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 通讯员 郑茗文)2月19日,是辽宁鞍山解放纪念日,也是当年解放鞍山血战四方台“铁八连”的连庆日。驻守在千里之外祖国南疆某部“铁八连”的战士们收到了来自家乡鞍山的,由鞍山退役军人爱国拥军联合会红色故事创作公益团队是的小学生写的“家书”。

1948年,为打开鞍山南大门,辽南独立一师三营八连在四方台激战八个多小时,150名战士,仅剩16人。战后该连被辽南军区授予“铁八连”光荣称号。如今这支部队驻守在祖国的南疆,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屡立战功,是一支战无不胜的现代化部队。家在辽宁营口的刘泉深曾是该连唯一幸存的一名老兵,当年解放鞍山时任该连的副指导员,“铁八连”每一年的连庆日,战士们都会收到千里之外“老副导”的书信。不幸的是2024年2月10日刘泉深老兵不幸离世,这就意味着“铁八连”的战士们再也收不到他们“老副导”的“家书”了。

鞍山市退役军人爱国拥军联合会红色故事创作公益团队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制了一部新闻纪录片《留给山川大地的爱》,并决定从今年起,组织以鞍山解放纪念日命名的二一九小学的少先队员开展为“铁八连”战士续写“家书”活动。曾在2023年与刘泉深老兵合影的二一九小学学生沈慧桐和孔维沐懿代表少先队员,为铁八连的官兵写出了第一封“家书”,“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争做时代好少年,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家书”满载着鞍山人民对人民解放军的热爱飞往千里之外祖国南疆。

据悉,来自鞍山人民的家书极大鼓舞了“铁八连”官兵在训练、演习中的战斗士气,它诠释着“老副导”的爱还在,“铁八连”战士们的爱还在,人民的爱还在。这一封封“家书”,更是成为该连新战士入连的第一课,战士们为自己能成为“铁八连”的兵而感到无尚荣光。

据了解,2024年春节前夕,“铁八连”官兵代表曾专程来鞍山送来战士们写给联合会红色故事团队的书信。在鞍山解放的纪念日里,“铁八连”战士们收到“家书”非常高兴,微信回复到:“我们一定踏踏实实练好本领,不负众望,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祝愿鞍山市人民安居乐业!”
鞍山二一九小学的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表示: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书写家书,让孩子们学习了鞍山解放的历史,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人民军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对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有帮助,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