资总额近113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52%。这座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榜首的工业强区,正以“向春而行”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

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改革创新结硕果,多项举措引领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长沙自贸片区贡献了6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为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注入新动能,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自获批成立以来,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最新数据显示,长沙片

福建长汀:稀土产业实现首月“开门红” 政企同心共谋高质量发展

新春伊始,福建龙岩长汀县稀土工业园内各企业正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加速复工复产,抓生产、抢进度、赶订单,争分夺秒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长汀县稀土企业复工复产率达100%。下一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妈妈式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更多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株洲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邹志超:服务在建项目优质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

邹志超表示,全力以赴为在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助力高效达产运营,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持续完善产业链。株洲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亮,区相关领导参加调研。北斗湖时空信息科技园项目(一期)3栋主体结构已封顶。邹志超仔细询问项目功能布局等情况,强调要加强与专业机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