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等闲暂别犹惊梦 此后何缘再晤言 - 追念马识途先生


作者:冯晚榆

三月二十八日晚,著名革命家、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先生与世长辞,这是他刚刚度过自己110岁生日后不久的时间,因病不治而离世。

当时,我正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兼创作一篇作品。直到二月三十日早上才在手机上看到了这个噩耗。当时,确实特别震惊,非常悲痛。昨天囬到成都,心情特别沉重,马老的音容笑貌仍宛若眼前,一椿椿往事难以忘怀,总萦绕在脑际。

01.jpg

我同马老的相识在二十年前,是由一位诗人朋友的引荐得以相识。当时,我在香港出版的正草字帖书法专著《草诀百韵歌续篇》新书刚邮寄到,这本正草字帖我是按《王義之草诀百韵歌》一书的编排体例而创作,仍是用五言排律把草书的标准写法以诗的方式表述出来,读起来朗朗上口,我觉得这样更有利于记忆和运用。我知道马老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巨匠而且还是一个书法家,所以想当面请教,并把新新书送一本给他。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那位诗人朋友领着我来到马老的住宅。马老的住宅就在指挥街71号省人大宿舍中,一栋稍显陈旧的大楼。说实话,第一次去拜会这么一位文坛名宿心情还是有几分紧张,但当敲开房门马老出现在面前时,紧张顿时消逝了。那是一张慈容善目,非常和蔼的长者面孔,他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进屋,我们也就随他走进了书房。

马老的书房布置简洁,但有书卷气,正壁挂着一幅八字横披:无愧无悔,我行我素。右壁是一排高高的红木书橱,整齐装满了各类书籍。左边是一张书案。我们坐下后,马老见我专注地在看正壁上那八个字,便笑道:“那八个字是取自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接着道:“我参加革命几十年,从一九三八年入党起,便把原名马千木改成马识途,就是寓意看清了这辈子要走的路,老马识途了。所以无论革命年代风风雨雨,文革时期磕磕绊绊,我从未后悔过!”马老说话时语气坚定而自信,让人感动。接着我们便随意地交谈起来,我把带来的那本《王羲之草诀百韵歌续篇》递呈马老,请他指教。

马老接过书,认真地翻看了一遍,露出满意的笑容:“此书不错,采用了《王義之草诀百韵歌》的编排形式,用歌诀来表述草书的写法这很好,正.草两体字也写得好,作为草书标准化,是个创新!”接着他从书橱中抽出一本《王羲之草诀百韵歌》原版本道:“我年轻时也认真临过这本字帖,确实是学習草书的最好范本,于右任也曾高度评价此书。你那个“续篇”便是走的传统而又创新的路,非常好!”马老接着又说了些鼓励我的话,让我深受感动,至今言犹在耳。我深深感触到,他不仅是一位革命家,文学书法大师,更是一位慈祥仁爱的长者。他宽仁的心中始终不忘提携后学,培养新人。同他在一起,使人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我们接下来交谈得十分投契,这时我便趁机要求马老惠赐一幅墨宝。我开口时尚略有犹豫,不料他却高兴地答应了。并且马上走到书案前,选了一张宣纸铺开,提起笔一面在砚中蘸墨调试一面道:“我喜欢李白的诗,就给你写一首李白的诗吧!”

这时,一只小蜜蜂飞来,在马老笔头上绕来绕去地嗡嗡飞翔,马老挥挥手赶走蜜蜂幽默地笑了笑:“小傢伙,你看不懂李白的诗,外面桂花开得正好,出去采花吧!”他那风趣的语言引得我们笑了起来。

接着他挥毫一气呵成,写下一首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行笔酣畅,笔力苍劲,我的目光一下子被这幅书法作品吸引住了: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下面落款是:乙酉年八月书李白诗一首以赠冯晚榆同志

九一翁识途老马。

02.jpg

写完马老放下笔,指着诗作了简单的解释。他说此诗写得好,既写出了李白对故乡明月风物的倦恋,又委婉表达出诗人对离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并把几个和诗歌场景相关连的地名包含进诗中,有情有景有意境,好诗!”

