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投资超 127 亿元保障性安居与产业园区工程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
中经联播讯 2025 年 6 月 24 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公示两江新区水土片区城乡融合发展项目 - 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期)中标结果,由中建八局两江建设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 6.12 亿元中标该项目。加上此前 2024 年 12 月中标的三期工程 6.64 亿元投资,中国建筑在该片区城乡融合项目中已累计斩获超 12.76 亿元订单,标志着这一国家级新区核心板块的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战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作为我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肩负着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新模式的国家使命,其以不到全市 1.5% 的面积贡献了重庆 15% 的经济总量、30% 的进出口总额和 50% 的世界 500 强企业入驻量。此次水土片区项目的落地,正是两江新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打造 "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的关键举措。
产城融合闭环:从安居工程到产业生态
中标公告显示,中国建筑承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涵盖多期建设,建成后将显著改善片区居住条件,为产业工人和引进人才提供稳定居所。同步规划的产业园区建设虽未公布具体中标细节,但据两江新区 2025 年发展规划,水土新城作为重点打造的智慧之城核心区,将聚焦高端设备、生物医药、AI 及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安居工程形成 "居住 - 就业" 的空间闭环。
这种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的发展模式在两江新区已有成熟实践。数据显示,新区通过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已形成汽车和电子信息两个 2000 亿级主导产业集群,2024 年 1-9 月全域生产总值达 3607.60 亿元,同比增长 5.1%。水土片区作为新区重要产业载体,将依托 20 公里半径内交汇的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江北国际机场等五大国际通道,实现城乡要素的高效双向流动。
战略协同:激活城乡融合新动能
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表示,水土片区项目将重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同时以产业园区建设创造就业岗位,预计可带动数千人就业,形成 "人口集聚 - 产业升级 - 城市发展" 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既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是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生动实践。
中国建筑作为联合体牵头单位,具备丰富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经验。其联合体成员中建八局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过往完成的多个超百亿级市政工程为水土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中标的示范效应有望推动中国建筑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获得更多重大项目订单。
根据规划,到 2027 年,与两江新区水土片区相连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累计发行量将突破 6000 班次。随着安居工程与产业园区的建成投用,这片位于长江经济带与 "一带一路" 联结点的热土,将成为展示我国内陆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窗口,为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的 "两江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