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国际贸易博弈加剧的复杂背景下,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以制度创新为矛、精准服务为盾,2025年一季度交出亮眼成绩单: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9.6%,规模跃居全市第二;外贸企业新兴市场出口额激增29.2%,重点企业订单量与利润率实现"双提升"。这份逆势上扬的答卷,彰显出开发区以开放促改革、以服务稳外贸的战略定力。

双轮驱动破外向困局 技术升级释放产能红利
开发区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计划,建立重点企业技术升级动态档案。针对德州绿霸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专项争取省级技改资金200万元,通过优化生产工艺使产品纯度提升12%、环保指标达到欧盟标准,成功斩获南美、东南亚新兴市场订单近5000万元,占其自营出口总额的62%。同步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链,为振鼎大数据、德州港宇等新设外资企业提供政策匹配、注册登记等"一站式"保障,推动项目落地周期平均压缩20%。
存量增量协同发力 海外布局构筑磁吸效应
实施"稳存量、拓增量、优服务"三位一体战略,建立外资企业增资需求动态清单,专班跟进顺发创展、鸿科包装等龙头企业,推动外资利润再投资占比提升至45%。强化产业链靶向招商,建立"外资项目联席评审会"机制,整合商务、税务、审批等部门资源,实现"一表申报、并联审批"。一季度赴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开展专题招商12次,储备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外资项目5个,新设外资企业2家,其中德资项目1个。
制度型开放纵深突破 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外部环境越严峻,越要以服务确定性对冲市场不确定性。"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首创"外资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对重点外资项目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同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探索资本项目外汇登记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预计可使外资项目资金到位周期缩短30%以上。
随着"运河范式"的持续深化,这片开放热土正加速形成"企业敢闯、外资敢投、外贸敢拓"的良性循环。未来,开发区将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新格局,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持久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