我听着很兴奋,待马老铃印后便激动地收拾好作品。接着又和马老谈论了一会诗词书法,非常畅快。这时,诗人朋友安排我和马老并肩坐下,他要为我们拍下一个合影。马老很高兴,还顺手在书案上把我赠送他那本《草诀百韵歌续篇》拿来捧在手中。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光阴荏苒,转瞬已过去了整整二十年。这其间我曾数次去看望过马老,但终因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不敢过多打拢,每次都是去坐坐问候交谈一会便依依不舍地离去。但马老每次都非常热情地接待我,高兴地和我说话。他对我的赋文评价也很高,认为在当代赋文中当称翘楚,可比肩前贤,足堪垂世。

这真令我惶恐不已,没有想到马老对我这类后学竟然能如此夸赞,这应当是他老人家的期许吧?而我,何以能当呢!

如今斯人已逝,龙隐海天,囬想起来真是痛心不已呀!“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再晤言!”

马老,这棵文化界的“不老松”同我们永别了!

永远留在我身边的就只有马老手书的那幅墨宝和在老人家中合影的这帧照片,这两件珍贵的东西,我将让他们伴随着我的生命到永远!

马老的一生笔耕不辍,生命不息,创作不息。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在文坛影响甚大,《在地下》《沧桑十年》《夜谭十记》等作品的陸续问世,不断在提升马老在文学界的影响力2001年查出肾癌,割掉一个肾后马老并未气馁,出院后马上又拿起笔杆子(马老迟暮之年学电脑打字,己换为电脑写作)。2O17年又查出肺癌,他坚持同病魔斗争,病中仍坚持写作。最后战胜病魔,107岁时完成了他最的一部佳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一书。(马老于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此书一出,轰动文坛。作品生动地展现出了当时联大著名教授罗常培、闻一多等文学大师授课时的精彩场景,并铨释出了甲骨文的独特魅力,是一部有独创性的力作。

七八十年的笔耕生涯,马老创作了八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奇迹,他110周岁的长寿记录也堪称中外文化界的长寿奇迹,真是奇人呀!

马老与世长辝,让我们痛失一位文化界的泰斗,痛失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一位仁慈博爱的长者。

马识途先生精神不朽!



【责任编辑:李文闻】

阮山烈士纪念馆获颁不动产权证 红色遗址保护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11月1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阮山烈士纪念馆不动产权证颁发仪式在永定区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顺利举行。这标志着这座承载闽西革命记忆的红色阵地正式完成“法律身份”确权,为烈士纪念设施长效保护、规范管理及红色文化传承筑牢产权根基。

辽宁岫岩玉文化研究会成立

日前,辽宁岫岩玉文化研究会成立仪式暨红山文化“十一德”岫岩玉文创作品发布会在岫岩政协十楼大会议室举行,50余名玉雕企业主要负责人、玉雕大师、行业专家,相关学者、商界和收藏界人士齐聚,为岫岩玉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品读精彩人生 传习高风亮节 - 再读唐之享先生的《岁月诗痕》

恩师唐之享先生的《岁月诗痕》再版,正值长沙岳麓山杜鹃满山绽放。我翻出了2017年初获赠的《岁月诗痕》。书页微微泛黄,当年在空白处写下的批注清晰可辨。再次品读恩师唐之享的诗作,如同与8年前的自己隔空对话。品读书中近300首古体诗词时,我从字里行间领悟出作者“临渊履薄处事,夙兴夜寐求知”的通达品行与精彩人生,那不仅仅是理想的踌躇,更是将宏大愿景熔铸成步步扎实的脚印,是作者践行

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举办国庆中秋主题团日活动 厚植爱国奋斗精神

为喜迎国庆中秋佳节,9月28日,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广告学2025级团委会,举办“厚植爱国奋斗精神,建功强国复兴伟业”为主题团日观影活动。活动特邀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发表了富有感染力的讲话。之后,集体观看抗美援朝题材历史战争影片《志愿军 存亡之战》。

传承红色精神力量 |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举办机关老同志读书班

老领导、老同志是南平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与宝贵财富,期望他们永葆忠诚本色、秉持学习热情、弘扬奉献精神,持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平实践贡献“银龄力量”。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善平专程看望参加读书班的老同志,并作开班动

岫岩满族剪纸精彩亮相大阪世博会

“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日本大阪世博会“辽宁活动周”在中国馆举行,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文艺演出等形式充分展示了辽宁的文化魅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岫岩满族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立受邀参加活动。 在活动的互动展示区域,王新立的展台前簇拥着众多国际观众。她手中的剪刀灵活穿梭,红纸飘落间,中国馆的吉祥物——熊猫悠悠已然成形。紧接着,精巧别致

百岁法治泰斗再启传承新篇 | 王汉斌彭珮云向华侨大学法学院捐书建库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与华侨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王汉斌-彭珮云向华侨大学法学院捐书活动",设立《王汉斌-彭珮云文库》,以法治泰斗毕生心血滋养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8月26日,泉州华侨大学法学院迎来特殊时刻。王汉斌彭珮云亲朋、法学院师生八十余人齐聚一堂,通过《梅花香自苦寒来》专题视频回溯两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程。华侨

“龙江风格”亲历者六十年后重聚 共忆堵江抗旱壮举与精神传承

60多年前,福建漳州龙海人用双手堵住了江水,创造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龙江风格”。光阴流转,60多年来,“龙江风格”始终矗立在龙江儿女的心中,依然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9月8日,十多位当年“龙江风格”的亲历者、见证者重聚一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碎片化的记忆串联成“龙江风格”的生动注脚

唐志平:让邵东车马灯火起来

“我们今年要增加新生力量,邀请年轻演员参与,强化主打节目,让邵东车马灯更接地气、更上档次。”8月底,邵东车马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唐志平收到由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颁发的“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牌匾时倍感振奋。这块牌匾,是对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邵东车马灯的充分肯定:“三年之内,我要力争邵东车马灯入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唐志平家学渊源

绥芬河市政协文化新闻组祭奠“和平天使”嘎丽娅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协文化新闻组委员携手市委统战部工作人员,共同为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和平天使”嘎丽娅举行了一场庄重且意义深远的祭奠仪式。众人向嘎丽娅雕塑敬献花篮,以表深切缅怀。委员们以文化传承者与舆论引导者的双重身份,追忆英雄事迹,深入挖掘嘎丽娅故事的当代文化价值与传播意义,力求为绥芬河的文化根基注入新的时代

赣鄱五色间,青年们用音乐赋能文化“活”起来

青春为墨,乡土为卷,在赣鄱大地的夏日骄阳下,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青年说·赣鄱韵”中华文化传承团在指导老师张佳秋的带领下奔赴吉安市遂川县草林镇,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

90岁抗美援朝老兵亲述战场生死瞬间,华西五营青年聆听不朽军魂

建川博物馆抗战系列展馆里“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的箴言余温犹在,华西五营“未来之星”触摸历史、感悟抗战壮烈的心潮尚未平息。8月1日,在建军98周年与抗美援朝胜利72周年的庄严时刻,一部行走的“历史教科书”来到营员们面前——90岁抗美援朝老兵胡应恺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那段穿越烽火的记忆被亲口讲述。

中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成果亮相日内瓦 岫岩非遗闪耀国际舞台

近日,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的“保护创新 共建未来——版权在中国”主题展览在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开幕。辽宁岫岩东北大鼓、岫岩满族刺绣图片精彩亮相此次展览,成为展现中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成果的一大亮点。

两岸媒体人探访萧红故居 感悟文学精神与非遗魅力

沉浸式参访与非遗体验,共同追溯民国才女萧红的文学足迹,感悟黑土地上的红色文化与抗战精神,并品味独具特色的呼兰老味道。文学之旅:探寻萧红的生命与精神底色在萧红故居纪念馆,参访团细致观摩了这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洛神"

辽宁法院将长城“严禁取土刻划”写入司法保护令

严禁在长城上取土、取石、取砖;严禁在长城上刻划、涂污、故意损坏长城砖石和夯土等行为;严禁在长城本体种植作物、苗木……近日,在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葫芦岛市文旅广电局及绥中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司法护航 文旅同行——共筑文化遗产保护屏障”主题活动中,发布了《长城司法保护令》,10条规定立足长城保护特殊性,以法治力量构筑文化遗产保护坚实屏障。 长城巍巍,古韵声声

冰城启幕!两岸媒体共溯抗战烽火,龙江行绘就家国同心卷

7月6日,“铭记历史·共筑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两岸媒体龙江行活动将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拉开序幕。由25名两岸媒体记者及网络红人组成的联合采访报道团,将在为期7天的行程中,共同追寻抗战历史记忆,感受龙江发展脉动。7月6日,“铭记历史·共筑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两岸媒体龙江行活动将
返回
顶部